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人用抗体中和试验检查野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的鼠疫F_1抗原,调查结果表明,鼠疫菌的分布比原先想象的广泛得多。认为是没有鼠疫的北厄尔布鲁地区,用该方法从黄鼠巢穴和猛禽吐物中检出了F1抗原,随后经过细致工作,果然从该地区检出了鼠疫菌。近年来有人报导用鼠疫菌的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致敏血球进行试验研究,用血凝试验诊断其相应的抗原①②,均指出用抗体致敏的血球作诊断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前Cook(1965)认为凡是用抗体致敏血球的血凝试验统称为反相被动血球凝  相似文献   

2.
我室对冻干的猪囊尾蚴囊液致敏羊红细胞(冻干致敏SRBC)检测血清抗囊虫抗体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证实4℃保存76个月的冻干致敏SRBC仍保有与新鲜制品同样的检测灵敏度。用囊液免疫家兔制备的免疫血清(标准阳性血清)以微量平板法检查冻干致敏SRBC的稳定性、发现当标准阳性血清保存时间超过两年时,检出效价随时间而趋于下降,效价的对数(y)与保存的月数(x)的关系为y=5.2638-0.0228x。用保存六年四个月的冻干致敏SRBC与新鲜制品平行检测29名囊虫病患者的血清抗体所得阳性率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饶平县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情况。方法按GB16882—1997(动物鼠疫诊断标准)和GB15991—1995(鼠疫诊断标准),开展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饶平县家鼠密度为15.00%,黄胸鼠密度为4.36%;野鼠密度为1.00%,黄毛鼠密度为1.00%;家鼠鼠体蚤指数为3.00,野鼠鼠体蚤指数为0.10,病原检测鼠形动物401只,蚤46匹,未检出鼠疫菌;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检测鼠形动物血清605份,人群血清200份,未发现鼠疫F1抗体,鼠疫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检测材料也未发现鼠疫F1抗原。结论饶平县鼠疫监测未发现人间或鼠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陕西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F1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定边县动物间鼠疫活动疫源地居民血样832份、非疫区居民血样1 537份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放射免疫沉淀实验。结果共检测出阳性血清66例,阳性率为2.79%。其中在疫点乡镇发现阳性血清33例,阳性率为3.97%,非疫点乡镇33例,阳性率为2.15%。经统计学检验,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非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陕西省鼠疫疫源地内存在一定比例的鼠疫F1抗体阳性人群,具体原因尚待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诊断鼠疫试剂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鼠疫监测中用间接血凝(IHA)微量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鼠型动物血清中鼠疫F1抗体;选IHA微量法初筛时发生凝集的鼠型动物血清,用GICA检测鼠疫F1抗体,设立IHA微量法抑制试验对照;在溶血血清中加入鼠疫阳性参考血清,用GICA检测鼠疫F1抗体,设立IHA对照;用鼠疫菌EV76株免疫鼠类建立动物模型,用GICA检测鼠疫F1抗体和F1抗原,分别设立IHA和反向间接血凝(RIHA)对照。结果 IHA微量法和GICA检测鼠型动物血清237份,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全部阴性;GICA及IHA微量法抑制试验检测IHA微量法初筛时发生凝集的鼠型动物血清57份,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均为阴性,证实初筛结果为非特异性凝聚;GICA检测含鼠疫鼠疫阳性参考血清的鼠型动物溶血血清45份,结果全部阳性,而IHA对照结果无法判断;用GICA检测动物模型中鼠类血清25份和鼠类脏器18份,结果分别与IHA和RIHA对照一致。结论鼠疫胶体金试剂使用简便、快速、特异、敏感、便于鼠疫监测现场和鼠疫应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南州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的预防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藏系绵羊(以下简称为藏羊)血清,应用鼠疫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和鼠疫胶体金(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藏羊血清鼠疫FI抗体。结果对2016年采集自海南州的1 734份藏羊血清进行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28份,两种方法的相符率为100.00%,其中鼠疫F1抗体滴度1∶20的16份、1∶40的9份、1∶80的3份。结论海南州存在藏羊鼠疫流行,特别是在海南州兴海县,应加强藏羊鼠疫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取162份血清(伤寒早期病人111份,流行病学调查伤寒康复者及其接触者51份),以间接血凝和肥达试验作对比观察。材料和方法:间接血凝冻干伤寒杆菌抗原致敏血球、对照血清冻干品均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备。肥达试验O、H抗原系本室以国际标准伤寒杆菌制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硷化乙醇法制备细菌O抗原,用以致敏醛化红细胞。临用前加入3%聚乙二醇(PEG)、灭活的正常兔血清及绵羊红细胞膜配成间接血凝应用液,以检测杂交瘤产生的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的检测中,其灵敏度比经典的醛化致敏血球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滇西纵谷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最低抽检量,为鼠疫监测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1-2005年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收集的剑川县监测年度资料,用抽样样本=log(a)/log(1-p)a=0.05和方差分析,对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目前采用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验中七种监测项目最低抽检量进行研究。结果七种监测项目中发现1例相应的阳性指标所需动物数量分别为:鼠类检菌①x=2630只、蚤类检菌②x=2891匹、血凝检测其他动物血清F1抗体③x=5242份、血凝检测鼠血清F1抗体④x=10475份、反向血凝检测鼠样本F1抗原⑤x=739份、血凝检测狗血清F1抗体⑥x=89份、放免检测鼠血清F1抗体⑦x=3601份。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6,p<0.01),其可信度可达95%。结论在滇西纵谷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抗体监测中发现1例相应的阳性指标需要的监测样本例数最少的方法为血凝检测狗血清F1抗体,在抗原检测中发现1例相应的阳性指标需要的监测样本例数最少的方法为血凝检测鼠样本F1抗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病人、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血清中的F1抗体。结果第1次(2000~2001年)检测56例鼠疫病人血清、108份正常人血清、144份鼠血清和109份指示动物血清,阳性血清数分别为56份、2份、1份和7份,阳性率分别为100%、1.85%、0.69%和6.42%;第2次(2006年)检测30份原鼠疫病人血清、126份正常人血清、235份鼠血清和278份指示动物血清,除了检出9份F1抗体阳性的鼠疫病人血清(阳性率为30%)以外。其它血清均为阴性结果。结论广西鼠疫病人经过5-6年的时间,70%左右的病人的F1抗体已经消失,30%左右的病人可检测到F1抗体,但其滴度明显下降,而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未检出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氯化铬—鞣酸法是进行抗体球蛋白致敏红细胞效果较好的方法。但该法应用于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猪囊虫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试用了氯化铬—鞣酸法,证明该法是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较好的方法,并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观察。 1 Cr~剂量的影响:微量铬离子(Cr~)作为蛋白质与血球表面结合的联接剂,可使二者非特异的结合,作  相似文献   

12.
在鼠疫动物病的调查研究中,以F_1(r.Pestis抗原致敏红细胞之间接血凝反应试验(被动血凝反应,PH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发现新的疫源地、掌握新的动物病流行情况,是行之有效的血清学方法。用这种方法在啮齿动物鼠、旱獭、兔以及食肉动物狗、猫血清内获得特异性鼠疫F_1抗体已屡见不鲜。这些动物,无论是易感的贮存宿主或偶发的传播宿主,均证实能被染并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南省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密度和神群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在2002~2006年期间对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个市县开展调查,采集鼠型动物的肝脾和血清、指示动物血清、人血清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杆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在调查市县发现啮齿动物隶属2目2科4属9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食虫目动物1科1属1种;梳检鼠体检获鼠体蚤3科4属4种,以印鼠蚤为绝对优势蚤种;未发现自毙鼠;未分离出鼠疫杆菌及未检测出F1抗体阳性血清。结论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市县鼠疫仍处于静息期,目前未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却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4.
鼠疫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鼠疫F1抗原检测试剂。 方法 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鼠疫McAb ;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鼠疫F1抗原。 结果 抗鼠疫F1抗原McAb效价达 1:1× 10 6,与 9种细菌抗原无交叉反应 ,ELISA法可检测到的鼠疫F1抗原的最小浓度为 0 0 0 65 μg/ml ,经多次验证 ,结果稳定。 结论 该McAb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度 ,所制备的试剂盒有望成为鼠疫流行病学监测和免疫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  相似文献   

16.
于英杰  朱红  董优  宋煜 《西部医学》2020,51(1):78-80
目的制备紫杉醇还原敏感型透明质酸-甘草次酸(PTX-HSG)胶束冻干粉针,并对其体外溶血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冻干粉针的外观、再分散性及粒径为指标,对冻干保护剂种类进行筛选,并考察紫杉醇还原敏感型胶束制剂对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 1%葡萄糖为PTX-HSG最佳冻干保护剂;该制剂在0.01~0.2 mg/mL浓度范围内,溶血百分数均小于2%。结论成功制备PTX-HSG冻干粉针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为紫杉醇新型药物制剂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间接血球凝集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在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因它具有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用已知抗原(或抗体),就可检测出未知的微量抗体(或抗原)。它又具有灵敏、快速、简便及易于结果判定等优点,故已成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血清学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间接血凝反应的原理,从理论上早有详细论述,即将多糖或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吸附(或结合)在载体——红血球的表面上,这种血球——致敏血球,就具备了血清学性质。致敏血球与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检测囊虫抗原的方法。方法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间接血凝(IHA)法,检测待检血清与含1:8+囊虫抗体兔血清的混合液的抗体,低于1:2#为阳性。结果 检测未经治疗的囊虫患52例和用吡喹酮治疗后的患41例,阳性率分别为82.69%和85.37%。结论 囊液抗原致敏血球IHA法间接检测囊虫患血清特异抗原结果稳定,方法简便,临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用血吸虫卵可溶性粗抗原(简称虫卵抗原)致敏冻干血球做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血吸虫病,存在着致敏血球批间差异较大、质量不够稳定的缺点.我们自1981年起对虫卵抗原致敏血球标准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不同批次和不同用量的抗原致敏血球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试验,改进了致敏血球的部分操作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高危人群中的鼠疫菌F1抗体水平及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对疫区高危人群进行随机采集血液样本100份,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体金标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分别进行鼠疫菌特异性F1抗体检测。结果三种方法检测鼠疫菌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高危人群中未发现鼠疫菌隐性感染的现象,但该疫区高危人群的鼠疫抗体监测仍需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