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2d 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d、4d、5d 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时,循证护理应用于术后疼痛护理中后,可快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曹飞鸽 《现代养生》2014,(14):295-29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对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VAS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天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胆囊结石患者52例,均采用腹腔镜治疗,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可缓解疼痛,促进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分析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两年间收治的58例胆囊结石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29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100.00% 高于对照组72.41%,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起-2018年12月毕,将我院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59例),为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7.28±1.52)d,观察组为(4.75±1.57)d,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施1到2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施3到5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在减轻疼痛程度的同时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取某院2011年2~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方法:评估疼痛程度、寻找疼痛原因、针对病因与查找网络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和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疼痛缓解程度与疼痛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原因与术后2d内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V A S评分的疼痛持续时间与术后3~5d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能缩短疼痛时间,在临床护理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先入院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行常规护理,后入院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行循证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轻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外科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护理模式,针对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循证护理模式,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部位和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创口疼痛、牵涉痛、胆漏的患者人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治疗组经过视觉模拟评分后的分数以及发生疼痛的持续时间都要远远少于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术后当日持续到第六日均对患者进行VAS评分,两组在术后第一日、第二日疼痛程度、时间均无任何差异(P>0.05),术后护理第三天至第六天治疗组每日的VAS评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状况,获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每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6.78±1.47)d,观察组为(5.52±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P0.05)。对照组术后第3、4、5天VAS评分分别为(6.82±1.02)、(5.61±0.77)、(5.25±0.39)分,观察组分别为(6.03±0.75)、(4.23±0.53)、(3.55±0.4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6、9.337、17.828,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疼痛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有着显著的干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缩短下床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并发症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周丽  黄秀 《中国校医》2020,34(12):931-933
目的 循证循证护理临床实施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9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观察组皆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χ2=5.414,P=0.026)。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分别较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1.11%,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为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1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临床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疼痛护理在环形混合痔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24 h、 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疼痛护理可减轻环形混合痔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根据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采用PDCA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妇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HAMD评分、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中,可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1月在驻马店市某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减轻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文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28例采用局麻下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人文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与SDS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心理应激水平,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8,(3):465-46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耳鼻喉手术患者减低疼痛的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间行耳鼻喉手术患者130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65名,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依据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判断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并发症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P<0.01;试验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P<0.01;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可改善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疗效,是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新民 《现代保健》2013,(6):110-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6 h、24 h 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式,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俊梅 《医疗装备》2021,(2):165-1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躁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