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6年7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3例ECMO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是否发生下肢缺血为分组依据, 将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纳入缺血损伤组(n=21), 未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纳入无缺血损伤组(n=102)。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糖尿病、心脏骤停、左心室射血分数、ECMO辅助时间均是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发生与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相关, 需要医护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措施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预防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相关下肢缺血并发症的相关证据, 为制订科学完整的下肢缺血并发症预防及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循证方法学,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以及相关专业网站中关于VA-ECMO患者相关下肢缺血并发症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研究, 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 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 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章27 004篇, 经筛选后最终纳入11篇文献, 包括1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6篇原始研究。通过文献阅读、证据提取归类和专家小组会议, 共总结出24条最佳证据, 包括团队培训及管理、VA-ECMO上机前评估、VA-ECMO置管的选择、下肢缺血的监护管理4个方面。结论该研究总结了预防VA-ECMO患者相关下肢缺血并发症的最佳证据, 可为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患者意愿, 审慎地选择并应用证据, 从而保障VA-ECMO治疗安全, 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的建立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技术治疗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应用ECMO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 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前ECMO治疗患者, 共85例;观察组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后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ECMO治疗患者, 共73例。比较两组ECMO救治患者总体生存率, VV-ECMO及VA-ECMO救治生存率、存活患者ECMO支持时间及患者住院费用、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建立时间等差异。结果与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前相比, 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后ECMO治疗患者总体生存率(52.9%vs. 65.7%, P=0.019)以及VA-ECMO救治生存率明显提高(53.2%vs. 71.7%, P=0.042), ECMO救治存活患者ECMO支持时间[(16.78±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探讨早期乳酸判断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收集本中心体外心肺复苏患者年龄, 性别, 病因, 初始心律, 预后, 上机前或上机即刻血乳酸和pH。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差异。结果入选95例, 平均年龄47岁, 男性占69.5%;存活率29.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在年龄, 性别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可除颤心律占比更低(31.3%vs. 60.8%)、乳酸水平更高[16.4(11.2, 19.1)vs. 9.2(3.2, 15.0), mmol/L]、pH更低[7.01(6.88, 7.23)vs. 7.37(7.10, 7.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示可除颤心律(OR=0.295, 95%CI:0.118~0.739), 乳酸(OR=1.159, 95%CI:1.068~1.258)和pH值(OR=0.017, 95%CI:0.002~0.157)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特异度100%为要求预判死亡, 单乳酸截点为>24 mmol/l;联合应用, 截点为乳酸>16 mmol/l且pH<6.82...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治疗急性心肺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90 d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kidney events, MAKE)。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3年4月75例AMI-ECPR的资料, 以90 d存活/死亡、有/无RRT(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是否AKI(acute kidney injury)原因启动RRT进行分组, 比较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IHCA/O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初始心律、Gensini评分、ECPR初始血气pH和乳酸值、无灌流时间、心脏骤停至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转流时间(CA-Pump On时间)、ECMO和RRT治疗时间、90 d存活率等的差异, 并随访幸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于2022年5—6月, 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全国6个省、直辖市的1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名危重症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系数。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 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权威系数表示,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率表示。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9/1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0.879。第2轮函询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81(P<0.01), 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5~0.17。第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5~4.95分, 满分率为21.05%~94.74%。最终构建的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结论 ECMO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 内容合理, 可为优化ECMO护士培训体系和完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治疗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3年4月120例成人SCD-ECPR的资料, 以90 d存活/死亡、OHCA/I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和心脏骤停至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转流时间(CA-Pump On时间)60 min为界进行分组, 比较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IHCA/OHCA、初始心律、无灌流时间、CA-Pump On时间、ECMO撤离成功率、90 d存活率、ECMO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①114例SCD-ECPR患者纳入分析, 90 d存活45例(39.5%), 其中40例(88.9%)神经功能预后良好。②90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患者的临床特征, 探索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本院接受ECPR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 探讨和死亡及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5例ECPR患者, 出院时死亡62例(65.3%), 存活33例(34.7%), 与存活组患者相比, 死亡组患者低血流时间[40(30, 52.5) minvs. 30(24.5, 40)min ]和总停搏时间[40 (30, 52.5) minvs. 30 (24.5, 40)min]更长、总住院时间[3 (2, 7.25) dvs. 19 (13.5, 31)d]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时间[26.5 (17, 50)vs. 62 (44, 80.5), h]更短,...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体外膜肺氧合护士培训与认证及其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况, 并分析其局限性, 以期为我国体外膜肺氧合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救治急性重度有机氟气体中毒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21年1月浙江衢州发生一起急性群体有机氟气体中毒事件, 回顾本院应用ECMO救治其中4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体征、化验与检查的变化, 治疗方法, ECMO治疗的模式、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以及患者的转归等。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2±9)岁, 均在吸入气体后6 h因为胸闷、咳嗽、咽部不适等来院急诊。患者病情进展快速, 以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为突出表现, 中毒后(13.0±4.8)h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15.5±5.3) h接受ECMO治疗。其中VV-ECMO(1例8h后转VA)、VA-ECMO各2例;ECMO治疗持续(8.8±3.6) d后均成功撤机, 呼吸机治疗(23.0±28.7) d, ICU住院时间(42.0±55.4)d。其中1例VA-ECMO治疗后发生下肢坏死而截肢, 后转康复医院治疗, 余3例痊愈出院。结论 ECMO在急性有机氟气体中毒患者的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应作为区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技术的储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20年11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实施早期营养干预, 选择合适喂养途径, 实施过程中进行耐受性的评估、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病情好转, 转出ICU继续治疗。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开始俯卧位时选择幽门后喂养以减少误吸;实施早期滋养性营养, 保护肠道黏膜;采用超声监测胃窦运动指数指导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实施营养过程中定期评估喂养耐受性;根据腹内压结合喂养耐受情况调整肠内营养的策略与实施, 同时进行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后生存(survival after veno-arterial ECMO, SAVE)评分联合上机24 h乳酸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行ECPR治疗的患者共59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36)和存活组(n=23)。分析基线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PR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VE评分、上机24 h乳酸及两者联合检测对ECPR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ECPR患者28 d生存率为39%(23/59)。死亡组SAVE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11.67±4.60)vs. (-2.43±4.77), P<0.001], 上机24 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5.94(3.37, 12.40)mmol/Lvs. 1.65(1.07, 3.15)mmol/L, 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源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导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4年7月因传统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成人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辅助前合并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下肢缺血将其分为缺血损伤组(9例)与无缺血损伤组(49例),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在ECMO患者中,建立循环时间15~25 min,辅助时间(132.5±89.2)h,成功脱机35例,康复出院26例.与无下肢缺血损伤组比较,患者的平均年龄、糖尿病比例、心脏骤停比例、血乳酸水平、无放置远端插管以及ECMO辅助时间均高于血运正常组(均P<0.05),但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低于血运正常组(P<0.05).组件插管口径、插管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是救治成人心源性休克的较有效手段,肢体远端缺血损伤可直接影响疗效,尽早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防治,是降低肢体远端缺血发生率、提高ECMO辅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acute diquat poisoning, ADQ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职业病防治医院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ADQP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中毒后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评估指标对ADQ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ADQP患者, 其中存活组40例, 死亡组3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年龄、中毒剂量、白细胞计数、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中毒剂量(OR=1.018, 95%CI: 1.001~1.035,P=0.03...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患者激活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入院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患者激活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激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发放问卷127份, 回收有效问卷12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1%。脊髓损伤患者激活度得分为(54.71±7.23)分。回归分析显示损伤部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是激活度的影响因素(P<0.05), 整体回归模型解释了脊髓损伤患者激活度变异的50.0%。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激活度普遍处于中等水平。脊髓损伤患者激活度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社会资源, 康复护理人员应给予其更多关注, 并改善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激活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4—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疲乏问卷-简表(MFI-S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67例COPD患者BBQ得分为(40.92±8.77)分, MFI-SF得分为(54.83±14.21)分, SSRS得分为(41.23±8.1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疾病分组、一般疲乏、身体疲乏、MFI-SF是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信念与疾病分组、疲乏程度有关, 提示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患者对呼吸困难和活动的恐惧认知水平, 从而提升患者的运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辅助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联合早期全血细胞亚型比值(systematic inflammation markers, SIMs)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成人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行VA-ECMO治疗(时间≥3 d)的成人患者共89例。分析死亡组(n=50)和存活组(n=39)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辅助前APACHEⅡ评分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 LMR)在ECMO辅助前后各个时间点的分布情况, 采用二元logist...  相似文献   

19.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支持治疗期间患者血乳酸浓度及其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和预后。方法:于2004-12/20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因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扩张性心肌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共40例进行了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按年龄和存活预后分为4组:成人存活组、成人死亡组、儿童存活组、儿童死亡组。分析4组的治疗效果,分别抽取各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体外膜肺氧合运转6h、运转中间时点、停机前6h、停机时的血乳酸浓度。结果:①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40例,成人组26例,20例脱机,16例生存,10例死亡,脱机率76.9%,生存率61.5%;儿童组14例,7例脱机,5例生存,9例死亡,脱机率50.0%,生存率35.0%。②成人或儿童存活组的乳酸浓度都与死亡组有明显差别,存活组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其中建立和运转6h、中间时点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2个时点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组内与建立时比较,中间时点、停止前6h、停止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血乳酸浓度逐渐降低。结论:经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患者,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脱机时血乳酸仍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和预后, 探究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为儿童TB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的6 040例TBI患儿, 对其致伤因素和预后做回顾性分析, 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儿童TBI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 6 040例患儿中, 男3 681例, 女2 359例, 1~3岁者占比最高为34.0%(2 056/6 040), 以轻度损伤为主占93.2%(5 631/6 040)。儿童TBI主要受伤地点为公路占35.9%(2 167/6 040)、家里占31.1%(1 881/6 040), 受伤原因以高处坠落和跌倒为主, 分别占34.9%(2 107/6 040)、34.5%(2 085/6 040)。1~3岁儿童在家里受伤占41.9%(861/2 056), 主要受伤原因为高处坠落;4~6岁儿童在公路受伤占43.8%(828/1 891), 主要受伤原因为跌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儿童居住地、是否存在多发伤及脑损伤部位是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