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态度,为入职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态度积极应答率为65.32%,总评分为(3.64±0.91)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管理期望、执行意向、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认知态度按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在非惩罚制度上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病例讨论对新入职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名新入职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3名护士,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23名护士,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病例讨论教学。1 a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对两组护士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讨论教学有助于培养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入职护士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益建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来自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6所军队医院的256名新入职护士心理资本进行调查评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筛选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分析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256名护士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中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等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及是否接受过军队医院培训是影响护士心理资本的危险因素(P<0.05)。入职护士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与SCL-90各个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因素大小,采取相应帮扶措施,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入职1个星期及经过规范化培训3个月后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变化,为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个人一般情况问卷、注册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至2014年88名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职1个星期护士核心能力条目总均分为(2.35±0.53)分,处于中等水平;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结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需加强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教学模式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新入职护士共69人,培训周期均为3个月。2016年新入职护士34人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为对照组;2017年新入职护士35人采用规范化培训模式为观察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培训后,各项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各项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口腔专科护士四手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医生、患者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了新护士从临床护士到口腔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教学路径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学科轮转的新入职护士28人作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同时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新生儿学科轮转的新入职护士3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集中理论培训及“师带徒”临床带教模式。两组培训时长均为6个月,培训结束进行终期考核。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终期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得分、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教学路径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在儿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7月和2019年7月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7月新入职护士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和培训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2019年7月新入职护士46名作为观察组,实施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及巴林特小组法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结束时临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培训满意度及核心能力的得分。结果 规范化培训后,观察组新入职护士临床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为(87.67±2.72)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为(90.26±2.22)分,培训满意度为(91.91±2.54)分,核心能力得分为(189.35±5.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78±6.67)分、(82.24±3.64)分、(81.04±3.05)分及(175.60±4.1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有效帮助新入职护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新护士采用集中式培训与分散式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新入职的手术室护士,其中2015年入职的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分散式培训,2016年入职的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集中式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的基础知识合格率95.0%、操作常识合格率90.0%及手术室注意事项合格率95.0%均优于对照组护士的基础知识合格率87.5%、操作常识合格率81.3%及手术室注意事项合格率68.8%(P0.05);实验组的沟通能力、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及手术室专科护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中式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 2014年4月,对河北省某医院的436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量表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量表、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的态度问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规范问卷、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觉行为控制问卷。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态度、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78、0.193和0.315,报告意向对报告行为的偏回归系数为0.496,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意向是态度、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报告行为的中介变量。结论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应从态度、指令性规范、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入手,提出有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对新毕业护士情绪智力的促进作用.方法 连续三年入职的新毕业护士26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30人,对照组130人,两组在年龄、基础文化、医学课程方面无差异.采用情绪智力问卷在授课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量表测试.结果 实验组新毕业护士情绪智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控制管理情绪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明显提高,其次是自我激励、认可他人情绪无明显差异.结论 [1-5]情商在临床管理和护理实践中十分重要,它能影响护士的心理素质、人文关怀能力、护患关系、团队精神等.《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对提高新毕业护士情商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对新毕业护士控制管理情绪和认识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渐进式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临床评价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将2012年与2013年我院的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新入职护士采取渐进式规范化岗前培训,对照组新入职护士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在培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新入职护士的自我评价、护士长的评价、医生的评价、患者的评价对两组护士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自我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1个月,护士长、医生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6个月,护士长、医生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中采用渐进式规范化岗前培训,效果良好,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执行意向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1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问卷五个维度按照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以及报告认知等;职称、护龄以及年龄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越正向。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的总体认知以及态度较为正向,医院在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范昀 《吉林医学》2015,(3):565-566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繁忙、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沟通能力不足、担心职业暴露、使用仪器设备时有压力、基础护理落实意识不强等方面。结论:针对存在的心理压力,管理者需重视传染病医院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加强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40名新入职护士进行2年的规范化培训,对比规范化培训前后其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病人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多元化护理规范化培训既能保证医疗安全又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全面提高了本院护士的整体素质并持续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新入职护士情绪状态和工作压力的情况,了解新入职护士的需求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全面评估.方法 纳入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工作3年以上护士为对照组,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情绪状态、压力源情况和需求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情绪状态方面,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和困惑-迷茫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力-好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和护理患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职护士认为需要加强努力的核心能力中,总得分最高的前4位分别是熟悉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具备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和提供专科知识的咨询.总得分最后2位是称职的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科研能力.结论 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处于较高水平,情绪状态较差,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新入职护士可能存在的压力和情绪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合理进行人力配置,加强相关培训,帮助新入职护士在专业上迅速成长,消除其较高的压力和较差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情商和亲和力培养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61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以2 01 4年7月至2 01 6年6月我院6 3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岗前培训内容,实验组在传统岗前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情商和亲和力培训.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二组间入职后半年内所管病床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投诉率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管病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入职护士加强情商与亲和力培养,有助于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岗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矛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导师一对一结合目标教学对新入职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新入职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348名,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新入职护士288名,纳为对照组;2022年4月新入职护士60名,纳为联合组。对照组新入职护士接受目标教学培训模式,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接受导师一对一指导培训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干预前后临床实践能力、干预前后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以及技能考试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评分均上升,且联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责任感与价值观、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6项评分均上升,且联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培训模式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师一对一结合目标教学更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成绩,并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岗位胜任能力,另其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培训路径表对内分泌科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内分泌科新入职的33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培训1年;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新入职的2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使用培训路径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1年;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基础、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临床实践能力,不良事件发生及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测评。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基础知识、操作成绩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媒体制作、健康教育、护理查房、授课能力等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对观察组新护士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对照组发生9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培训路径表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内分泌科新护士基础、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提高了新护士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体验与满意度程度,为构建更完善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新入职的44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我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体验与满意度均分为81.28±10.89,总体满意度评价为90.64±7.41,问卷涉及5个维度得分高低依次为培训组织82.27±12.94,培训管理81.59±12.87,培训目标81.13±12.19,培训内容80.51±13.60。结论我院护士规培工作总体较好,规培护士体验与满意度较高。医院还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加大护士规培师资培养力度,强化人性化管理等对策,确保培训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剧本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提升护理服务,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方法按照优质服务剧本培训开始时间,方便选择2013年8—12月入职的168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方便选择2014年8—12月入职的150名新护士为实验组,在传统岗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将优质服务剧本融入其中。比较两组新护士在培训一个月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上岗一个月后患者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3.35±7.24)分,对照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72.56±8.6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30,P<0.01);实验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3.02±4.15)分,对照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为(86.01±7.0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0,P<0.01);实验组护士的患者满意度为96.45%,对照组护士的患者满意度为8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20,P<0.01)。结论优质服务剧本培训,能全面提升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