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胃动力评估的作用及电针治疗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动力功能疗效。方法:纳入2016-01-2017-10期间我院综合ICU、急诊ICU病房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在治疗过程中第0、3、7天测定超声胃动力检查:胃排空时间(GET)、胃窦收缩频率(ACF)、胃窦收缩幅度(ACA)、胃窦运动指数(MI);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24h胃残留量;腹内压。结果:治疗第7天电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超声监测下胃排空时间及胃窦收缩频率,而对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运动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电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可明显减少24h胃残留量、降低腹内压、改善APACHEⅡ评分,对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改善危重症患者胃动力功能,超声可作为评估针灸治疗胃动力功能障碍疗效的实时、床旁、无创、经济、安全、客观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以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4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胃肠功能、炎性指标、不良反应以及血清IFABP、GSH-Px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3~7 d后,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G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β、TNF-α以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I-FABP水平明显下降,GSH-Px水平明显上升,治疗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4年7月中山市中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根据有无胃肠道功能不全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再随机分为阴性组治疗组、对照组和阳性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防治胃黏膜损伤;注意肠道菌群变化,应用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比例,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予口服万古霉素。从患者入ICU开始,以患者病情好转转出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为治疗终点,及早配合鼻饲白粥水或胃肠道内营养(能全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5 d为1个疗程,不足5 d转出ICU或自动出院、死亡者,转出前或自动出院、死亡前收集观察指标。观察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组患者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CU住院天数明显减少、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胃肠减压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肠内营养时间明显缩短(P0.05),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减少(P0.01)。结论 :健脾和胃法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可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ICU住院费用、缩短胃肠减压时间、及早恢复肠内营养时间,降低患者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能明显减轻患者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镇江市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施肠内营养ICU脓毒症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实施肠内营养的ICU脓毒症患者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3.4%,多发生于肠内营养实施的第1—第4天.ICU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为肠内营养制剂日用量、抗菌药物、口服钾制剂、体温;保护因素为血清白蛋白水平.结论 ICU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且多发生于肠内营养早期,其发生与肠内营养制剂日用量、抗菌药物、口服钾制剂、体温、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因素有关.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关注高危人群,识别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做好肠内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入住ICU并实施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90例重症患者,根据是否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开始48h内实施肠内营养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46例和肠内营养支持组44例,分别检测治疗开始第1d、第3d、第7d、第14d、第21d、第28d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尿素氮、血肌酐、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score,APACHE Ⅱ score),比较2组8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时间及APACHE Ⅱ评分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组间值分别为6.786,4.308,4.699,4.650,4.186;P值分别为0.012,0.043,0.035,0.036,0.046)。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重症患者的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焦点解决模式对急诊监护室(EICU)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过程中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EICU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RRT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焦点解决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舒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EICU脓毒症患者床旁CRRT治疗中,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舒适度,并可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为临床脓毒症患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EICU收治的97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3例和存活组6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入院时诊断、机械通气应用、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CT、CRP、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PCT、CRP、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死亡的ROC曲线下AUC分别为0.778、0.743、0.722、0.736、0.875。结论:年龄、PCT、CRP及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给予相关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危重症患者不同时间点血中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结合胃肠功能障碍/衰竭(GIDF)评分系统,早期判断肠黏膜屏障功能,探讨其与危重症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并观察早期予保护肠黏膜屏障措施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我院2014-05-2015-12期间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00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00例,其中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根据是否入院时给予胃肠保护措施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选定患者入院时、24h、72h及住院第7天IFABP、D-乳酸,GIDF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入住EICU天数、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28d后病死率、存活率。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均升高,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测得的血浆IFABP、D-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血浆IFABP、D-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FABP、D-乳酸水平变化与GIDF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SOFA、入住E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住院天数无相关性;28d后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病死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胃肠功能障碍组中治疗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病率、细菌移位发生率及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FABP和D-乳酸水平,结合GIDF评分,对危重症肠黏膜功能损害可进行早期判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肠黏膜保护措施,改善胃肠功能,降低MODS及细菌移位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电图对ICU肠内营养(EN)患者胃肠动力水平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入住ICU进行肠内营养的危重病人及2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胃肠电图、胃肠激素水平的检测,比较肠内营养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各参数与危重病评分(APACHEⅡ)、GCS评分、主要疾病诊断、机械通气、胃肠耐受情况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餐前和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餐前的正常慢波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20分组(B组)的VIP水平显著低于APACHEⅡ≥20分组(A组)(P<0.05),两组的幅值、主频、胃肠电节律紊乱、正常慢波百分比、餐前/餐后功率比、胃动素(MTL)、CCK、EN耐受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肠电图中的胃肠电节律紊乱升高及餐前的正常慢波百分比降低与胃肠激素CCK、VIP提示的胃肠功能障碍是一致的,可以应用胃肠电图评估ICU患者肠内营养,指导肠内营养的个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由不同原因导致的休克患者中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同时评估SOFA评分变化趋势和不同原因休克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58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APACHE II和SOFA评分。将休克患者分为脓毒症休克和非脓毒症休克两组,并追踪患者30天生存率,比较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在第1天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及第3天SOFA评分以及两次SOFA差值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共入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36例,非脓毒症休克组患者22例,在这两组中第1天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及第3天SOFA评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除脓毒症休克组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第3天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脓毒症休克组和非脓毒症休克组存活与死亡患者在第1天内APACHE II和SOFA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脓毒症组存活与死亡患者在第3天SOF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休克患者在存活和死亡分组之间第1天和第3天SOFA变化值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APACHE II与单次SOFA评分相比,SOFA的变化程度更能提示患者病情转归情况,在临床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16例,就诊后采集患者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并行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区别;比较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组的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区别;N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NEWS评分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大于严重脓毒症组;死亡组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大于存活组(P<0.05);NEWS评分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807、0.883,P<0.05),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预测死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80、0.865(P>0.05)。结论 NEWS评分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评分愈高提示患者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急诊科住院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31例,入院后给予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所有入组老年脓毒症随访28 d,根据患者临床转归分成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NLR、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同时分析NLR、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NLR联合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APACHEⅡ评分与其他研究指标AUC的区别。结果死亡组患者NLR、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 0.01),两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 NL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795(P=0.001),SOFA评分的AUC为0.775 (P=0.001),APACHEⅡ评分AUC为0.889 (P=0.001)。APACHEⅡ评分AUC大于NLR(P=0.047)。NLR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878 (P=0.001),与APACHEⅡ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显著大于NLR(P=0.005)。结论 NLR联合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动脉血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98例。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cTnI、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比较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组的cTnI、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进行cTnI,乳酸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cTnI、乳酸、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大于严重脓毒症组,死亡组cTnI和乳酸均大于存活组(P0.05)。cTnI、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TnI、乳酸预测死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09(P0.05)。结论 cTnI和动脉血乳酸联合检测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动态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28 d的预后情况分组,死亡患者为预后不良组(19例),未死亡患者为预后良好组(61例)。对比两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及血清sTREM-1动态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TREM-1动态水平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sTREM-1动态水平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1 d、3 d、5 d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sTREM-1动态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REM-1动态水平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 <0.05);ROC分析显示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sTREM-1动态水平对判断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准确性均较高。结论 ICU脓毒症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36例,按入科时间顺序分为标准组和分级组各68例,标准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耐受性干预措施,分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措施,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性指标、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 分级组不耐受症状和不耐受病例数均低于标准组,耐受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超声检查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mNutric评分及目标热量达标时间低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状况及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90例入ICU后发生脓毒症的患者在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T水平,同时监测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进行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死15例,治愈75例。病死组在治疗后第5、7天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者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CRP炎症反应参数,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陈崇高  符厚萱 《大医生》2023,(15):111-114
目的 研究血钙联合急性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判断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澄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CU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死亡)和对照组(54例,存活)。比较两组患者血钙水平、MED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血钙水平、MEDS评分与SOFA、 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钙水平、MEDS评分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MEDS、SOFA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MEDS评分与SOFA、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EDS评分联合血钙水平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87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5和0.759。结论 血钙水平、MEDS评分有助于判断脓毒症休克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外科ICU患者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学ICU 2006-01~2006-12期间4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男性(同女性相比,RR:2.894)、有机械通气史(同无机械通气相比,RR:65.003)、入ICU时高SOFA评分(同SOFA评分<2分相比,RR:1.574)及胸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同非胸腹部外科手术相比,RR:5.847~8.630)患者易发生脓毒症.确诊时APACHEⅡ评分≥20分的脓毒症患者预后差(同APACHEⅡ评分<20分患者相比,死亡率分别为75%和0).结论 男性、有机械通气史,入ICU时高SOFA评分及胸腹部外科手术是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而确诊脓毒症时APACHE Ⅱ评分是脓毒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评价ARDS患者的肺水肿以及指导肺部治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肺部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因,记录患者入科时及第7天的相关数据, 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WBC、CRP、PCT、血管外肺水指数、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肺部超声组收集肺部超声评分,两组患者的7天好转率、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研究:肺部超声在评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治疗过程、预测预后的价值,以及肺部超声评分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等的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在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WBC、CRP、PC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日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改善,肺部超声组改善更明显,且机械通气时间更短(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心静脉压(CVP)无明显差异,治疗7日后两组患者的CVP无明显差异(P>0.05)③肺部超声组患者7日好转率较对照组高,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8天死亡率肺部超声组比对照组低(P<0.05)。④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与APACHE Ⅱ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中心静脉压均呈正相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⑤肺部超声组肺部超声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均呈正相关,肺部超声评分与中心静脉压呈正相关,肺部超声评分与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能有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指导ARD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可作为重症监护室ARDS患者的常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1-10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腹腔感染行肠内营养患者67例,分析其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患者中42例(占62.7%)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25例(占37.3%)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经相应处理后有10例患者转为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等对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总体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腹内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