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员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明确其康复护理的工作和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4所养老机构的249名养老护理员应用自行设计的“养老护理员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培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需求高;现场指导是养老护理员最易接受的培训方式;养老护理员所在养老机构的性质、工作年限是影响其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养老护理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培训需求迫切,政府和养老机构应将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作为通识教育,开展专科护理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发一套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培训方法及考核评分标准,有效提高助产专业在校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方法选取2011年级助产专业15人为实验组,2010年级助产专业2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助产技能操作实训学时,对照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比较2组学生期末产科学及护理、母婴保健及助产岗位技能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产科学及护理理论知识期末考试总成绩为83.07±9.98,虽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1.00±1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满分40)为30.50±4.44,略高于实验组的28.80±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母婴保健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78.93±11.86,略高于对照组的77.15±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实习之前的助产岗位技能考试成绩为90.07±3.94,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的70.15±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定科学的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是培训在校生岗位技能的前提;利用母婴保健课程平台强化助产技能切实可行;利用校内实训室对助产专业在校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是提高学生助产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分析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对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和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为构建合理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接受专业教育情况、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情况以及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87.7%认为非常有必要设置老年护理专业,98.2%认为非常有必要培养老年护理从业人员,78.9%认为非常有必要让老年护理从业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被调查者认为老年护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日常生活护理(96.5%);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98.2%)、人际沟通能力(91.2%)、反应能力(86.0%);专业核心课程中最有必要设置的3门课程为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文基础课程中最有必要设置的课程为人际沟通学。结论应积极建设老年护理专业,推进老年护理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及实践能力培训,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曲靖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曲靖市138名养老护理员为调查对象。结果养老护理员40~49岁占6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4.4%,无医学背景占90.4%,合同工占57.6%,月收入多在1 000~1 999元,周工作时长50~59 h的占44.8%;未持证率达80%,72%的人岗前培训时间<1周,主要是日常生活照护培训;多数原意参加培训,希望能根据内容、护龄分阶段分层以理论+操作形式培训,培训内容需求总分(17.29±7.16)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日常生活照护(2.57±0.90)分,得分最低为急救护理(1.79±0.85)分,不同文化、护龄、职称和月薪的养老护理员对培训内容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护理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多为合同工,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持证率低,岗前培训时间短,护理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受文化、护龄、职称和月薪的影响,最期待理论结合实践培训。  相似文献   

5.
选取上海市某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工作人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进行访谈,以探讨上海市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根据行业标准提供相应养老护理员培训,但实际培训仍不能满足养老护理员的实际需求,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建设培训团队。  相似文献   

6.
政府购买护理服务模式下居家养老护理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研政府购买护理服务模式下居家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了解居家养老护理员现状及对工作的认知.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对全区所有护理员进行调查,调查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基线情况、接受培训及考核等情况.结果 养老护理员队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其工作能力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具备一定的认知,78%的养老护理员能胜任工作,76%的护理员认为有困难,65%的护理员认为困难的原因是社区居民观念.结论 多元文化的培训、再培训和评估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居家养老护理员劳动工资报酬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调研为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不同岗位员工的院内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各岗位员工开展关于培训需求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岗位员工对能力提升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现场理论授课-小班制、团队拓展、工作坊、线上学习、一对一辅导、经验交流分享、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培训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而对现场理论授课-大班制及其他培训形式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6项培训课程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师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除了周末白天和周末晚上这两个培训时间段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频率的需求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岗位的员工对院内培训各类需求有一定差异性,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因岗位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培训目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 当前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存在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全科临床实践需求,教学师资和评价方法也存在缺乏全科医学思维和特点等不足。目的 为解决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问题,提升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方法 2020年11月,在文献阅读和前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工作坊继续教育班课程的评估反馈基础上,对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课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参加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的200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总体和各层面提升情况。结果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0%。培训后,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2.3%(90/172)和21.5%(37/172),岗位胜任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6.4%(97/172)和22.1%(38/172)。不同职称、工作类型全科医生培训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134名(77.9%)、134名(77.9%)、133名(77.3%...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单独二孩"及"全面二孩"政策的相继放开,预示着未来几年全国妇幼健康服务需求量将明显增加,母婴护理员作为母婴家庭护理的重要成员,这对其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母婴护理员的培训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调查旨在了解赣州市母婴护理员的一般情况、培训管理情况,以及社区护理服务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全科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与知识强化教育精准课程,提高学员的岗位胜任力。 方法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和问卷调查法,将20名访谈对象按照理论知识传授组、单项技能组、临床思维能力与态度组进行访谈,同时对99名全科学员进行调研及访谈,依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全科医师特点及培训需求,制定精准的培训课程体系。 结果 20名专家对课程分类意见达到2/3频次的为以下4类: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单项技能、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与管理(临床思维能力)、人文法规与医德医风等;99名全科学员一般培训需求:学员认为培训的目的最主要是为了提高岗位胜任力;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技能操作;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视频、讲授与操作相结合;最喜欢的人文课程是医患沟通。全科学员对培训专题意见达到2/3频次的项目集中在常见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上,主要有:诊断基本技能、基本穿刺术、外科基本技能、妇科、产科基本技能、儿科基本技能、危重症抢救基本技能、基础护理技能、临床思维和综合知识等。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全科规培学员精准制定了导向明确,符合全科医师特点的标准课程体系,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次,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全科临床思维及相关理论等。 结论 该课程体系促进了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实现临床基本技能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相似文献   

11.
郑萍 《安徽医学》2009,30(8):970-971
医学模式的不断演变或重建,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护理教育强调,运用整体护理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逐步从技术培训发展为突出能力的培养。护理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内容、目的、方法及测评等方面顺应其变化,围绕人的多层面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高职高专女护生对母婴护理员的职业认同现状,以便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高职高专女护生200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女护生对母婴护理员职业认同整体得分为(31.03±7.23)分,是否曾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家人中有无母婴护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职高专女护生对母婴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  相似文献   

13.
李亚兰  郎宾  赵婷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00-101
临床技能培训是高职助产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按照助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包括三大部分,即助产能力、基础护理能力、孕产妇保健能力.明确岗位能力,以助产岗位工作项目为主践确定课程结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确定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教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进行微创外科理念培养的必要性,并以腹腔镜外科技术为微创外科代表,辅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探讨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抽取2011年01月-2013年12月南通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微创外科基础知识学习、腹腔镜技能训练、动物实验、手术演示及现场观摩等培训,对照组未进行相关培训。比较培训后两组临床思维能力及腹腔镜操作能力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腹腔镜导航能力、有效动作能力、器械操作能力、感知能力及电刀使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微创外科理念培养、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并辅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微创外科教学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在该领域的认识水平及临床基本技能,同时也可启发科研思维并有利于其今后的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岗位”的基本理念,确保师资培训质量与效益双赢所采取的举措有: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师资继续教育;以岗位要求为导向,采取“补偿式”培训,做好“三大”新进教师常规培训;以岗位业务能力训练为内容,实施岗位培训与考核,做好校本培训;建立协议培养,跟踪资助的质量与效益保障制度;根据学校人才队伍状况和学科梯队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行分层次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224名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临床实践培训前调查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核心能力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临床实践培训后调查学员培训满意度及核心能力水平,评估学员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 所有参加临床实践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学员核心能力有所提升。结论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能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龚月香  杨烨 《现代医学》2023,(S1):82-85
目的:老龄化背景下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培训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通过标准化培训基地资质认证,确立规范化培训师资和标准化课程体系,采取多种模式的组合教学,以标准化考核评价医疗护理员培训效果。结果:自2022年7月以来,共培训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护理员240人,培训合格率为96.25%。结论:构建医疗护理员标准化培训体系,实现护理员职业资格认证,促使医疗机构加速推进医疗护理员的使用和管理,做到行业规范持证上岗,促进医疗护理员队伍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护理员的专业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凌敏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139-140
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PSA培训项目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评估方式,将对我国护理职业教育改革和建立规范的护理员培训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直招护理士官培训中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借鉴模块式技能培训法、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等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成人教育内在规律,研发出来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它以提高培训对象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既强调相关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特定职业、职位的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直招护理士官是指从地方医学院校应届或往届护理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入伍从事护理工作的士官。任职前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短期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把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方法运用到培训课程中,具体方法如下。1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特点1.1课程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员规范化管理多元化策略的实践效果,为规范护理员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新聘、在编护理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将2012年新聘、在编护理员设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策略规范管理,包括完善岗前培训、持续改进在职培训;多方携手共管提升陪护质量;调动护理员工作积极性,提升职业自豪感;以及推行人性化管理举措,稳定队伍等方法。结果:两组比较: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84.73%上升到97.08%,医护人员满意度由79.63%上升到96.30%,人员流失率由52%下降到2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策略对护理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员整体素质及服务能力,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