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是完成人体行走的关键,它的结构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极易受到损伤。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关节外的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四条韧带中两条及以上发生损伤,在骨科中发生比例不高,但容易漏诊且严重威胁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曾兆辉  顾旻  汪东  任军  余军  胡林  吕兴刚 《新疆医学》2006,36(5):138-139
肩锁关节脱位在刨伤中比较常见,由于肩锁关节在参与肩关节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对肩锁关节脱位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肩锁关节骨性结构不稳定,关节囊薄弱,其稳定依赖于周围韧带即关节内韧带及关节外韧带,关节内韧带为肩锁韧带,关节外韧带即为喙锁韧带及喙肩韧带。我院自2000年8月~2005年6月,采用肱二头肌短头部分肌腱翻转加交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1例,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1]肩关节不稳的易患率为1.7%,其中肩关节前方不稳是最常见的肩关节不稳,约占肩关节不稳的90% ~98%[2]. 1 肩关节的稳定结构 盂肱关节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肩关节是人体最不稳定关节,维持肩关节稳定的因素分为静力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前者包括匹配的肱骨头和关节盂、关节囊盂唇复合体、盂肱韧带、喙肱韧带等,后者主要包括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肩袖,盂唇及盂肱韧带韧带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肱骨头仅有25%与关节盂接触,由于关节盂唇的存在使二者的接触面积增加到75%,并且与关节囊、盂肱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腱止点紧密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对于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手术已居于主导地位[1].肩锁关节的骨性结构不稳定,其稳定性主要依赖韧带保持,手术后内固定能提供临时的稳定固定,长期复位的维持要依赖于关节周围韧带结构的稳定[2].我院2007年10月~2013年10月间运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喙肩韧带移位重建方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42例,临床疗效满意特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如肩关节处于外展内旋位时暴力冲击肩的顶部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均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靠关节囊、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共同维持,其中喙锁韧带是稳定肩锁关节的主要结构。(1)。根据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损伤,锁骨移位的方向和移位的程度不同,分为为半脱位和全脱位。对肩锁关节半脱位治疗一般可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4周后去外固定行功能锻炼。本文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2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关节囊、肩、喙锁韧带修补手术治疗,随访结果及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本文总结分析71例(72髋)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经过,目的是要确定有无放射学及手术方面的指征可预示反复脱位的发生,以及是否有急需手术处理的引起脱位的原因.本组71例中,女性43例(60%);男性28例,平均年龄61岁(25~81岁),平均体重163磅(103~351磅).37个髋关节脱位发生于首次全髋置换术后;35个髋脱位发生在翻修术后.首次全髋术后脱位者中有13例髋关节以前有髋关节手术史,因此,全部病例中共有48例(67%)有髋关节手术史.23%的髋脱位发生在术后1月;54%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23%发生在术后2年以上.脱位的原因有:(1)与位置有关的(X线检查无异常);(2)股骨或髋臼部件安放位置错误;(3)软组织不平衡(由于髋关节长度及位置的变化所造成);(4)同时存在假体位置不良及软组织不平衡.与引起脱位的原因相对应,脱位的治疗亦分为:Ⅰ类:经闭合复位治疗成功的脱位;Ⅱ类:经再次手术解决的脱位;Ⅲ类:经再次手术后又脱位但经闭合复位成功解决的脱位;Ⅳ类:需多次手术解决的脱位.我们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任何脱位都可能通过闭合复位得以解决,因此,闭合手法复位是治疗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果麻醉下闭合复位后检查髋关节仍不稳定,为避免多次治疗应立刻手术.髋关节如有软组织不平衡及外展肌无力等情况,无论其假体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其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的风险很大.故这些髋关节适合于使用限制性的髋臼置换在术中达到机械稳定.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是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也是全身最完善的球与凹”型关节。由于髋关节结构较为稳定,临床上较少发生脱位,通常只有在较强大的暴力作用下才能发生脱位。而一旦发生脱位,由于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甚为丰富.因此临床复位较为困难。髋关节后脱位在髋关节脱位中最为常见。临床上多采用“Allis法”复位.我们体会此法较为费力,且有一部分患者常需要在腰麻或全麻下使肌肉完全松弛才能达到复位目的。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是人体的最大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更有关节囊、韧带及肌群的组合,髋关节前、后和外侧的肌肉是构成活动关节的主要动力结构,于不同神经支配的相邻肌肉之间,存在神经界面,界面之间是主要的手术进入髋关节的解剖进路。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入路主要区别在于手术时患者的体位是侧卧位还是仰卧位,大转子是否常规施行截骨术,手术操作中髋关节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常用的手术入路主要有以下几种:髋关节前侧入路、髋关节前外侧入路、髋关节外侧入路、髋关节后外侧入路与髋关节后侧入路。  相似文献   

9.
肘关节是人体内在稳定性最强的关节之一,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复杂.单纯肘关节脱位时没有骨折,但常伴有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损伤.复位后常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慢性肘关节不稳定和关节退变.相反,复杂肘关节脱位是关节囊、韧带损伤的同时合并有下列一处或多处主要稳定结构的骨折:桡骨头、冠状突或尺骨鹰嘴.这些骨折使肘关节脱位变得很不稳定,通常需要手术以重建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损伤越复杂,稳定结构损伤的数量越多,后期出现不稳定和关节退变的风险也越高.只有对各个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的作用及重要性、相互关系和(并)对肘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成功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郝跃东 《医学综述》2010,16(16):2430-2432
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结构包括静力性稳定结构和动力性稳定结构,其中盂肱韧带是肩关节前方最重要的静力性稳定结构。盂肱韧带包括: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盂肱下韧带。近来研究表明盂肱韧带的稳定作用与其体位有很大关系,在肩关节外展0°时,肩胛下肌与盂肱上韧带是保持肩关节前上方稳定的重要结构;外展45°时,盂肱中韧带和盂肱下韧带前束为肩关节保持前方稳定的重要结构;而当肩关节外展>45°时,盂肱下韧带的腋袋部和前束为保持肩关节前方稳定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hip,DDH)既往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kal dislocation of hip,CDH),由于其更为恰当的涵盖了由先天因素或以先天因素为基础所致的髋臼股骨头匹配不良,代替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提法.DDH具体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全脱位这三种病理状态,病变主要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肉等,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1].  相似文献   

12.
莫景木 《微创医学》2000,19(3):390-392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主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对维持膝关节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膝部韧带损伤中,以 AcL损伤更为常见,伤后极易引起关节不稳.近10年来,其治疗有了新的进展,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在注意如何提高AcL损伤后的疗效,从而深入研究影响手术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手术时机、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处理、等长重建、骨孔的位置确定、材料的选择、术后关节固定位置、术后功能锻练等均有诸多的报道,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AS髋关节改变患者的髋关节进行CT与MRI技术检查,MRI检查采用冠状面及横断位T1WI、T2WI、快速反转恢复序列(STIR),发现滑膜病变时加做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影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CT与MRI技术检测AS髋关节改变的敏感性。结果 66例AS患者共132个髋关节侧位,CT显示髋臼及股骨头缘虫蚀状囊状骨质破坏14个,韧带骨化6个,关节间隙狭窄7个及关节缘骨质硬化9个;MRI显示髋关节间隙模糊伴狭窄5个,关节面下方骨破坏36个,骨髓水肿39个,骨髓脂肪沉积30个,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34个,关节周围积液55个。MRI增强关节滑膜异常强化32个。CT显示异常的髋关节侧位共15个,MRI显示异常的髋关节侧位共90个,髋关节异常检查率分别为11.4%(15/132)和68.2%(90/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对于髋关节骨结构改变显示良好,MRI不但能显示早期骨质结构异常,还能显示AS髋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MRI检查有助于AS髋关节受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修贵  王琦  古金耀 《九江医学》2002,17(4):195-196
目的:研究髋关节的断层结构,为MRI诊断髋关节病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成年男性盆部标本10例,冰冻后再切割成髋关节断层标本,其中横断层5例,冠状断层5例,髋关节横断层与冠状断层磁共振扫描1例。结果:观察了在不同盆部断面上髋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股骨头韧带,髋臼横韧带和髋关节周围结构的形态结构及变化规律,并观察了髋关节各结构在磁共振扫描影像上的表现。结论:髋关节断层结构在经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的冠状面和经股骨头中份的横断面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5.
蔡翔宇  吴焕卿 《河北医学》2006,12(9):891-893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2例16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臼及股骨的解剖结构,正确安装假体。结果:对12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置换4例,经6个月到5年的随访,患者均能自行行走,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35.8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8.37分。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的软组织松解,重建髋臼和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正确假体位置的安装是手术的关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31例,分别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X线组和CT组在骨折漏诊率及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组骨折漏诊率为29.03%,CT组为3.23%;X线组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为41.94%,CT组则没有出现此类情况。两组在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能够提高骨折诊断率,准确定位关节内骨碎片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犬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关节内压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幼犬髋关节腔内注入2‰去甲肾上腺素,诱导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动态观察髋关节内压的变化,探讨关节内压的变化对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影响.方法:48只2~3月大小的幼犬,随机分为12组,每组4只,分别在髋关节内注入2‰的去甲肾上腺素,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三相骨显像,在不同时间测定关节内压变化,同时观察股骨头局部循环血流、病理组织学变化、X-Ray照片检查.结果:去甲肾上腺素注入关节腔内后产生滑膜炎,关节内压增高,随着炎症消退而恢复正常,但最高不超过20mmHg,股骨头出现一过性缺血,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时,滑膜炎症导致关节内压增高,随着炎症消退关节内压恢复正常,关节内压变化影响股骨头供血情况,引起股骨头一过性缺血.  相似文献   

18.
小儿髋关节错缝是由髋关节过度外展外旋运动时,将关节囊,关节内脂肪,圆韧带挤压在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使股骨头不能复位所致.临床上以小儿多见,成人较少见.现收集我院2008年至2010年小儿髋关节错缝15例,现报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化 《中外医疗》2022,(18):60-63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骨科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各47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NRS评分低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Harris评分、MBI评分、QOL-BREF评分均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62%(44/47)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内固定术高。  相似文献   

20.
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临床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向及旋转不稳,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变。目前,针对有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主张手术治疗,使其达到解剖结构,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张力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本文就该类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