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B, GL-B)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PM)、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肿细胞 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产生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鼠PM和脾淋巴细胞,体外给药,分离细胞培养上清。生物法测定TNFα。ELISA测定IFNγ;RT-PCR方法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GL-B25~400mg·L~(-1)使正常小鼠P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24 h达高峰,72 h后开始减少。 GL-B对小鼠 PM的 TNFα mRNA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GL-B12.5~200mg~(-1)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产生。24h内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8 h后开始减少。GL-B对IFNγ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结论:灵芝多糖GL-B明显促进小鼠PM及脾细胞 TNFα和 IFNβ mRNA的表达,增加 TNFα和 IFNβ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解决维甲酸(ATRA)耐药问题的新途径。方法 光镜、NBT还原实验及免疫荧光间接法观察NB4及其耐药细胞MR-2单用及联用ATRA、γ-干扰素(IFNγ)后细胞形态学、细胞分化及PM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γ单用及与AFRA联用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IFNγ能诱导PML蛋白的表达,ATRA与IFNγ联用能部分诱导耐药细胞分化结论IFNγ通过诱导PML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细胞生长,ATRA与IFNγ联用部分诱导耐药细胞分化的作用可能与两药各自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发生交叉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求解决维甲酸(ATRA)耐药问题的新途径。方法 光镜、NBT还原实验及免疫荧光间接法观察NB4及其耐药细胞MR-2单用及联用ATRA、γ-干扰素(IFNγ)后细胞形态学、细胞分化及PM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γ单用及与AFRA联用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IFNγ能诱导PML蛋白的表达,ATRA与IFNγ联用能部分诱导耐药细胞分化 结论 IFNγ通过诱导PML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细胞生长,ATRA与IFNγ联用部分诱导耐药细胞分化的作用可能与两药各自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发生交叉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PML-RARα(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基因α)融合基因的表达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与维甲酸治疗作用间的关系。方法用反义核酸来阻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及NBT(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进行判定,细胞周期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反义核酸阻断PML-RARα表达后使维甲酸对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S期细胞由52%降至29%,同时NBT还原能力提高,细胞表面标志变化明显,提示对维甲酸敏感性增加。结论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不仅与APL的发病有关,而且钝化了维甲酸对APL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ATRA联合IFNγ对Tca811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干扰素-γ(IFNγ)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航向电镜、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等凋亡测定手段,对细胞凋亡进行了定性、定量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细胞开矿观察、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等结果都证实ATRA联合IFNγ可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ATRA(1μmol/L)、IFNγ(1000U/ml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uPA、抗体等因素对U937细胞表达uPAR的影响。方法 以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测定U937细胞的uPAR,并用uPA、抗uPA抗体、PMA、TNF-α、IFN-γ和放线菌素D刺激培养细胞。结果 PMA、TNF-α、IFN-γ都能使细胞表达uPAR增多,放线菌素D具有抑制作用。抗uPA抗体使PMA非刺激或刺激细胞的uPAR数减少,刺激细胞的粘附贴壁性能下降。外源性uPA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通过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v干扰素(IFN-Y)在细胞免疫反应中发挥多种作用。新生儿产生IL-12的能力鲜见报道。本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8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IL-12PomRNA和IFN-vzaRNA表达:及EILISA法测新生儿CBMC培养上清IFN-v浓度;并观察重组IL-12(rIL-12)对新生儿IFN-y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I-L-2PttnzRNA和IFN-rmRNA表达水平较成人PBMC低下,新生儿ILFN-v水平明显低于成人。rIL一12能增强抗CD3和PMA刺激的新生儿CBMC产生IFN-v。使其达成人水平。本文提示:新生儿IL一12表达水平低下可能在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暂时性低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体内外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意义。方法 利用复钙时间测定、ELISA和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了ATRA和As2O3治疗前后APL患者(2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促凝活性、TF抗原及其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还检测了使用ATRA和As2O3处理APL细胞株NB4-R1细胞以及转染PML-RARa融  相似文献   

9.
正常大鼠在体内应用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时从正常大鼠肝内分离出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体外分别受IFNα-2b、BCG或二者联合作用后,以3H-TdR掺入实验测定生物免疫刺激剂(BIS)对LGL抗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1)单用IFNα-2b对大鼠淋巴细胞母细胞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7%;单用BCG使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了27.9%,二者联用则可消除IFNα-2b对大鼠淋巴细胞母细胞化的抑制作用。(2)IFNα-2b、BCG或二者联用均使大鼠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中BCG作用强于IFNα-2b(P<0.01),以IFNα-2b和BCG二者联用的效果最强。(3)IFNα-2b、BCG均可显著增强大鼠肝LGL的抑肝癌细胞增殖作用,BCG作用较IFNα-2b强,二者分别使肝LGL抑肝癌细胞增殖作用提高了50%和22.4%,IFNα-2b和BCG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强,使肝LGL的抑肝癌细胞作用提高了63%。实验结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最佳选择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在细胞免疫反应发挥多种作用,新生儿产生IL-12的能力鲜见报道,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8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IL-12P40mRNA和IFN-γmRNA表达,及ELISA法新生儿CBMC培养上清IFN-γ浓度;并观察重组IL-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对胃癌细胞MGc80-3核骨架-核周层状体-中间纤维(NM-LA-IF)体系的影响,方法 使用整装电镜及双向电泳技术观察诱导分化前后MGc80-3细胞NM-LA-IF体系结构及蛋白组成的变化。结果(1)HBMA诱导处理后细胞NM-LA-IF系统结构清晰有序,形成相互作用的骨架网络系统。(2)多肽组成变化显著,除了LaminaA,B,C以及两种波形纤维蛋白没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三种维甲酸同分异构体,即全反式维甲酸(ATRA)、9顺式维甲酸(9C-RA)和13顺式维甲酸(13C-RA)在体外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硝基蓝四唑试验(NBT)等多参数研究的结果表明,维甲酸诱导细胞分化早期伴有细胞的增殖;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效应优于13C-RA,而9C-RA又优于ATRA。这对阐明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的作用机理,对发掘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维甲类分化诱导剂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6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性、聚集和酸性磷酸酶的释放的影响。结果:(l)PMVEC用PAF处理3.5h后,它与PMN的粘附率从57.3%增加到72.8%(P<0.01)。而用PAF处理PMN同样可增加PMN-PMVEC的粘附率。(2)RA可阻断未刺激PMN与PAF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但对PAF刺激的PMN与未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却无作用。(3)PAF可增加PMVEC上ICAM-l和ELAM-l的表达、增加酵母多糖激活血清和组胺对PMN的趋化性、增加PMN的聚集和PMN酸性磷酸酶的释放。(4)RA则可抑制PAF诱导的PMN聚集、酸性磷酸酶的释放及PMN对酵母多糖刺激血清和组胺的趋化性,而ICAM-1和ELAM-1的表达却未改变  相似文献   

14.
Th1/Th2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中CD4^+T细胞内IL-4和IFN-γ的表达情况,以测定Th0/TH1/Th2细胞的百分数,探明Th、、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莫能菌素的刺激下,采用工细胞检测(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PBMC中CD4^+T细胞内IL-4和IFN-γ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2.3%~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0.1~2μmol/L)与APL细胞株NB4细胞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NB4细胞的存活,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CD11b,CD33),细胞DNA含量分布及PML/PML-RARα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改变。结果经1~2μmol/L氧化砷处理的NB4细胞呈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在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及核碎裂。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与三氧化二砷作用浓度及时间相关的亚G1期细胞。经0.1~0.25μmol/L三氧化二砷处理10天的NB4细胞呈现某些与分化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和分化相关抗原(CD11b和CD33)的调变,而0.1~2μmol/L的三氧化二砷均能快速调变和减少PML/PML-RARα蛋白的表达。结论氧化砷对NB4细胞具有诱导凋亡和不完全分化双重作用,并能快速调变及降解PML/PML-RAR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按常规方法收集纯化8-12周龄BALB/c雌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按所用药物紫杉醇干扰素-γ(INF-γ)发组并设对照组。一氧化氮(NO)测定采用Griess法。结果:一定浓度的紫用醇能够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且随浓度增大而增加;紫杉醇联合IFN-γ时,诱导作用明显增加,且紫杉醇腹腔给药更易达到有效活化巨中噬细胞浓  相似文献   

17.
汤朝武  陈璧 《医学争鸣》1999,20(5):392-394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对人皮肤角朊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γ-干扰素(IFN-γ)刺激培养的人角朊细胞MHC-I/Ⅱ抗原表达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低剂量环孢霉素A对角朊细胞MHC-I/Ⅱ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0.125mg/L的环孢霉素A对于IFNγ-刺激的角朊细胞MHC-I类抗原(HLA-ABC抗原)表达的增强,具有抑制作用(P〈0.01);但是对于INF-γ刺激的角朊  相似文献   

18.
研究γ-干扰素(IFN-γ),TNF-α和脂多糖(LPS)或它们的联合应用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及其mRNA表达的作用。LPS和TNF-α均能诱导巨噬细胞TNF-α合成并伴随着mRNA表达。IFN-γ虽能诱导TNF-αmRNA表达,却未能检测到其蛋白质合成..IFN-γ能协同TNF-α增加TNF-αmRNA表达水平,而不能增加其蛋白质合成。IFN-γ能协同LPS增加TNF-γ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新生和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白细胞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水平;观察重组IL-12地CBMC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测定8例新生儿CBMCIL-12p49RNA和IFN-γmRNA表达,用ELISA法测新一儿CBM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一外受刺激后表达的I国2p40mRNA、I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作用。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IFN-α和IFN-γ对胃癌细胞MG7Ag有促表达作用。IL-2对三株细胞MG7Ag无调节作用;TFN-α对细胞MG7Ag表达调节是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