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4例作回顾性分析。五年生存率31.25%,局部复发率3.62%,结果表明,对适当选择的低位直肠癌病例,保留肛门括约手术的自下而上率和病人生活质量都令人满意的。讨论了手术方法的依据,手术适应征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博慈 《癌症》1996,15(2):132-133
本文对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4例作回顾性分析。5年生存率81.25%,局部复发率8.62%。讨论了手术方法的依据,手术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表明,对适当选择的低位直肠癌病例,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生存率和病人生活质量都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在门诊经常遇到病人或家属询问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病人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肛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可以控制粪便的排泄,而且对排泄物的性状有非常准确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低位直肠癌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探讨其术后的局部复发及排便功能问题.方法:对1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术后1个月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术后1年进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6例患者平均随访4.2年,无局部复发.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术的术后主观Vaizev评分和Wexner评分及客观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结果均不如对照组(P<0.001),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术后的肛门功能(P<0.001),1年后改善更加明显(P<0.001),但是无论与正常对照组还是低位前切除(LAR)对照组比较,仍然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直肠肛管反射的阳性率提高并不明显,术后1年阳性率达到31.3%.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由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局部复发率低,排便功能短期内不甚理想,但是经过生物反馈治疗及长期的功能锻炼,达到比较满意程度,可以作为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32例与 Miles 手术41例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表明 Mi1es 手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复发率、术后生存率及患者生活质量上都明显优于保肛组。认为肿瘤距肛缘在6 cm 以下的低位直肠癌以行 Miles 术为宜。  相似文献   

6.
从1994年5月至1996年2月,对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采用结肠平滑肌片做内括约肌,辅以人工直肠瓣和肛管直肠角的原位肛门重建术,效果满意,该术式既能达到根治目的,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价,优12例,良14例,较好6例。作者重点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手术适应症,移植肌片的成活,术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38例,年龄23~76岁,平均53.5岁。病程3~24个月。肿瘤占据肠腔1/4~3/4周,下线距肛缘5~10cm。术前均作活检,证实为直肠癌,术后标本病检二切缘无癌残存。直肠腺场51例,粘液腺癌4例,乳头状腺癌3例,未分化庙3例,印戒细胞癌2例,平滑肌肉瘤2例,类癌1例。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指征:肿物局限且活动,与周围组织无浸润,无明显转移。切除肿物近端肠管至少10cm后,可按Mile’s手术方式进行。在分离切断…  相似文献   

8.
李辉 《实用癌症杂志》1999,14(4):316-316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6年12月,对6例Dukes′B、Dukes′C1期的距肛门7~8cm的直肠癌施行改良Bacon手术时,均免去会阴部剥离肛管皮肤与内括约肌间隙的步骤,而保留齿状线上方2cm的末端直肠,直接将乙状结肠经直肠肛管内拖出,与肛管皮肤一期缝合,手术效果良好,方法简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1岁。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6例肿瘤下缘距肛门的距离为7~8cm。肿瘤直径<2cm1例,2~4cm4例,>4cm…  相似文献   

9.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离肛缘距离<5cm)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新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和自主神经保留技术应用以及吻合器和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拓宽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切除内括约肌和部分外括约肌仍保留肛门控制能力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方法: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对12例拒绝做腹壁人工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9例肿瘤位于极靠近齿线的齿线上方,3例肿瘤达齿线。把直肠段翻转拖出肛门,在肛门外施行肛管及肛周组织的横断切除和结肠肛管的吻合。结果:肠管远端的切缘在齿线上0.2cm至齿线下1cm的范围,标本的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并发症,临床随访显示全部病例肛门控制能力良好,生活正常。随访期间未发现局部病灶复发。结论:证实了完全切除内括约肌和部分外括约肌能保留肛门控制能力以及对特别低位的直肠癌施行根治性的保肛术的可行性。这种术式具有操作相对简单而不需要暂时性的回肠或结肠造瘘的优点,还适于肥胖及窄长骨盆患者。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介绍一种经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保留肛门、乙状结肠拖下固定术式。9年来共施行手术102例,占同期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齿线2cm~8cm)手术总数的86.4%(102/118)。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7.7%,术后5年生存率为65.5%。术后8周、12周和半年内完全恢复肛门自控排便功能者分别占86%、99%、100%。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均属优良。作者对此术式的特点,并根据手术疗效对保留肛门功能的合理性及其根治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直肠癌低位保肛局部复发病例17例,以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复发为主,复发原因有未能保证全系膜切除、肠管切除不足、侧方淋巴结清扫不足等。复发病例中再行Miles术6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4例),3年生存率为33.3%(2例)。结论对低位保肛患者术前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判断,是减少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吻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形吻合器行端端吻合。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的平均距离为(3.0±0.5)cm(2.5~4.0 cm)。Dukes A期8例,B期17例,C期4例。结果所有患者保肛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0.3%)。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盆腔复发1例(3.4%),吻合口复发1例(3.4%),肝转移4例(13.8%),肺转移3例(10.3%)。结论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钟宇新  周志祥  裴炜  赵平 《中国肿瘤》2008,17(5):426-428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7年间收治的24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手术切除23例,其中局部切除16例,根治性切除7例,9例术后复发(39.1%),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X^2=1.371,P〉0.05)。5年生存率为92.0%,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0%和57.6%,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1个月。[结论]对于最大径〈5cm的低位直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低位吻合术后排便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低位吻合术后排便功能。方法对67例低位直肠癌用经肛门环扎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排便功能2~3年。以徐忠法五项十分评价标准,结合肛门指诊,吻合口位置,术后时间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排便功能优良率71%,吻合平面在外科肛管:排便控制良可率100%;正常便意76%;排便感觉区分率98%。肌间沟平面:排便控制良可率80%左右,排便次数无一定规律。结论吻合平面与排便功能有关,保留解剖肛管可有良好控制力。区分感觉和吻合平面无关。保留正常便意需保留齿线以上2~4cm直肠。术后3~6个月排便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977年1月至1997年9月手术治疗的72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81.9%(59/72)、纤维食管镜检查的确诊率为89.1%(57/64)、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91.7%(11/12);术后5、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2%(31/34)、66.7%(14/21)和62.5%(5/8)。结论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术后食管癌复发和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早期食管癌也应按肿瘤外科的原则行食管的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及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新舒  赵家宏 《肿瘤防治研究》1995,22(5):303-304,306
本文介绍了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的研究结果,主张以此规律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并指出了该手术的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等。结果表明,扩大根治术的五年及十年生存率分别为68%及47%,与一般根治术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由于扩大根治术充分进行了游离及解剖输尿管、血管,因此没有因手术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出血量及输尿管的损伤。但手术范围的扩大造成了术后由于植物神经损伤所至的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的增加,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发生,开展了保存植物神经的扩大根治术,即保证了生存率,又改善了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1990年1月至1997年7月14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其中92例行保肛手术(老年SSR组),56例行Miles手术(老年APR组);同期86例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SSR(中青年SSR组).比较3组病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术后并发症、排便功能恢复、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老年SSR组中高分化腺癌的比例高于中青年SSR组(p<0.05).老年SSR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6%(30/92),稍高于中青年SSR组.老年SSR组的转移率(26.3%)、局部复发率(13.2%),低于中青年SSR组(p<0.05);老年SSR组1年生存率(97.4%)、3年生存率(84.2%)和5年生存率(65.8%)与老年APR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高于中青年SSR组(P<0.05).[结论]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由于生物学行为和生理特点,适于行保肛手术,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低于中青年患者,生存率高于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治疗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经局部切除治疗的低位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结果:经肛局部切除(transanal excision,TE术)20例.经骶局部切除(Kraske术)8例。术后病理高、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1例;肿瘤浸润粘膜层13例,浸润粘膜下层12例,浸润肌层3例。术后复发4例,转移2例,5年生存率78.6%(22/28)。结论: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恶性程度低,对于病变位于低位直肠的患者,只要符合适应证,则局部切除术既可以达到根治术的疗效,又能保留正常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