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年9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对4例于肺动脉起始部结扎左冠状动脉,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Takeuchi术),合并的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全组9例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I级。结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结果,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9个月~63岁,平均年龄34岁。47例中有3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修补瘘口;10例瘘口较大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瘘口;对合并心脏畸形的患者同期做相应的矫治。结果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26例,左冠状动脉17例,双侧冠状动脉4例;瘘入右心室17例,右心房8例,肺动脉12例,冠状静脉窦2例,左心房3例,左心室5例;多瘘口4例。全组无手术死亡;仅1例多瘘口患者术后发现残余瘘,其余患者手术效果良好。随访47例,随访时间1个月~5年,除1例多瘘口患者术后残留一小瘘口外,其余患者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结论冠状动脉瘘可导致患者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总结,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4±8.7)岁。瘘口起始于左前降支7例,右冠状动脉13例,双侧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1例,钝缘支1例;瘘入肺动脉16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2例。1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1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手术方法包括:心外带垫片缝扎、心内褥式缝扎、心内垫片修补瘘口、心内缝扎+心外修补等。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CPB时间(78.6±7.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9.0±5.9)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自觉症状消失,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无远期死亡,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I生冠状动脉瘘一旦明确诊断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外科治疗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纠治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20例。平均年龄18.65(5-52)岁。屡源自右侧冠脉者16例,左侧冠脉者4例;漏入右室13例、左室4例、肺动脉2例及右房1例。闭合瘘口(管)的术式有三种:(1)经受累心腔修复7例;(2)切开扩大的冠状动脉修补6例:(3)经心表面褥式垫片缝扎瘘道(不用体外循环)7例。1例合并右冠状动脉瘤者同时作修整术。20例全部康复;平均随访8年无复发或死亡。作者认为如病理解剖情况许可,以采用第(3)种术式为宜。任何术式均应确保不干扰冠脉生理性血流。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9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总结9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治疗体会。方法 1964年3月至2000年12月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4例,男54例,女40例。年龄9个月-63岁。76例为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8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94例中65例冠状动脉瘘起自右冠,29例起自左冠。瘘入右室、右房、左室、肺动脉、左房者依次占41.5%、24.5%、18.1%、11.7%、4.2%。介入栓堵治疗5例;手术治疗89例,其中6例全麻常温下行病变冠状动脉结扎或切断缝合,83例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闭合瘘口。结果 死亡1例,为早年常温手术结扎病变的冠状动脉后室颤死亡。23例术后残余瘘,其中1例再次手术。72例随访3个月至23年,无远期死亡。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均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结4例先天性左心室憩室(LVD)的外科治疗体会。对2例肌性LVD,仅纠治其合并畸形,憩室未予切除;在2例纤维性主动脉瓣下憩室中,1例经假性动脉瘤修补憩室,1例行主动脉瓣替换同时关闭憩室开口。结果除1例经假性动脉瘤修补憩室者,因左冠状动脉损伤术中死亡外,其余3例效果良好。结论认为,肌性LVD小而收缩功能好,可仅纠治合并畸形,憩室不予处理;经主动脉径路修补主动脉瓣下LVD为一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Q  Li D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9-66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疗效。 方法 1991年 8月~ 1999年 3月 ,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 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 ,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术。术前进行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导管、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术后随访 7例 ,随访时间平均 (4 6 8± 10 7)个月。 结果  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7例随访无晚期死亡 ,1例患者因肺动脉内隧道缝线撕脱 ,导致主动脉 主肺动脉瘘 ,二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 ,LVED平均 (4 6 4± 3 7)mm ,较术前平均 (5 4 4± 2 8)mm明显减少 (P <0 0 1) ,EF值 (6 9 4± 2 3) %较术前 (5 9 6± 2 8) %明显提高(P <0 0 5 )。 结论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重建 2支冠状动脉系统并处理好合并病变。肺动脉内隧道矫治方法 ,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u Q  Li D  Hu S  Pan S  L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51-353,I001
目的 介绍冠状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10月-2000年5月,对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瘤手术,3例为川崎病,3例为冠状动脉瘘;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同时切除冠状动脉瘤,修补冠状动脉瘘口,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 6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异常。结论 冠状动脉瘤是一较为罕见的心脏病,预后差,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切除冠状动脉瘤,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处理好合并病变。  相似文献   

9.
198 9年至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 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人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例病人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7~ 36岁。 3例活动后心悸、气短 ,2例伴心绞痛。查体 :心前区均可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 2例。心脏超声均可见扩张的冠状动脉。 5例均行升主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走行及瘘口部位 ,右冠动脉—右房瘘 2例 ,右冠动脉—右室瘘、右冠动脉—左室瘘、左冠动脉—主肺动脉瘘各 1例。手术方法及结果  1例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 ,褥式加垫片缝闭瘘口 ;4例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瘘口修补术。胸骨正中切…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畸形对复杂先心病右室流出道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FD  Fan QX  Zou CW  Li H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55-65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畸形对复杂先心病右室流出道(RVOT)重建的影响。方法自1989年4月至2004年5月治疗18例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法洛四联症(14例)和右室双出口(4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缺如7例,左冠状动脉开口缺如4例,左前降支起自右冠状动脉6例,左右冠状动脉交通支形成蔓状血管丛1例。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行姑息手术,17例行根治术,RVOT重建的方法:游离畸形冠状动脉从其下方做切口,RVOT心包补片扩大术4例;3例在异常交通支下方平行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VSD),交通支上方纵切口加宽RVOT和肺动脉瓣环;4例行右心房切口修补VSD,RVOT小切口和肺动脉切口心包补片扩大术;3例肺动脉主干与RVOT直接吻合;3例同种带瓣主动脉重建RVOT。结果术后早期死于顽固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和呼吸道并发症,姑息手术1例,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8.0%升至82.0%。16例随访10个月~8年,1例术后1年不明原因猝死;超声心动图示轻度残余漏3例,残余梗阻3例。结论复杂先天性心病并冠状动脉畸形RVOT重建时,应根据冠状动脉畸形特点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