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腹针疗法认为腹壁组织中立体分布着不同的经络系统,根据这些经络的分布规律治疗疾病,多能取得良好疗效。腹针疗法已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  相似文献   

2.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常用来治疗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腹针穴位主要分布在任脉、脾经、胃经、肾经上,而黄褐斑的发病也与这几条经络及与之相联络的脏腑密切相关,针刺这些经络上的穴位有治疗该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及相应脏腑病的作用。通过腹针通调气血、疏理经气、调理脾胃肾肺功能以及补肾填精、益气补血、固本培元、阴阳并补的功能,可用于各种证型黄褐斑的治疗。腹针疗法兼有通腑之妙,亦有助于祛斑。将腹针运用于治疗黄褐斑,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腹针治疗较长病程中风后遗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体针疗法,对病程较短、症情较轻的病人确有一定疗效,但对病程较长者则效果欠佳.腹针是一种以"神阙布气说"为核心形成的微针系统,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殊针法,在治疗作用方面它弥补了传统疗法的不足.近年来,笔者以腹针为主治疗较长病程中风后遗症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体针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失衡,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疗法,是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具有调节神经,使紊乱的血管机能恢复正常,从而调节脏腑输布气血的功能.其适应证多为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临床上多将其运用于治疗如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等相关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运用腹针疗法治疗急性痛证,疗效显著,现举4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腹针疗法临床及临床带教工作,深切体会到腹针疗法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性:腹针疗法在临床上运用的疗效与临床带教模式有重要关系,对于初学者更为明显,体现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虽说带教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不同带教模式,对腹针疗法临床效果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谈谈临床带教模式与腹针疗效的相关性。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的疗法,该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从而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而后机变”的针灸大法。在临证时要求“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要否,而后操术勿躁,以情再做加减”。强调把腹针构架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发展,突出“辨证论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因此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特色,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因其无痛、高效、方便、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近10年来腹针疗法治疗痛证方面的临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根据神阙经络系统理论衍生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针刺腹部穴位以调节五脏六腑之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薄氏腹针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鲜明特点,同时以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注重"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1]。近年来,腹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新疗法。薄氏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不乏临床研究,然而没有系统地对其综述。试图围绕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这一课题,在对腹针疗法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基础和运用进展层面探讨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从而更加有效地验证其临床价值,达到临床推广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理论依据充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腧穴和一些特定穴位来调节相关脏腑和经络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它是由传统中医和针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微针系统,借助腹部的五脏募穴和任脉、肾经、胃经的腧穴,采用独特的针剌方式——针体细、进针浅、无针感(患者)来调节五脏六腑。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腹针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在妇科临床中选择虚寒性疾病进行广泛运用,疗效明显。其中,腹针引气归元加开四关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作为治疗虚寒性妇科疾病的协定处方,在临床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腹针临床应用举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针是继耳针、头针、手针等微针系列中又一新的微针疗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布穴,调节脏腑失衡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处方以“天地针”(中脘、关元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四穴)为主穴,配以腹部的相关穴位。其法治疗范围广、见效快、痛苦小,病人易于接受。笔者应用腹针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十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腹针配合舌针治疗脑外伤运动性失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舌针治疗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腹针配合舌针,对照组21例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P<0.01。提示:腹针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配合舌针治疗脑外伤运动性失语,不仅疏通经气,调整气血,而且有利于濡养舌体,改善脑和舌的言语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肥胖成为日益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病。针灸减肥有着其独特疗效,尤其是腹针疗法,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以脏腑、经络为基础,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薄氏腹针经临床验证收效较好,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丹红教授认为帕金森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治疗多主张补虚泻实,调节脏腑,充养脑髓,以荣脑神.应用头针结合腹针的疗法定颤抖僵直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薄氏腹针规范化处方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氏腹针是一种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的微针系统,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薄氏腹针腹部穴位处方有着规范化原则,体现在穴位的分层次运用、特定穴位的组合、标准化一病一方、穴位加减及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  相似文献   

15.
腹针疗法及其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的范畴。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传统经络理论,提出“神阙布气假说”,并吸纳全息理论,提出先天经络和神龟图学说。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特点。提出不同的定位方法和针刺深度会影响不同的系统。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扩大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现有腹针疗法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以期得到腹针疗法治疗疾病的病谱规律及优势病种,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课题组建立的腹针疗法数据库平台,针对纳入研究的腹针疗法文献信息,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与提取。结果:纳入研究文献788篇,涉及临床6个科属,具体包含病种96个,以内科病种频次最多,为45个,占46.87%,外科病种频次为18个,占18.75%。涉及病种中又以颈椎病、腰腿痛和中风后遗症出现频次较多,分别为84次、77次和67次。治疗组除腹针疗法外,采用配合疗法的研究共519项,占65.86%,涉及疗法频次552次。其中以针刺疗法应用最多,涉及频次135次,占24.46%;中药内服应用频次81次,占14.67%;艾灸应用频次80次,占14.49%。腹针疗法在各科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其中以外科疾病总有效率最高,为95.10%。结论:腹针疗法治疗疾病的病谱范围广泛,尤以颈椎病应用最多,且疗效较佳。腹针疗法有其独特疗法特点与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适当采用相应配合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腹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腹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组)31例针刺腹部腧穴。对照组(西药组)31例服用卡马西平。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65%,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愈显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67.74%。两组间相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三又神经痛,可以取得很好的远期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腹针疗法是薄智云老先生将传统医学和30多年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经络剖析产生的新疗法[1]。腹针疗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神阙经络调控系统为核心来治疗脏腑相关疾病[2]。神阙经络系统系先天经络系统,形成于胚胎期,是十四经经络系统的母系统,以神阙为核心的全息龟图对应人体相应的部位,通过针刺人体对应全息点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笔者随山西省针灸医院牛庆强主任医师学习应用腹针配合艾灸治  相似文献   

19.
总结李静教授运用腹针为主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经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闭”范畴,李静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为脾虚湿蕴、痰瘀互结,临床诊疗时强调准确辨脏腑、辨经络,重视病证结合,提倡多种针灸疗法综合运用,腹针疗法对于耳疾疗效颇佳,故主要采用腹针疗法结合体针、艾灸等,以益气健脾化痰、聪耳通络开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20.
腹针是一种以神阙系统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的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新疗法。穴位埋植作为一种新型的针刺方法,具有延长穴位刺激时间、疗效持久的特点。将腹针与穴位埋植相结合,即腹针埋线治疗疾病,具有速效、持久、稳定等特点。本研究结合部分特色病例,综合分析总结腹针埋线疗法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