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GABAA-R拮抗剂荷苞牡丹碱(Bicuculline,Bic)及苯二氮(BDZ)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Flu)对解虑安神汤(JLAST)乙酸乙酯提取部位(J-A)和正丁醇提取部位(J-B)抗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研究JLAST抗焦虑作用与GABA-BDZ-Cl-复合体的关系。方法:小鼠连续给予J-A、J-B 7 d,于末次给药后1 h,脑室内分别注射Bic或Flu,观察J-A、J-B对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①地西泮组、J-A组、J-B组均可增加小鼠进入开臂次数、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及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地西泮+Bic组、J-A+Bic组、J-B+Bic组对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在开臂停留时间及OE%、OT%无明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地西泮+Flu组、J-A+Flu组对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在开臂停留时间及OE%、OT%无明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J-B+Flu组可增加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在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缩短在闭臂停留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JLAST抗焦虑的机制与GABAA-R有关,其中J-A可能通过GABA-BDZ-Cl-复合体途径发挥作用,J-B则可能通过GABAA-R相关的其他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解虑安神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J-A)对焦虑症动物模型行为学及脑内γ-氨基丁酸受体A亚型(GABAA-R)正性变构剂3α,5α-四氢孕酮(allopregnanolone,ALLO)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成隔离组和群养组。群养组每笼10只群养,作为正常对照组;隔离组小鼠单笼单只隔离饲养,复制社会隔离焦虑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5%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模型组(0.5%吐温-80)、地西泮组(0.002 g·kg-1)、解虑安神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组(J-A,0.21 g·kg-1)。从造模第3周开始ig给药,造模4周,于末次给药后1 h用高架十字迷宫(EPM)进行行为学测定,记录小鼠在EPM开臂、闭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闭臂次数,计算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测定脑内ALL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J-A组可缩短小鼠在闭臂停留时间(186.14±50.86)s,(245.47±35.00)s、增加进入开臂次数的百分比(19.38±15.57)%,(7.34±9.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具有延长小鼠在开臂停留时间,增加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减少进入闭臂次数的趋势。脑内ALLO水平测定表明,与模型组相比,J-A组可增加小鼠脑内ALLO的水平,A依次为(0.90±0.13),(0.77±0.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虑安神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能通过增加脑内ALLO的水平从而增强GABAA-R的功能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合欢花总黄酮的抗焦虑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正常组、合欢花黄酮组(2.5、5.0、10.0 g·kg-1)、阳性药物地西泮组各14只。连续给药7天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焦虑动物模型和明暗箱(LDB)焦虑动物模型,观察合欢花总黄酮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合欢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和在开臂时间百分比(O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明暗箱实验中合欢花总黄酮低剂量组进入明箱次数和明箱活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欢花总黄酮在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和明暗箱模型均显示出抗焦虑作用,其抗焦虑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百合的抗焦虑作用,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抗焦虑药效学穿箱次数、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为优选指标.结果: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穿箱次数明显增多,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明显增加;百合水提物正交8组与模型组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合水提物抗焦虑最佳工艺为:加入6倍量蒸馏水,提取4次,每次45 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有关组分与抗焦虑作用的关系及其物质基础。方法:酸枣仁汤A~F6个组分按正交表配成8个组分配方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Ⅷ,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模型(EPM),考察各配方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就各组分对抗焦虑主要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组小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枣仁汤Ⅲ、酸枣仁汤Ⅴ组O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开放臂和封闭臂总的进入次数(OE+C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组分C仅对OE%有显著影响(负影响,P0.05),组分E仅对OT%有显著影响(正影响,P0.05),其他各组分对OE%、OT%均未有显著影响。结论:酸枣仁汤组分配方中,除了含原方全部组分的配方酸枣仁汤Ⅰ外,含B和E的配方酸枣仁汤Ⅵ与抗焦虑关系最为密切,两方均具有抗焦虑作用。各组分与抗焦虑效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着相互协同、相互拮抗的关系,组分B、E在抗焦虑效应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酸枣仁汤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其抗焦虑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对焦虑小鼠行为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1 mg.kg-1)、黄连阿胶汤低、高剂量组(2.5,5 g.kg-1),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10 d。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记录动物进入开臂次数(OE)、进入封闭臂次数(CE)、进入开放臂时间(0T)和进入封闭臂时间(CT)等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γ-氨基丁酸(GABA)。结果:黄连阿胶汤低、高剂量均能使小鼠OE+CE,OE%,OT%明显升高(P<0.01),其中高剂量组对OE%及OT%影响与DZP无显著性差异;黄连阿胶汤低、高剂量均能使小鼠血清GABA水平升高(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DZP效果相当。结论:黄连阿胶汤有明显的抗小鼠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抑制性氨基酸GAB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宫汤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行为学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对照组(0.001 5 g.kg-1)、清宫汤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清宫汤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脑神经递质含量。结果:清宫汤明显提高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装置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比(OE%)和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高剂量组OE%有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OT%有显著差异(P<0.05)。脑神经递质测试,清宫汤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其中中剂量组5-HT浓度降低显著(P<0.05),高剂量组NE浓度降低显著(P<0.01);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各组5-HT,NE浓度无显著差异;多巴胺(DA)浓度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宫汤具有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小鼠脑组织中5-HT,NE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芳樟精油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炎症因子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的调控机制,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利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HO-1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含量变化,并通过Tunel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旷场中心区运动距离、旷场中心的停留时间和中心区域的进入次数显著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小鼠进入开臂的时间百分比(OT%)和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比(OE%)显著减少,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延长;而相较模型组,给予芳樟精油治疗后,小鼠在旷场实验中心区域运动距离显著增加,在旷场中心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旷场中心区域的进入次数显著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进入开臂的OT%和OE%显著增加,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减少;此外,模型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地黄的抗焦虑作用,明确其抗焦虑作用部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焦虑模型、阴虚焦虑复合模型,观察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maze, EPM)中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open arm retention time, OT%)、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ercentage of open arm entry, OE%)以及明暗箱实验中的穿梭次数以评价生地黄的抗焦虑药效;检测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谷氨酸(glutamate, GLU)、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的含量,测定阴虚焦虑小鼠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甲状腺素(thyroxine, 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的含量以探讨生地黄抗焦虑的作用机制。结果:焦虑小鼠模型实验中,与焦虑模型组比较,生地黄及其多糖能显著增加焦虑小鼠的OT...  相似文献   

10.
乌灵菌胶囊抗焦虑作用的行为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ICR小鼠通过三种行为学实验观察乌灵菌的抗焦虑作用。方法:给药组分别口服乌灵菌粉低、中、高三个剂量0.25、0.50和1.00(g/kg),阳性药对照组为丁螺环酮(2mg/kg)和地西泮(1.5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7天后开始行为学实验,包括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爬梯实验和抗戊四唑致(PTZ)惊厥实验。结果:高架十字迷宫观察5min内小鼠进入开臂的次数(OE),发现乌灵胶囊中剂量组与丁螺环酮组均明显增加(P0.05,P0.01),在开臂停留时间(OT)分别占进入两臂总次数和在两臂停留总时间的百分比(OE%和OT%),三剂量组与丁螺环酮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记录3min小鼠站立次数和爬梯次数,与对照组比,丁螺环酮组的站立次数和爬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而乌灵胶囊低、高组的站立次数亦明显减少(P0.05,P0.01),爬梯次数未见统计学意义。在抗PTZ试验中,中剂量乌灵胶囊明显延长了惊厥发作潜伏期和显著降低了惊厥评分(P0.01)。结论:三种行为学试验均表明,乌灵胶囊有明确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1.
You W  Shi YJ  Han YJ  Jia BH  Tu Y 《针刺研究》2010,35(4):261-266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进而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束缚组、电针组、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组、电针加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21d造模。选取"百会"透"印堂"穴电针治疗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阻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负反馈通路。放射免疫法检测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海马、下丘脑、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束缚组大鼠肾上腺皮质酮的分泌明显增多(P0.05),而电针组与束缚组比较皮质酮的过度分泌明显降低(P0.05)。束缚组大鼠GRmRNA在海马、下丘脑及垂体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电针组与束缚组比较海马、下丘脑、垂体GR的生成增多(P0.05)。以上两指标,模型组和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组的变化与束缚组一致;与模型组比较,百优解组仅可明显升高海马GRmRNA的表达(P0.05);与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组比较,电针加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组可降低肾上腺皮质酮的含量(P0.05),升高海马GRmRNA的表达(P0.05),但其降低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和升高下丘脑、垂体GRmRNA表达的作用均不及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对糖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并可通过增强GRmRNA的表达,改善HPA轴负反馈中枢的功能障碍。当HPA轴负反馈通路被阻断后,电针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
脑内GABA参与针刺镇痛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曾观察到微电泳导入γ 氨基丁酸 (GABA)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 ,导入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Bic)明显阻断导入GABA和电针穴位抑制脊髓背角的伤害性反应 ,说明GABA参与针刺镇痛中的脊髓节段性抑制 ,后又证明GABA参与针刺镇痛中的突触前、突触后抑制。但也有不少报道说明脑内GABA含量增加拮抗针刺镇痛效应。本文进一步在大鼠比较观察了脑室注射 (icv)和蛛网膜下腔注射 (ith)Bic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以辐射热照射尾部引起甩尾反射潜伏期作为痛阈的指标 ,以脑室注射 5μL、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13.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制法与配比抗氧化活性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归芎药对不同制法、不同配比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当归-川芎10个配比,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不同配比不同制法的30个样品,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水提液的协同作用范围窄,几乎成点状分布,拮抗作用范围呈6条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分布;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呈小条状分布,拮抗作用呈点状分布.在先水提后醇提液协同作用呈条状分布(3条),拈抗作用旱点状分布.总之先水提后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区域大于醇提液,水提液次之;3种提取方法大部分区域均未表现出明显协同与拮抗作用.结论: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鹅不食草不同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制备鹅不食草不同提取物,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鹅不食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鹅不食草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有一定的抑制,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结论:鹅不食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抗鼻咽癌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鸡血藤水提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鼠源S180肉瘤细胞接种小鼠后,给予鸡血藤水提液0.3 mL/20 g(折合25 g生药/k.g)灌胃,观察鸡血藤水提物在体内的抑瘤作用。结果鸡血藤水提物抑瘤率达到30.08%。结论鸡血藤水提物可抑制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大蓟、元参、红花和绞股蓝抽提物的血管活性作用。同时研究了绞股蓝的正丁醇、氯仿及水提取物对离体血管的影响。方法:实验是在有内皮和无内皮的离体大鼠主动脉上完成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置于浴槽内,各种中药提取物所引起的血管张力改变被测定。结果:除红花外,其他4种中药引起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内皮存在时舒张反应更明显。绞股蓝的正丁醇提取物引起内皮依赖性扩张反应。而氯仿及水提取物无血管活性作用。结论:川芎、大蓟、元参、绞股蓝可引起内皮源舒张因子增加。红花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血压积,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后采用权重系数法将所有指标整合为总活血效应值,来评价当归川芎配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PT、AP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川芎单味药及当归川芎药对1:1和1.5:1的水提物、醇提物和先水提后醇提物给药均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对PT和APTT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对FIB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醇提物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为最好,且川芎单味药的总活血效应优于当归。配比相同的情况下,醇提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优于水提和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结论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为揭示当归川芎药对相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乌梢蛇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梢蛇提取液各部位的抗炎及镇痛作用,为乌梢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冰醋酸刺激致痛法研究乌梢蛇提取液各部位对小鼠痛阈的影响,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模型和腹腔染料渗出法测定乌梢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乌梢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250mg/kg、375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痛阈时间,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乌梢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有一定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英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白英乙醇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白英乙醇提取物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小鼠S180肉瘤及H22肝癌为模型,观察白英乙醇提取物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白英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均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作用48 h的IC50值分别为(287.40±5.84),(176.14±5.18) μg·mL-1;白英乙醇提取物在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肿瘤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达到(41.15±4.54)%和(45.00±7.37)%。结论:白英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气丸水提液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传代扩增,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鉴定其表面标志。将BMSCs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肾气丸水提液干预组,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呈集落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鉴定,CD44、CD29阳性,CD34阴性。MT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肾气丸水提液干预24h后,4、2、1、0.5mg/ml浓度肾气丸干预组吸光度值均增高(P〈0.05),其中2mg/mL肾气丸干预组增高明显;0.25mg/mL浓度肾气丸水提液干预组吸光度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符合BMSCs的生物特性,可以用于BMSCs相关研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肾气丸水提液可以提高BMSCs的体外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