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白地蛇洗剂及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采用白地蛇洗剂、痤疮灵、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霜剂、四环素、葡萄糖酸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外用是一种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慧金  刘靖 《新中医》2009,(9):82-82
目的:观察痤疮消炎片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痤疮患者予自拟痤疮消炎片口服。结果:痊愈72例,好转36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痤疮消炎片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痤疮饮与三蕊胶囊联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比 55例联合用药患者与 35例单用痤疮饮患者疗效。结果  55例联合用药患者痊愈率为 61 .82 % ,单纯服用痤疮饮组痊愈率为 31 .43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有显著疗效 ,并可有效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毒痤疮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6和IL-8的影响.方法:将139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解毒痤疮丸口服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92%,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6和IL-8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IL-8均恢复正常.结论:解毒痤疮丸能有效降低痤疮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萍  蔡亮  马元平 《四川中医》2010,(6):99-100
目的:观察痤疮煎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痤疮煎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痤疮煎治疗寻常型痤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痤疮饮对寻常痤疮患者皮脂分泌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观察中药“痤疮饮”(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生地、黄柏等组成 )对寻常痤疮患者的疗效及探讨其对皮脂分泌率 (SER)的影响。对 6 0例寻常痤疮患者服用痤疮饮 4周 ,采用Samuelson九度分级法评定其治疗前后的病情情况 ,用改良的周氏直接称重法检测患者的SER。结果显示 ,痤疮患者治疗前的病情级别为 6 .2 3± 1.79,治疗后的病情级别为 3.89± 2 .2 7(P <0 .0 1)。皮脂分泌率治疗前为 1.5 4± 0 .2 6 μg/cm2 ·min,治疗后为 0 .98± 0 .0 8μg/cm2 ·min(P <0 .0 1)。说明痤疮饮临床上不仅治疗痤疮有效 ,而且能明显地降低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痤疮膏配合超声波导入结合中药倒膜方外用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自制痤疮膏配合超声波导入结合中药倒膜方外用治疗;对照组48例予肤炎宁外搽、中药倒膜方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和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痤疮膏配合超声波导入结合中药倒膜方外用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痤疮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的颜面、胸背等处 ,影响面容美观。 2 0 0 1 0 1~ 2 0 0 2 0 6,我们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及皮损特点 ,采用本院自制痤疮净胶囊治疗痤疮 60例 ,并与罗红霉素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 48例 ,女 42例 ;年龄 1 6~ 60岁 ,平均( 1 8± 5 .2 4 )岁 ;痤疮分级 :Ⅰ级 2 2例 ,Ⅱ级 2 8例 ,Ⅲ级 32例 ,Ⅳ级 8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30例。 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布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诊…  相似文献   

9.
王慧 《中医药学报》2010,38(2):119-120
目的:观察痤疮颗粒对痤疮患者体液免疫中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痤疮患者用药前后体液免疫中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以15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痤疮颗粒治疗痤疮患者后,其体液免疫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且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痤疮颗粒治疗痤疮的机制有降低机体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的水平,从而改善体液免疫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皮脂溢出。应用自拟“痤疮液”治疗痤疮患者132例,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在1997年7月~1998年6月间,应用痤疮液共治疗痤疮患者144例,经跟踪观察有完整病历者13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6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74例。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年。痤疮未再分型,均用痤疮液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 金银花30g,观音苋30g,厚朴12g,黄芪30g,大黄30g,桉叶油10ml,冰片(研粉)6g。 2.2 制作方法 将上方金银花、观音苋(Gynura bicol-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中,痤疮又称肺风粉刺、酒刺等,粉刺也是中医中痤疮的常见说法,痤疮的发病率占有一定的比例,大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1%~23%,痤疮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春期的男女,而痤疮的发病部位大多数集中在面部、胸口、后背等,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脂腺比较活跃和丰富,痤疮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病发部位疹痒并伴有疼痛,痤疮发病持续的时间是一个长久而缓慢的过程,久者可持续数年,所以对患者的面容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内科治疗痤疮做详细的临床研究,并从统计学上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96年~1997年间,用自拟痤疮合剂内服为主,治疗痤疮171例,与同期西药治疗85例相比,取效更佳,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就诊前4周内未使用相关治疗药物,并按随机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划分为痤疮合剂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痤疮饮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痤疮饮内服,对照组用美满霉素、螺内酯口服,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以后治疗组有效率86—0%,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痤疮饮治疗寻常性痤疮具有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痤疮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我国最近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4.5%的青少年患有痤疮[1].因其好发于面部,若不治疗易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自2004年1月-2005年3月,笔者随史书芳主任出诊,观察其采用自拟方痤疮饮治疗痤疮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药物、情绪、月经、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本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痤疮患者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不局限于青春期,中年痤疮患者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人际交往、就业及婚姻.过去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对痤疮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喷雾加药物倒膜及口服药物综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相关性疾病,患者素体阳热偏盛是发病的根本,外感六淫、饮食不调、情志抑郁是发病的外在条件,治疗重在清热活血、调畅气机、通利二便、分脏论治。从痤疮病因病机、诊治要领等探析升降散加味治疗痤疮机理,升降散功擅升清降浊、散风清热、活血解毒,为治痤疮之良方,"开窗散热"之要方。  相似文献   

17.
总结27年从事中医皮肤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经验,认为治疗痤疮首先要寻找发病的根本原因,一般是饮食、睡眠、便秘、情绪、内分泌紊乱这些原因引起的。二是根据发病的原因、症状、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三是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体会:注意饮食起居是防治痤疮的关键;盲目进补易诱发痤疮;敏感性体质合并痤疮者尤其难治,这一类患者在辨证治疗痤疮时还要加用抗过敏的药物,整体调理是治疗痤疮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沿袭历代医家的辩证论治,遣方用药,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笔者从痤疮发病部位出发,依据中医整体观、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采用以分部论治为主要治则,并注重引经药物应用治疗本病,希望为痤疮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分析认为其受雄性激素分泌、面部细菌、寄生虫、毛囊皮脂腺导管角质化、P物质、遗传因素、个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总结了目前治疗痤疮的主要药物,指出了痤疮治疗中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痤疮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痤疮是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化妆品的频繁使用等因素,女性痤疮发病率日益增高.为了寻求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12月进行了痤疮净颗粒剂治疗女性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