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它表现为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中医药对治疗该病有很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辨治方法与方药,以加深我们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门诊病例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在36例经间期出血患者中,治愈2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间期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0例经间期出血患者(观察组)与35例月经正常者(正常组)进行对照,监测2组月经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内分泌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月经7~10d子宫内膜显著增厚,而21~25d显著变薄。在月经1~3d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0)水平显著升高;7~10dLH显著升高,E2显著下降;21~25dE2、P0均显著下降。凝血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排卵前期低水平的雌激素不足以支持此期相对增厚的子宫内膜而出现少量的突破性出血,与凝血机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
加味逍遥汤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运用清肝解郁、滋阴凉血、固冲止血法,自拟加味逍遥汤(由丹皮、柴胡、白术、当归、白芍、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茜草、甘草等组成),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该方对经间期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姻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在临床经常可见。笔者近年来用《傅青主女科》加味四物汤加味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多能收到立杆见影之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间期出血是中医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证,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多从肾虚、血瘀、肝郁、湿热等方面论治,采用补肾、化瘀、疏肝、清利湿热等治法,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26例经间期出血的患者采用妇科千金片,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且对经间期出血合并胃肠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香连丸、氟哌酸等非妇科药物治疗,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整体观的精神。本文作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上述疾病,效果明显,现将近年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氤氲止血方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的19例患者服用氤氲止血方,每日1剂,月经干净后开始连服6 d,3个月为1疗程。结果用药1个疗程,治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结论运用氤氲止血方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多发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总结张良英教授治疗此病的经验,对子宫肌瘤形成的原因,认为气滞血瘀是主要病机,治疗以化瘀消癥祛邪为首要,配合理气健脾补正为辅,攻补兼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发荣教授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颇丰。他认为先天不足、素体阴虚,邪热耗伤气阴是甲亢的基本病机,临床常有脉数、消谷善饥、口渴引饮、消化不良等表现。治疗重视益气养阴,针对甲状腺肿大、眼突主张从痰瘀和肝论治,用药颇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良英教授对妇科血症的处理,重视四个基本环节,重视问诊及病历描述对诊断治疗的重要性,重视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视辅助检查,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本文系统介绍张教授诊治妇科血症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  相似文献   

14.
介绍张良英教授分期论治滑胎经验。张良英教授分两期治疗本病:未孕前以预防为主,采用补肾益气,养血调经,调补冲任,给予自拟助孕Ⅰ号方、助孕Ⅱ号方或扶正固本方。孕后以固冲安胎,对症治疗。胎元未殒,安胎止血为主,用自拟保胎饮;胎元已殒者,以下胎益母为主,采用刮宫术去胎、引产术去胎,中药以生化汤为主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良英教授辨治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罕见难治疾病,云南省妇科名中医张良英教授根据月经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特点并结合西医的病因病理分期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老师认为原发性痛经本为肝肾亏损,标为寒凝血瘀,治疗上主张以温补肾阳、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兼以饮食和情志调节为主要治则,肾阳虚者常用毓麟珠加少腹逐瘀汤;肝气郁结者易使经行不畅,不通则痛,主张疏肝解郁、行气通经止痛,常用逍遥散加减;寒凝血瘀之痛经主张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并独创温经汤。并列举3例病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兰教授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湿热、痰瘀、冲任失调三方面针对不同患者临证加减化裁,在痤疮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张萍青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用药规律,并为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张萍青教授门诊的113例子宫腺肌病病例,共640份医案,将患者临床信息录入临床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频数、药性药味、归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频数≥100的36味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640份医案共用中药196种,累计用药频数11 630次,其中频数最多者为丹参,其后依次为忍冬藤、赤芍、仙茅、苁蓉、仙灵脾、蒲公英、阳春砂、鳖甲、熟地。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温”,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为“甘”。聚类分析将药物聚为5类,提炼出5对药对或药组:丹参与赤芍;地鳖虫与水蛭;皂角刺与鳖甲;仙茅与仙灵脾、苁蓉;忍冬藤与蒲公英、蛇舌草。[结论]张萍青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瘀毒为标,本虚标实,治疗上以扶正为本,温补先天为主,清化热毒、祛瘀止痛,且用药集中,善用药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应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提高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记录和整理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医案,结合相关古籍资料及现代文献研究,研究半夏类方所主不寐的病机、半夏体质的主要特征以及半夏类方的应用,最终分析总结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辨证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并通过验案佐证。[结果]张永华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与中焦不畅、阳不入阴有关,而半夏具有化痰降逆、通利中焦等功效。通过配伍,半夏秫米汤、半夏枯草煎、半夏厚朴汤、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等半夏类方可通过化痰降逆、通利中焦、调和阴阳,发挥治疗不寐的效果。所举医案,患者为胆胃不和、痰热中阻之不寐,治以理气化痰、清热安神之法,依次以半夏类方黄连温胆汤及黄连温胆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效果明确。[结论]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药辨治属半夏体质的不寐疗效显著,经验值得临床传承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20.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疼痛类疾病,针灸对于疼痛类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张明波教授师从眼针创始人彭静山,临证时擅长眼针结合体针。笔者有幸跟随张明波教授出诊,现将张教授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