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增能理论对社区脑卒中失能老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社区护士管理脑卒中失能老人的家庭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双向转诊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80例脑卒中失能老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护士进入家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变老人对康复效果的认知,并与其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及目标,然后对老人进行相应的健康赋权,定期帮助指导及督导老人进行康复。比较两组脑卒中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程度、社会活动情况。结果:干预组脑卒中失能老人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程度及社会活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进行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护理工作,可提高脑卒中失能老人的家庭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对居家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84例社区居家护理的失能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居家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情况,进行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2组同时进行家庭访视3个月。分别在入组时,访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评估。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失能老人生活自理方法 ,有利于提高老人的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健康干预方式对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5月,选择某市2个相距较远社区的116名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名。试验组采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健康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实施“小丑医生”家庭访视进行微观系统层面的干预;通过家庭支持及邻里互助进行中观系统层面的干预;组建空巢老人健康俱乐部、开展健康讲座和测评、医保政策宣讲等进行宏观系统层面的干预。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空巢老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干预策略能够提高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助力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达到预防和推迟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目的.方法:严格选定城市社区60~70岁之间的健康老人200名,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100名.两组老人均先全面进行健康评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随访组通过一对一结构式访谈进行健康观念的系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老人在护理干预后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SF-36均分、健康教育效果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士独立完成对60~70岁之间的城市社区老人的健康管理,有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4个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家庭照料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地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和护理干预的185名家庭照料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185名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的SCL-90测评显示,10个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5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此5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运用心理危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设立家庭病床对社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方式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大同市御东新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能老人244名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309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家庭病床护理服务干预,采用生存质量评价表( GQOLI-74)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人群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1年后,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60.21±10.89)分,高于干预前的(46.49±1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P<0.01);干预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64.41±10.29)分,高于干预前的(51.79±9.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4,P<0.01)。结论设立家庭病床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空巢老人家庭伤害的防护能力,降低家庭伤害发生率,设计跟进式干预的伤害连续性管理方案,探索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选择我市2个居委会空巢老人各36名,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跟进式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干预方案,使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在干预6个月时和停止干预电话随访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的家庭伤害防护能力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空巢老人的家庭伤害防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跟进式干预方式进行家庭伤害的连续性管理,有效提高了空巢老人的家庭伤害防护能力,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但空巢老人的家庭环境改造方面,还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疗中家庭干预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家庭干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家庭干预由父母主导者其病情控制好,其效果优于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亲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社区治疗中作用很大,但由不同人员主导其干预效果差异大,要努力提高主导者的关怀能力与决心,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与家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老人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岳县6个社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观察组社区与3个对照组社区,将两组社区内高血压老人进行编号,以随机抽样法各抽取81例高血压老人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由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提供常规血压管理干预,观察组则开展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在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自我效能(GSES)、用药依从性(MMAS-8)、自我护理能力(ESCA)、幸福感(MUNSH)、焦虑(GAD-7)、抑郁情绪(PHQ-9)及晨峰血压上的差异;分析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HPSMBRS)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GSES、MMAS-8、ESCA、MUNSH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AD-7、PHQ-9评分及晨峰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人的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HPSMBR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老人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高血压老人焦虑、抑郁情绪及晨峰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提升护理质量与改善老人满意度,有利于高血压老人健康管理及提升高血压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