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介素—1家族与Graves眼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介素-1(IL-1)是Graves眼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治疗Graves眼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外有关IL-1a、IL-1β和IL-1ra在实验及临床前研究中的进展,它们在Graves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IL-1ra在Graves眼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介素1a(IL-1a)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下述方法分别处理培养的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不同浓度的IL-1a刺激成纤维细胞48h;30U/ml的IL—1a刺激成纤维细胞24~72h;不同浓度的IL—1ra或/和30U/ml的IL—1a处理成纤维细胞48h;75ngml的IL—1ra和30U/ml的IL-1a处理成纤维细胞24~72h。用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刺激或抑制率。结果IL-1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而IL—1r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IL—1a诱导的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刺激和抑制作用在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IL—1ra是IL—1a诱导的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强有力的抑制剂,可望用于GO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白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是否对白介素 1α(IL 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糖胺多糖 (gly cosaminoglycans,GAG)有抑制作用 ,探讨IL 1ra在Graves’眼病(GO)治疗及预防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以下述方法分别处理培养的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 :IL 1α 30U/ml或 /和不同浓度的IL 1ra孵育 4 8h ;用IL 1α 30U/ml处理后 ,再加入IL 1ra 75ng/ml共孵育不同时间 (2 4h、4 8h、72h)。用 [3 H]葡萄糖胺掺入法测定 [3 H]GAG的产量。结果IL 1α 30U/ml明显刺激GO患者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合成GAG ,增加率达 4 6 .6 %~ 12 7.9% (平均 10 3.5 % ,P <0 .0 0 1)。与IL 1α 30U/ml克分子浓度比为 2 5∶1、4 0∶1和 10 0∶1的IL 1ra ,分别抑制IL 1α诱导的GO患者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合成GAG达 (30 .93± 11.4 6 ) %、(5 9.34± 9.3) %和 (83.15± 8.5 6 ) % (P <0 .0 0 5 )。在 2 4h、4 8h、72h时 ,IL 1ra分别抑制IL 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GAG(2 4 .18± 6 .3) %、(6 0 .4 8± 12 .83) %和 (73.0 4± 7.14 ) % (前两组相比 ,P <0 .0 0 1;后两组相比 ,P =0 .15 9)。结论 :IL 1ra能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IL 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GAG ,IL 1ra可望用于GO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滴眼液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后行角膜移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 ,实验组分别用IL 1ra 1、3、5mg/mL点眼。同时设IL 1ra 1mg/mL结膜下注射组。观察植片的存活情况并检测植片中CD1阳性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L 1ra 3、5mg/mL组和结膜下注射组均可明显延长植片的存活时间 (P <0 0 5 )并减少植片中CD1阳性细胞的浸润。结论 IL 1ra滴眼液可以用于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ang L  Luo Q  Zhou X  Xia R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3):165-167
目的 研究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及与患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35例Graves眼病患者急性期行米歇尔方案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及 15例Graves眼病慢性缓解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 2receptor,sIL 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olubleinterleukin 6receptor ,sIL 6R)及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osisfacters,TNF)的浓度 ,并将急性期米歇尔方案治疗前与治疗后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期患者治疗前组外周血中的IL 2、sIL 2R、IL 6、sIL 6R及TNF平均浓度分别为 (13 86± 2 0 6 )U/ml、(6 4 2 86± 12 3 90 )U/ml、(10 5 11± 15 77)U/ml、(2 4 38 0 6± 2 18 88)pg/ml及 (49 91± 9 0 8)U/ml,除IL 2外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组外周血中的sIL 2R、sIL 6R及TNF平均水平分别下降至 (437 75± 90 5 4 )U/ml、(2 14 2 31± 30 1 0 8)pg/ml及 (37 6 3± 6 12 )U/ml,接近慢性缓解期患者 ,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的IL 6平均浓度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外周血中sIL 2R、IL 6及TNF间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多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与Graves眼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眼病 (GO)是眼科中较常见的疾病 ,被认为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太明确 ,一般认为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本综述探讨细胞因子与Graves眼病的关系及细胞因子抑制剂在治疗Graves眼病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廖琼  刘翔 《眼科新进展》2004,24(5):364-365
目的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研究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方法 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 4组 ,I、II、III组自手术之日起每日结膜下分别注射IL 1ra 5 0、10 0、2 0 0 μg。IV组 (对照组 )结膜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实验组IL 1ra和对照组的植片存活时间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 1ra及对照组角膜移植片中CD4 细胞、CD8 细胞的表达。结果 I、II、III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 (11.0 0±1 4 6 )、(12 2 3± 1.13)、(13.5 8± 1.0 7)d ,IV组植片存活时间为 (7.85± 1.5 8)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P <0 .0 1)。排斥的角膜植片大量表达CD4 、CD8 细胞 ,IL 1ra明显抑制这 2种细胞的表达。结论 结膜下注射IL 1ra可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减轻免疫性炎症反应 ,延长植片存活时间。IL 1ra剂量越大 ,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Zhang WH  Zhai CB  Pan ZQ  Wu Y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587-591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 1ra)的治疗效果。方法 角膜移植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 0只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各组大鼠角膜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术前、急性排斥反应期及术后 2周植片中白细胞介素 1受体 1 (IL 1RⅠ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表达情况及房水中白细胞介素 1 β(IL 1 β)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角膜中未检测出IL 1RⅠ表达 ,TGF β1 主要位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 ;在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上皮细胞层、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中均可检测到IL 1RⅠ和TGF β1 表达 ,其表达量按阴性对照组、50 μgIL 1ra组、1 0 0 μgIL 1ra组、2 0 0 μgIL 1ra组和地塞米松组依次递减 ,在急性排斥期 ,2 0 0 μgIL 1ra组表达IL 1RⅠ和TGF β1 的程度低于 50 μgIL 1ra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 ) ;阴性对照组IL 1RⅠ和TGF β1 表达量显著高于实验各组 (P <0 0 1 ) ;正常大鼠房水中检测出IL 1 β含量为 (96 0± 1 1 3)ng L ,角膜移植术后房水中IL 1 β含量上升 ,于急性排斥期达到高峰 ,阴性对照组为 (552 2± 68 3)ng L ,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 (P <0 0 1 ) ;在各实验组中 ,排斥前和急性排斥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e 6 ,IL - 6 )和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e 8,IL - 8)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nterleukine 1receptor antigonist,IL- 1ra)对 RPE细胞 IL- 6和 IL- 8表达的影响。 方法 培养的人 RPE细胞分为对照组和 IL - 1ra组 (IL - 1ra,1、10、10 0 ng/ ml) ,用酶联免疫吸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 RPE细胞 IL- 6和 IL- 8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 RPE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L- 6、IL- 8分别为 2 0 0 0、5 0 0 0 pg/ ml。与对照组比较 ,IL - 1ra组 IL - 6、IL - 8分别为 30 0 pg/ ml(t=8.0 11,P <0 .0 1)、4 5 0 pg/ ml(t=11.4 4 6 ,P<0 .0 1)。经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e1β,IL- 1β)刺激后 RPE细胞 IL- 6和 IL- 8m RNA表达原位杂交表现为细胞浆中浓淡不一的蓝色着色 ,IL - 1ra作用组细胞染色较淡。 结论 在 IL - 1β刺激下 ,培养的人 RPE细胞可以表达 IL- 6、IL- 8的 m RNA和蛋白质 ,IL- 1ra能有效抑制其 IL- 6、IL- 8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下述方法分别处理培养的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不同浓度的IL-1α刺激成纤维细胞48 h;30 U/ml的IL-1α刺激成纤维细胞24~72 h;不同浓度的IL-1ra或/和30 U/ml的IL-1α处理成纤维细胞48 h;75 ng/ml的IL-1ra和30 U/ml的IL-1α处理成纤维细胞24~72 h.用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刺激或抑制率.结果IL-1α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而IL-1r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IL-1α诱导的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刺激和抑制作用在GO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IL-1ra是IL-1α诱导的人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强有力的抑制剂,可望用于GO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亭  鲁建华  张文芳 《眼科》2003,12(1):53-55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在活动期Graves眼病(Graves opthalmopathy,GO)患者治疗前后处周血中的表达,探讨sICAM-1在Graves眼病中的作用。方法:42例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根据伴有或不伴有甲亢分为两组。同时设20正常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血液,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ICAM-1的浓度同正常健康人做对比。结果:GO患者血清中的s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伴甲亢者比不伴甲亢者血清中的sICAM-1浓度高,二者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激素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ICAM-1参与了Graves眼病的发生,其血清浓度同Graves眼病的活动性有关。检测患者血清中的sICAM-1浓度对评估Graves眼病的活动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辛梦  王强  张磊  韩兆东  薛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188-2191
目的:通过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观察该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临床实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53例),Graves眼病患者组(51例),正常对照组(51例)的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Treg水平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下降(P<0.01);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数量明显低于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P<0.01)。结论: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其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受损的重要机制,为对该疾病进行免疫学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与Graves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眼病(GO)是眼科中较常见的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太明确,一般认为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本综述探讨细胞因子与Graves眼病的关系及细胞因子抑制剂在治疗Graves眼病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伊朗 Graves 眼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2003/2005 年确诊为 Graves 眼病的10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103例 Graves 眼病患者中,48例(46.6%)为男性,55例(53.3%)为女性(男女比例为1.1).年龄18-73(平均45)岁,95例(92.2%)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2.9%)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5例(4.8%)甲状腺机能正常.出现眼部症状的时间为2~95 (平均3.2)mo,而表现出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时间为6~180(平均39.4)mo.12例患者单眼发病,90例(87%)患者有眼睑退缩,80例(77.6%)患者表现出眼球突出,其中30例(29%)伴有局限性眼外肌运动障碍;CT扫描显示70例患者中有52例(74%)有眼外肌肥大.6例患者(5.8%)有视神经功能障碍,22例患者(21%)表现出Graves眼病相关的青光眼.其中7例(6.7%)为正常眼压青光眼.结论:本组病例中眼睑退缩是Graves眼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未来需要更大范围的病例研究,以评价分析Graves眼病在伊朗人群中的发病率以及不同人种之间临床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15.
Graves眼病相关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 ,GO)是最常见的眼眶病 ,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GO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密切相关的眼病 ,故又称甲状腺相关眼病 (Thyroid -associatedophthal mopathy)。GO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就近年有关其发病和诊治相关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一、Graves′眼病的发病率GO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GD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大多数GD患者在CT扫描或MR图像中有眼外肌肥大 ,但其眼眶受累通常为亚临床状态 ,多数患者并无眼病的临床表现。散…  相似文献   

16.
IL-1ra基因修饰角膜内皮细胞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质粒PEGFPhIL1ra,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为构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基因化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膜奠定基础。方法以人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人IL1racDNA片断,插入PEGFPC2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hIL1ra。以阳离子聚合物为介导,对饲细胞培养下的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endothelialcells,CECs)进行体外转染。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示踪检测转染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源性IL1ra基因在角膜内皮细胞内表达强度。结果以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出hIL1racDNA,通过酶切、DNA测序证实PEGFPhIL1ra构建正确。20%~25%的转染角膜内皮细胞中有绿色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可见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内有相对分子量为44000的hIL1raGFP融合蛋白表达,3d时蛋白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并且持续至5d,7d时表达水平开始回落,9d时表达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均未见蛋白表达。结论阳离子聚合物介导下重组质粒PEGFPhIL1ra可对角膜内皮细胞实现有效转染并且持续表达IL1ra蛋白。  相似文献   

17.
Graves眼病是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病。绝大多数(约75~80%)的Graves眼病病人有甲亢的表现,但也有少数(约20%)的Graves眼病者,既无甲状腺形态的改变,也无功能上的异常,仅表现为浸润性眼病变者,称为眼型Graves病。四年来,我们采用从眼睑皮肤作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型Graves病所致的上睑退缩,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Graves眼病(GO)是一个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参与其发生与发展。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干预,下调GO患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可减轻或防止GO的发生发展。本就糖皮质激素、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氨甲蝶呤等)、生长抑素类似物、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拮抗剂和血浆置换在治疗Graves眼病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疗效及副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CIM’CD25’调节性T细胞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观察该病患者外周血中CIM’C1~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临床实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53例),Graves眼病患者组(51例),正常对照组(51例)的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Treg水平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下降(P〈0.01);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数量明显低于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P〈0.01)。结论: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CIM’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其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受损的重要机制,为对该疾病进行免疫学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对与Graves病(GD)相关的眼病和发生于无甲亢的患者的变异型(眼GD)尚无完全令人满意的治疗。因为可能涉及对眶内肌、泪腺和其他眼眶组织的自身免疫过程。所以新近大多数治疗试验集中研究把免疫抑制作为阻止或逆转严重眼病的一个方法。作者报告用对T细胞有高度特异性的强效免疫抑制剂环孢多肽(cyclosporin)治疗2例Graves眼病患者的结果。例1为60岁男性,发生突眼、眶周肿胀、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