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该病的诊断,手术疗效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LDH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同期住际接受脊柱手术的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结果:(1)手术前LDH组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术前对照组。(2)手术后LDH组T细胞亚群则明显高于术前,与术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该病的诊断,手术疗效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LDH 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 天外周血中T 淋巴细胞亚群与同期住院接受脊柱手术的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结果:①手术前LDH组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术前对照组(P< 0.05)。②手术后LDH 组T细胞亚群则明显高于术前(P< 0.05),与术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说明手术疗效与免疫学指标密切相关。结论:①LDH 患者术前存在自身免疫反应的异常,术前的免疫学指标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LDH 的破裂型及游离型。②LDH 手术能够减缓或不同程度阻断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LDH 的辅助诊断、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药氨氟醚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小鼠吸入氨氟醚麻醉后24h及48h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未麻醉小鼠比较。结果:小鼠麻醉24h后,CD3、CD4及CD4/CD8均下降,而麻醉后48h,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总数已恢复到麻醉前的水平。结论:氨氟醚可引起免疫抑制,但抑制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国产氨氟醚和进口氨氟醚行全吸入麻醉时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中下段癌20例,12例用国产氨氟醚,8例用进口氨氟醚行全吸入麻醉,用AP-AAP法检测术前、术后2h,术后24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病人术前(与本院标准值比T淋巴细胞亚群已有下降),吸入国产氨氟醚与进口氨氟醚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h有所下降.,但术后2h与术后24h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于手术创伤,全麻药物的影响,术后2hT淋巴细胞有下降,术后24h已有恢复.国产氨氟醚组与进口氨氟醚组比较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刘宁  蒋晖 《新疆医学》2004,34(3):11-13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C组),每组15例。两组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1分钟(T1)、切皮后1小时(T2)、术后1天(T3)、术后3天(T4)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测定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小时CD3细胞下降,术后1天CD4、CD8、CD4/CD8均下降,术后3天C组指标恢复。G组在术中及术后NE值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有利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间接免疫染色法检测20例乳腺癌患者麻醉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白细胞分类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48小时,T3、T4明显减少,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T4/T8比值在麻醉后、术中1.5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均较麻醉前有显著性降低,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7.
王有恒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91-1992
众所周知,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发病的首位。乳腺癌的病因复杂,从免疫学发病机制来看,乳腺癌患者多伴有免疫抑制,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及扩散关系密切,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细胞容易转移和扩散,影响预后。在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包括外周所有成熟T细胞,其代表着T淋巴细胞亚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观察气功对慢性病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初步探讨气功防治疾病的机制。②方法应用免疫酶标记方法检测49例慢性病病人练气功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3,CD4,CD8和CD25百分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率。③结果练功后慢性病病人CD3,CD4,CD8和CD25均明显高于练功前,差异有极显著性(t=2.86~3.57,P均<0.01);练功后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练功前(t=2.05,P<0.05)。④结论气功可增强慢性病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芪对慢性肺心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黄芪对慢性肺心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黄芪组每日静注黄芪注射液40ml,14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测定血CD、CD4和CD8水平。结果: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CD3、CD4水平低于正常组,CD8水平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及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及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②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86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检测 ,并对部分病人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 (F =30 .59~60 3 .58,q=2 .98~ 42 .0 2 ,P <0 .0 5) ;手术后 1周与手术前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q =0 .2 4~ 2 .2 2 ,P >0 .0 5) ;手术后 3周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q =9.2 6~ 41 .81 ,P <0 .0 1 ) ,与正常人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q=2 .98~ 1 9.36 ,P <0 .0 5)。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 (t=0 .81~ 1 .1 0 ,P均 >0 .0 5)。④结论 手术创伤对恶性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影响 ,并且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化疗对恶性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前对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Rdand-Morris问卷(Rdand-Morris questionnaire,R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干预组R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22例共24个椎间盘,进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治疗,随访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优良率95.5%.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PLD是损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缓解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4例,对脊柱各种运动的作用肌进行肌力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时间6个月;对照组23例,自然发展不做针对性肌肉训练。试验结束后对2组病人的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提高(t=2.83,P<0.05),而对照组试验前后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93,P>0.05)。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87,P<0.05)。训练结束后随访半年,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3,P<0.05)。结论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动式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治疗4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平均4.5mo随访,优良率87.7%,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基少,恢复快,可重复,不造成神经根粘 及硬脊膜纤维化,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32例(33个椎间盘)手术证实的腰椎椎间盘脱出的CT图像,诊断正确率90.6%。基本征象是:椎间盘向后突入椎管,其阴影超过椎体缘,伴有硬膜外脂肪、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受压和移位,部份病例突出的椎间盘内有钙化,文中还讨论了不典型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对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HT片L4.5间隙双侧椎小关节角度进行了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突出组两侧小关节不对称及近冠状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提示椎间盘突出与椎小关节角度的变化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154例腰间盘突出症术前根据感觉、腱反射改变和X线椎间隙狭窄作定位诊断与术中所见比较,总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7%。感觉和腱反射改变L_5—S_1间隙比L_(4—5)间隙定位诊断符合率高(P<0.01)。而椎间隙狭窄两者无明显差异。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手术探查间隙,根据临床上感觉和腱反射改变,以及X线椎间隙狭窄定位正确性较高,临床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在不同年龄段的CT表现。方法选取192例临床和CT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病人的CT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记录不同年龄段椎间盘退变的类型、部位、程度及周围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0岁以下64例,40~60岁92例,60岁以上36例。40岁以下组与40~60岁组、60岁以上组椎间盘病变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2.82、40.34,P〈0.01);各年龄组病变椎间盘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6.17~20.18,P〈0.05);40岁以下组与40~60岁组、60岁以上组病变椎间盘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2.77、13.82,P〈0.01);40岁以下组与40~60岁组椎间盘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94,P〈0.01)。结论腰椎间盘退变的CT表现与病人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性,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从1986~1999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1例,经CT手术证实骨化型4腰椎间盘突出症占60例,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经平均4.25a的随访,优37例,良16例,进步7例。结论: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采取可行性手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麻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优点.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03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腰间盘突出症病人62例,皮肤浸润麻醉,行髓核摘除术.结果:病人术后3天可直腿抬高练习、起床活动,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7例治愈,时间为6个月~3.5年.参照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6%.结论:局麻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不损害脊柱稳定性、价格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