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是为了战创伤及病理造成的颅骨缺损研制一种新的优质修补材料。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比较分析了现行颅骨修补材料的优缺点,把研究集中在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上,我们产生一种新构思即充分利用临床已应用的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的优点,研制一种新的颅骨修补材料——钛网硅胶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适中、易塑形、不老化、不导电、热导率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影像检查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国产医用硅橡胶制品植入人体各部位后有何不良反应,用国产医用硅橡胶进行美容整形术3216例,共3567个部位。分别随访314例1~10年,其中98%以上患者植入的硅胶在体内稳定。笔者认为国产医用硅胶材料理化和生物性能稳定,在美容整形中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颅骨修补钛网硅胶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是为了战创伤及病理造成的颅骨缺损研制一种新的优质修补材料。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比较分析了现行颅骨修补材料的优缺点,把研究集中在医用钛材料和医用硅橡胶上,我们产生一种新构思即充分利用临床已应用的医用钛材料和医用硅橡胶的优点,研制一种新的颅骨修补材料-钛网硅胶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适中,易塑形,不老化,不导电,热导率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影像检查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在泪道中留置后的临床和病理观察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将我院460例在泪道中留置硅橡胶管3月~3年的临床生物反应及硅橡胶管承受拉力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使用方法 (一) 材料系上海橡胶制品五厂生产之人体医用硅橡胶管。规格:外径2毫米,内径1毫米。 (二) 剪取长为3.5厘米的硅橡胶管一段,一端作成T形,先用95%酒精洗涤一次,然后置1/5,000消毒灵中备用。 (三) 将T形硅橡胶管从下鼻道拉入鼻泪管及泪囊中。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日益代替过去的金属材料(如金、银、铂及其他合金钢等)及生物性材料(如骨、软骨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体医用硅橡胶就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现就人体医用硅橡胶的生物物理特性、类型、临床用途、使用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宫内节育器的有效率,减少脱环、带器妊娠及由带器所引起的一些副反应,从1980年起,我所和吉林化工研究院开始共同研制硅橡胶尾丝宫内节育器。硅橡胶是一种稳定性很高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抗凝血、无毒、无组织反应等特点,已做为医用材料被应用于临床多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碳离子注入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碳-硅橡胶,评价碳-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采用邵氏硬度计(A型)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其邵氏硬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断裂强度等机械性能参数;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全身毒性实验、皮下植入实验、过敏与刺激实验、热源实验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邵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结果表明碳离子注入法未改变硅橡胶机械性能;红细胞溶血实验显示材料溶血率小于国家标准,说明材料植入体内后不会引起溶血反应;全身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材料不具有毒性;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和相容性;刺激实验:刺激率为0;致敏实验:致敏率为0;热源反应中家兔平均体温升高为0.1℃,其不具有致热源作用,初步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结论 碳离子注入硅橡胶表面未改变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为外科手术治疗及人工脏器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医用高分子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有机硅橡胶以其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耐老化等方面的优点,已成为目前用途最广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之一。我们胸外科自1974年和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协作,试制了九种规格的人工心肺机用有机硅橡胶制品,经机械破坏试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其物理性能良好,化学性能稳定,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生物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正成为现代生物和医用材料的研究热点。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不断交叉,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已在新型医用植人材料和介入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新型药物和基因控释载体及高效生物诊断材料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针对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物相容性界面、组织再生修复、基因和药物传递及生物诊断上的应用进行评述,并探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1937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制造假牙牙床的材料开始[1],医用高分子材料进入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利用工业上已经生产的现成材料应用于医学上,并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六十年代,随着医用有机硅橡胶的出现,医用高分子材料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生命科学的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和实现对现有高分子工业品种在组成、配方和工艺上的优化及新的高分子医用材料品种的开发,如1962年开发出聚羟基乙酸酯用作体内可吸收缝线[1].之后几十年里,通过对聚-α-羟基酸酯类、聚-β-羟基羧酸酯、聚磷腈等多品种高分子材料的优化和改性[2,3],制备了多种人工脏器,并在药物控释体系、人造骨骼及各种软组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4],进入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荧光化合物丹磺酰氯标记羊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观察五种国产高分子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五种国产材料中四种为医用材料,它们是硅橡胶、聚氨酯、嵌段聚氨酯硅橡胶、聚氯乙酰;一种为工业用材料聚四氟乙烯。结果发现前三种高分子材料吸附白蛋白量显著大于球蛋白,而后二种的吸附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LS-4100医用级注射型硅橡胶是在净化条件下,按医用质量标准而合成。经理化性能、安全试验、组织病理观察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一系列生物学测试证实已达到医用级要求的一种注射整复材料。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位。我科应用该材料对颔面部先天及后天性各种凹陷畸形的整复共82例,87次,经过23~24月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皆获得满意的效果。无一例失败。本文将我们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LS-4100医用级注射型硅橡胶,其主体材料为αw-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不加任何增型剂和补强材料,在铂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与带有活泼氢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3年以来,采用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生产的ZG-D医用注射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行鼻部注射矫正鞍鼻畸形共492例,7例(1.42%)发生感染。7例均为女性,年龄18~34岁,由鼻前廷进针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生物医学材料和制品的开发研究起步较早,自1972年起,在四川省科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四川省医用高分子材料协作组”,并逐步建立了以化工部成都有机硅中心、成都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所、华西医科大学、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医科院输血所等单位为中心的科研骨干队伍,在制品研制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较突出。研制出的大型品种有医用级有机硅、医用聚氨酯、医用聚乙烯醇和口腔生物活性无机种植材料,研制出的人工器官有:人工心脏瓣膜(包括生物瓣和机械瓣)、人工晶体、人工种植牙、  相似文献   

15.
钛金属板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一种较好且安全的颅骨修补材料。方法 :选择常用的有机玻璃、医用硅橡胶及钛金属板修补颅骨缺损 197例。对比其优缺点。结果 :有机玻璃、医用硅橡胶修补术发生皮下积液 2 6例 (32 .9% )、32例 (31.7% ) ,各有 2例感染失败。钛金属板修补术 17例 ,无皮下积液 ,无修补失败。结论 :钛金属板是使用最安全、最方便的较理想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生物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生物材料在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许多医学难题的突破 ,生物材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下面仅就生物材料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 概述生物医用材料是指用于医疗的能植入生物体或与生物组织结合的材料。早期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是人工合成材料 ,如金属、陶瓷、高分子等 ,近年来生物医用材料在采用自然材料基础上 ,采用了活体细胞与无生命的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今天 ,除了大脑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有人造代用品 ,它们都是用生物医用材料制造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临床常用生物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医用材料或生物组织相容性材料简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通常指用于取代部分生物组织、系统并与人体组织密切接触的合成材料.它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物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87年对生物材料的定义,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和活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材料",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或生物降解性(Biodegradation)的材料[1].生物材料的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自人类认识了解材料起,就有了生物材料的端倪.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利用棉花纤维,马鬃做缝合线,16世纪开始用黄金板修复颚骨,陶材做齿根,用金属固定内骨板以及用金属种植牙齿等,随着医学以及材料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成功,使得生物材料在临床的运用是新世纪医学工程发展的重要领域,它集中体现了医学与工程学、材料学的交叉、融合.本文重点概述了目前临床常用的四类生物材料即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生物复合物和医用生物衍生材料各自的特性、优缺点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发展很快,特别是医用硅橡胶制品,更为临床医师广泛采用。1974年以来,我们除研制和应用硅橡胶作人工肌腱外,亦在其他病例使用一些硅橡胶制品,其中有三例病人应用硅橡胶管条重建桡骨头环状韧带,代替传统的自体阔筋膜以治疗陈旧的外伤性桡骨头脱位。病人均经过较长期的、定期的随访,最长病例已达10年,最短也有五年多。均无异物炎症反应,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 病例1 孟某,男,8岁。因左肘外伤性桡骨头陈旧脱位,于1975年3月27日入院治疗。检查:左桡骨头前脱位,畸形明显,左肘伸、屈及前臂旋前、旋后均受限。4月7日在臂丛麻醉下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硅橡胶微囊活性炭的研究者甚多。虽然硅橡胶是一种很好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但它的疏水性影响了膜的透析性。我们用增加它的亲水性基团和带永久性负电荷,并通过~(60)Co辐射交联共聚成膜,以提高它的透析性和结合、交换较难清除的尿素、氨(或铵)等代谢物质。 我们选用中国太西炭,分别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PVMS)、PVMS-甲基丙烯酸(PV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采用医用硅橡胶经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用于制备植入体内的新型腹腔化疗管复合材料.方法 对其材料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动物试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PTFE添加最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不大,随着PTFE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仍保持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复合材料通过过敏试验、热源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材料无明显毒性,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所含热原含量符合生物体的要求.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本文所制备的硅橡胶/PTFE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制备腹腔化疗导管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