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女性组≥60岁比例高于男性组(37.5%vs.24.9%,P<0.05)。男性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组(16.8%vs.2.8%,P<0.05)。两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心功能不全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入院后首次诊断高血压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1级、2级、3级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无统计学差异。<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及入院最高舒张压均低于男性组(均P<0.05);两组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治疗后平均脉压差低于男性组(P<0.05)。≥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脉压差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入院最高舒张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降压,选用静脉用降压药物比例及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降压药物选择的比例依次为CC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和α1+β受体阻滞剂。结论女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血压水平逐渐增高,但对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因此对女性患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血压较难控制的AD患者,需合理选用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以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对老年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0例,其中包括62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及148例非老年患者(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结果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冠心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均见于非老年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型夹层仅见于老年组,但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以胸背部疼痛为表现者低于非老年组,以下肢疼痛和呼吸困难为表现及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术前及术后最高收缩压、降压药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非老年组术前及术后最高舒张压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腔内隔绝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残余内漏、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切口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术后胸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随访时间、总随访率、影像随访率、随访期间胸背部疼痛发生率、内漏发生率、截瘫发生率、血压控制不达标比例、主动脉夹层相关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影像随访患者主动脉重塑发生率均为100%。老年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在有经验的中心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性别相关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06例,男性74例,女性32例,其中Stanford A型55例,Stanford B型51例。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变类型、治疗方法、住院病死率有无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患者年龄[(61.2±8.3)岁vs(65.9±10.4)岁]、主动脉壁间血肿比例(10.8%vs 28.1%)明显低于女性,血浆D-二聚体(2800μg/L vs 2099μg/L)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tanford B型患者接受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vs 13.3%,P<0.05)。住院病死率男性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年龄、病变类型、治疗方面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期间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20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10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addition EuroSCORE>7%以及Logistics EuroSCORE>6%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vs. 36.0%,P<0.001;74.0%vs. 39.0%,P<0.001)。研究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以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常规组均明显缩短,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初次停留时间比常规组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及术后30 d主要复合不良事件、脑卒中、截瘫、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辅助治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能够缩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7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 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1例)及老年女性组(30例)。年龄分别为(67±5)岁和(6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组已知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入院首诊高血压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及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病因构成比并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 h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P<0.05)。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老年男性患者(P<0.05)。其他患者特征、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变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和随访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较少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就诊较晚。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2-04-2010-10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老年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4月~2010年10月入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0例,其中包括62例老年患者(老年组,年龄≥60岁)及148例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结果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冠心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1)。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均见于非老年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型夹层仅见于老年组,但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以胸背部疼痛为表现者低于非老年组,以下肢疼痛和呼吸困难为表现及并发心功能不全者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术前及术后最高收缩压、降压药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非老年组术前及术后最高舒张压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腔内隔绝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残余内漏、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切口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术后胸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1)。两组随访时间、总随访率、影像随访率、随访期间胸背部疼痛发生率、内漏发生率、截瘫发生率、血压控制不达标比例、主动脉夹层相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影像随访患者主动脉重构发生率均为100%。老年组全因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在有经验的中心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6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术期及3年随访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男性组吸烟史、饮酒史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后背痛、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围术期情况:两组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热、术后疼痛、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82.4%。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新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后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81例无痛性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时间跨度分成两组:2009年至2014年为A组29例,2015年至2020年为B组52例,下列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的比例(27.6%vs.51.9%),从首诊到确诊的时间超过48h比例(72.4%vs.32.6%),保守治疗比例(62.1%vs.26.9%),在院病死率(41.4%vs.19.2%)。以临床症状分为神经系统症状及非神经系统症状两组,神经系统症状组A型夹层比例(71.4%vs.36.9%)及病死率(40.0%vs.17.4%)均高于和非神经系统症状组(P<0.05)。以治疗方案分保守治疗组和非保守治疗组,保守治疗组病死率(46.8%)高于非保守治疗组(14.3%,P<0.05)。结论: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随着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的提高,得到及时诊治,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88例,分析他汀组与非他汀组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及3年随访的死亡率、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他汀组与非他汀组患糖尿病、脑卒中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他汀组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均0.05);他汀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01);两组患者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患者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及内漏的发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他汀组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比例明显高于他汀组(P=0.020);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热、脑卒中、肢体活动障碍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他汀组合并PCI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01)。(3)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79.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新发冠心病、脑卒中、截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单中心研究未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近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2组,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内科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存活出院率。结果:在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治疗组存活出院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vs 25.00%,P0.01)。结论:对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出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并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分析有无高血压病史以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入选7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52.47岁,男性65例(87.8%)。合并高血压病史53例(71.6%),与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比较,其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个人史、入院重要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手术治疗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入院后接受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60.8%),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3.1±4.6 vs.10.7±4.3×10^9/L,p=0.035)显著高于未接受腔内隔绝术患者,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 高血压仍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但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呈现的临床特征与无高血压病史者无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304例,将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253例)与女性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住院期间用药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别显著,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女性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P<0.05);两者住院期间用药总体类似,男性患者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同样,男性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常见,且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而吸烟史和低密度脂蛋白与住院期间急性心力衰竭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老年和非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腔内隔绝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5月至2008年7月,124例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39)与非老年组(<60岁,n=85)。随访1~78个月,平均(25.7±17.3)个月。分析其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腔内隔绝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冠心病、不典型夹层及吸烟比率高,而肥胖、饮酒发病率低。长期随访显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主动脉夹层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vs 10.0%,P=0.36)。长期随访发现,两组合并冠心病者,行覆膜支架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2.5%vs 10.0%,P=1.00)。结论老年与非老年患者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其术后并发症与患病年龄无关,可以作为主动脉夹层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75例, 179例为主动脉弓部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65例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行升主动脉或近端半主动脉弓置换手术(AAR组),114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TAR组)。记录两组围术期临床数据和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7年,记录生存率和再次手术干预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结果:TAR组和AAR组比较,体外循环时间[(208.62±57.82)min vs(114.71±26.22)min]、心脏停灌注时间([95.55±27.92)min vs(77.32±17.89)min]、停循环时间([21.27±7.28)min vs 0 min]、术后有创通气时间([71.86±68.06)min vs(35.86±17.03) min]、重症监护病房时间[(7.33±3.73)d vs(4.46±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R组术后血制品的消耗、急性肾损害及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9.65%vs 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两组患者的远端血管残余夹层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0岁以上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12.50%vs8.70%)、远期全因死亡率(14.29%vs 6.25%)和远期血管病变再干预率(0%vs 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有较高的围术期安全性,远期疗效与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接近,适用于治疗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和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老年女性207例(老年女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23例,中青年女性129例(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266例(老年男性组)。对比分析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女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青年女性组(77.3%vs57.7%,95.8%vs66.7%,P<0.01),两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统计学差异((78.2%vs76.5%,95.0%vs100.0%,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不同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女性组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组[(54±7)分vs(46±5)分,(78±9)分vs(68±4)分,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高于中青年女性,部分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老年男性患者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青年(年龄≤44岁) 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男性组(87例),女性组(3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情况、治疗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院1年内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男性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72. 5%vs 27. 5%,P 0. 05);男性组有吸烟史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74. 71%vs 15. 15%,P 0. 05);男性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情况较女性组严重,女性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累及率明显低于男性组(6. 06%vs 21. 84%,P 0. 05);男性组患者采用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例均高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住院期间女性组患者的非致死性AMI及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男性(P 0. 05);出院1年内,男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女性组(3. 45%vs 15. 15%,P 0. 05)。结论: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比例远超女性,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情况较女性严重,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基线资料、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Stanford A型42例(61.76%),Stanford B型26例(38.24%)。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59例(86.76%)、吸烟26例(38.24%)、高血脂23例(33.82%),Stanford A型与B型之间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有胸部、背部或者腹部疼痛的有61例(89.71%),无明显疼痛的有7例(10.29%),同时主动脉夹层还可见到伴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肠梗阻等相关受累器官的病变症状。Stan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分别以胸痛和腹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病死率高而且临床表现多样,首诊医生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女性和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04至2008-12于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女性患者118例(女性组),另选同期男性患者319例作为对照(男性组)。两组术后6个月后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结果:女性组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男性组(P均0.05);吸烟比例低于男性组(P0.05);三支病变、分叉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靶病变血管直径、靶病变长度均少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的冠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亚急性血栓发生率、院内靶病变血运重建及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女性患者和307例男性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女性组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晚期血栓、支架内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IABP和心源性休克为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女性为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STEMI患者年龄较高,合并危险因素比例多,女性组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5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n=26)、研究组(n=25),分别施以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TAI评分、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AI评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脑水肿、低氧血症以及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6.00%低于对比组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比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实施,对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