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女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7例)及老年女性组(41例),年龄分别为(66.8±5.3)岁和(65.5±4.6)岁:对两组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男性组和老年女性组年龄及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及伴发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氧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组高血压病史知情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71.1%(27/38)vs.88.9%(56/63),P〈0.05],入院首诊高血压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28.9%(11/38)vs.11.1%(7/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高血压1级、2级、3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最高收缩压,人院脉压差.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女性组入院最高舒张压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4±23.8)mmHg vs.(103.9±17.3)mmHg,P〈0.05;1mmHg=0.133kPa]。两组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降压,选用静脉用降压药物比例及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组应用利尿药的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13/38)vs.9.5%(6/63),P〈0.05]。随访期间两组血压治疗达标率、总病死率及夹层相关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StanfordB型AD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低,入院舒张压高,经正规的降压治疗后,可获得较理想的血压达标率。对老年女性患者需重视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压,以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女性组≥60岁比例高于男性组(37.5%vs.24.9%,P<0.05)。男性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组(16.8%vs.2.8%,P<0.05)。两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无显著差异。主动脉夹层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h者比例高于男性组(81.9%vs.68.2%,P<0.05)。临床症状包括胸背部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腹痛、下肢疼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症状构成比例及伴发胸腔积血、肾功能不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男性患者(73.0%vs.85.4%,P<0.05)。女性组心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者比例高于男性组(11.1%vs.4.0%,33.3%vs.20.2%,均P<0.05)。两组患者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27.8%vs.8.7%,P<0.05)。住院期间两组各死亡2例,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及药物保守治疗者分别各死亡1例,均考虑夹层破裂死亡。住院期间不同性别组及各组内不同治疗方法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老年者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就诊较晚,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对有适应证的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建议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2-04-2010-10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7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 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1例)及老年女性组(30例)。年龄分别为(67±5)岁和(6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组已知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入院首诊高血压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及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病因构成比并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 h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P<0.05)。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老年男性患者(P<0.05)。其他患者特征、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变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和随访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较少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就诊较晚。  相似文献   

5.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脉夹层(AD)是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内并分离其中层所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是一种具有致命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遗传因素、结缔组织代谢异常.其他少见原因为损伤、妊娠、梅毒性主动脉炎、心内膜炎、巨细胞炎、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相似文献   

6.
降压治疗与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据估计仅中国已经超过 1亿患者。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高血压患者也逐渐重视了对性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症状包括性欲降低、勃起功能障碍以及提前或迟滞射精。性功能障碍问题在高血压男性患者中很常见。Fogari等[1] 报告在正常血压组、未治疗的高血压组和治疗的高血压组 ,其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7%、17%和 2 5 %。美国目前有 10 0 0~2 0 0 0万性功能障碍患者 ,中国人可能会更多。由于大部分的中年患者就开始出现症状 ,对患者的正常…  相似文献   

7.
脉压差变化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其降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高血压病程进展,会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AS)和靶器官受损的临床表现,尤其对心脑血管影响较大.一般传统上认为收缩压(SBP)是一个较舒张压(DBP)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尤其在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1,2]>.随着对脉压差(PP,SBP与DBP之差)与临床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PP增大也是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大的标志之一<'[3]>.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主动脉夹层(AD)是最常见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日益增高,也愈发引起临床上重视。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且未能接受合适手术的患者晚期预后欠佳,故对该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诊疗至关重要。AD的治疗及预后主要取决于受累的主动脉段及夹层形成时间,破口的位置对治疗和预后也起着关键作用。该文对Stanford B型AD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术式和方法.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对40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予以外科治疗.Bentall(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手术17例,其中10例同期行主动脉弓部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术;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窦部成形+主动脉瓣交界悬吊术6例,窦部替换+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半弓替换5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主动脉全弓替换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HCA)12例,其余为浅中低温体外循环.采用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12例,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停搏液灌注7例,冷晶体心脏停搏液21例.采用改良超滤技术19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12.5%(5/40),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细化A型主动脉夹层的分型有利于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止血彻底及心肌、脑保护确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并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分析有无高血压病史以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入选7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52.47岁,男性65例(87.8%)。合并高血压病史53例(71.6%),与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比较,其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个人史、入院重要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手术治疗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入院后接受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60.8%),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3.1±4.6 vs.10.7±4.3×10^9/L,p=0.035)显著高于未接受腔内隔绝术患者,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 高血压仍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但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呈现的临床特征与无高血压病史者无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脉影像学资料, 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 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脉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脉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脉原性死亡、再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年龄(53.9±12.1)岁, 其中男性861例(78.7%), 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对老年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0例,其中包括62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及148例非老年患者(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结果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冠心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均见于非老年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型夹层仅见于老年组,但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以胸背部疼痛为表现者低于非老年组,以下肢疼痛和呼吸困难为表现及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术前及术后最高收缩压、降压药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非老年组术前及术后最高舒张压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腔内隔绝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残余内漏、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切口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术后胸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随访时间、总随访率、影像随访率、随访期间胸背部疼痛发生率、内漏发生率、截瘫发生率、血压控制不达标比例、主动脉夹层相关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影像随访患者主动脉重塑发生率均为100%。老年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在有经验的中心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对17例S tan 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EVGE)。均成功植入血管支架,13例夹层入口封堵完全,即刻内漏4例,经处理2例内漏消失,另2例轻微内漏未处理。术后随访2~56(14.5±11.6)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16例假腔内有血栓形成,13例真腔扩大,5例瘤腔内径缩小。术后半年CT显示9例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6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轻微内漏者自愈,支架移位并迟发内漏1例。无死亡、瘤体破裂和截瘫发生。认为EVGE治疗S tan 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微创、安全、有效,支架移植物的选择和准确定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5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29例,未合并高血压22例),同时选取1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1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浆OPN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浆OPN水平显著升高[(234.9±20.5)pg/ml比(26.0±25.9)pg/ml,P<0.001]。与单纯高血压组[(24.6±21.9)pg/ml]及健康对照组[(26.0±25.9)pg/ml]相比,合并[(274.4±164.6)pg/ml]及未合并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82.8±99.5)pg/ml]的血浆OPN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浆OPN水平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2=0.06,P=0.09)。结论 OPN可能参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但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其深入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老年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4月~2010年10月入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0例,其中包括62例老年患者(老年组,年龄≥60岁)及148例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结果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冠心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1)。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均见于非老年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型夹层仅见于老年组,但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以胸背部疼痛为表现者低于非老年组,以下肢疼痛和呼吸困难为表现及并发心功能不全者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术前及术后最高收缩压、降压药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非老年组术前及术后最高舒张压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腔内隔绝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残余内漏、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切口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术后胸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1)。两组随访时间、总随访率、影像随访率、随访期间胸背部疼痛发生率、内漏发生率、截瘫发生率、血压控制不达标比例、主动脉夹层相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影像随访患者主动脉重构发生率均为100%。老年组全因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在有经验的中心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杂志》2006,14(1):78-78
该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金标准”钳夹技术评价伴代谢综合征(MS)的高血压病人中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ederholm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ced)、Defronzo胰岛素敏感指数(IS Icom)等的相关性和适用性。根据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在MS高血压病人群中分成正常糖耐量组(2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1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2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随访近、远期效果.结果 术前死亡4例,未手术1例,施行TEVAR 129例,手术操作均成功,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7例(20.9%),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2例(9.3%);Ⅰ型内漏13例(10.1%),夹层逆剥为Stanford A型1例,低氧血症23例(17.8%),肾功能衰竭需血液滤过9例(7.1%),术后精神症状37例(28.7%),脑梗死3例.随访2个月~5年,随访110例,随访率85.7%,1例术后1年和1.5年出现支架远端夹层,两次手术植入覆膜支架,部分封闭了腹腔干动脉,1例术后2个月时因肠梗阻在外院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4年时支架远端发生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3个月突然死亡.Ⅰ型内漏消失11例,持续存在2例.结论 急诊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近期效果良好,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谵妄的概念、分型、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非药物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围手术期谵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谵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抗高血压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抽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急诊电子处方,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治疗用药等,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指南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急诊患者2 403例次,男性为主,占85.85%;45~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46.73%。1 703例次(70.87%)使用了抗高血压药物,其中使用β受体阻断药(βreceptor blocker,βRB)和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 blockers,CCB)的患者最多,分别占60.07%和59.54%;降压方案以单用和二联为主,分别占45.10%和38.11%,其中使用CCB+βRB、CCB和βRB降压的患者最多,分别占18.85%、17.56%和13.92%,使用频次最高的降压药为地尔硫艹卓注射液、艾司洛尔注射液和硝普钠针注射液。是否并发高血压对降压方案选择无明显影响。结论该院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选择βRB和CCB,以单用和二联为主,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是临床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危急重症,是由于主动脉中层破裂,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形成血管内假腔。根据夹层病变累及范围,可分为Stanford A、B型,病变累及近端主动脉者称为A型 ;病变范围仅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降主动脉称为 B 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作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选择,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作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选择,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随着微创治疗方式和器具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弓部病变可采用微创腔内治疗,近年来,“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的发展使得TEVAR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成为可能。本文就几种常用处理弓部病变腔内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