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受体CXCR4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在恶性胶质瘤C6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趋化因子SDF-1促恶性胶质瘤C6细胞体外增殖,并应用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与SDF-1共培养细胞观察增殖情况及抗CXCR4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胶质瘤中上述指标的变化.通过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评价不同处理组C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CXCR4在恶性胶质瘤C6细胞系表达呈阳性.SDF-1可以促进恶性胶质瘤C6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而抗CXCR4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呈浓度依赖性.AMD3100可以抑制SDF-1的诱导作用.结论 SDF-1/CXCR4轴在恶性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可能与恶性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为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大鼠源性胶质瘤细胞系C6趋化细胞因子受体CXCR4和甲酰化肽受体(formyl peptide receptor,FPR)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瘤细胞分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传代培养大鼠源性胶质瘤细胞系C6,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XCR4和FPR表达,并对细胞分化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6细胞呈长梭形,突起细长,GFAP表达较强,vimentin呈强表达.该细胞高表达CXCR4和FPR,并呈VEGF强阳性.结论C6细胞分化程度低,其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FPR可能与胶质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受体CXCR4在胶质瘤细胞中有表达,但其具体作用和机制及其治疗学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3种胶质瘤细胞系的CXCR4表达及其介导的胶质瘤细胞趋化运动、胞内游离Ca^2 流动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探讨CXCR4的功能活性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或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体组织标本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其结果做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采用ELISA观察CXCR4的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对U87胶质瘤细胞系VEGF分泌的影响;同时利用多种处理方式(对照组?SDF-1处理组?CXCR4拮抗剂AMD3100处理组?CXCR4 RNA干扰处理组)作用于U87后,取其条件培养上清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共培养,比较小管样结构(tubule-like structure,TLS)生成数量的变化?结果:神经胶质瘤中CXCR4?VEGF的表达量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二者呈线性正相关(P < 0.01)?ELISA实验表明SDF-1可通过CXCR4促进VEGF的分泌(P < 0.01)?成管实验提示CXCR4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相关?结论:CXCR4与神经胶质瘤恶性度相关,且其配体SDF-1可通过CXCR4影响VEGF的表达,将CXCR4拮抗或干扰明显影响胶质瘤血管增生,提示CXCR4可能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相应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恶性胶质瘤细胞诱导内皮细胞三维成型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在三维胶原体外培养条件下恶性胶质瘤细胞体外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鼠尾胶原作为内皮细胞样细胞ECV-304培养的支架,以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作为诱导条件,观测ECV-304细胞生长和小管样结构形成的过程,测定形成曲线、小管管径和管长以及细胞周期,比较有和无SHG-44细胞诱导ECV-304细胞形成小管样结构的差异.结果 SHG-44细胞对体外三维培养的ECV-304细胞具有诱导小管形成的作用,所诱导的小管管径和管长数值均较对照组大,小管形成时间早.结论恶性胶质瘤细胞能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小管结构的形成,是研究体外血管生成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6.
CXCR4/SDF-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观察鼻咽癌不同恶性程度的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检测CXCR4/SDF-1反应轴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作用,SDF-1对CXCR4阳性肿瘤细胞的趋化作用,探讨CXCR4/SDF-1生物学轴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鼻咽癌成瘤高转移细胞株5-8F及成瘤不转移细胞株6-10B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SDF-1及CXCR4阻断剂AMD3100作用于两种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迂徙实验检测CXCR4/SDF-1反应轴对鼻咽癌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 5-8F细胞株CXCR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6-10B细胞株;SDF-1能明显增强5-8F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CXCR4阻断剂AMD3100作用后,5-8F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明显降低;SDF-1对6-10B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CXCR4/SDF-1生物学轴与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与迁移有一定的关系,AMD3100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诺帝对体外内皮细胞三维成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的抗肿瘤制剂诺帝(Nordy)对三维胶原体外培养条件下恶性胶质瘤细胞诱导ECV304细胞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相点给药;观测在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诱导 ECV304细胞生长和小管样结构形成的过程中,ECV304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率以及小管样结构形成数目、大小等指标.比较诺帝对SHG-44细胞诱导ECV304细胞形成小管样结构作用的差异.结果 诺帝对SHG-44细胞诱导的体外三维培养ECV304细胞小管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率以及小管样结构形成数目、大小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诺帝通过对细胞核增殖的抑制和诱导部分凋亡作用来抑制小管结构的形成,是一种具有抗体外血管生成作用的良好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XCR7在SDF-1诱导内皮细胞参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CXCR7和CXCR4的表达;利用小分子拮抗剂分别阻断CXCR4或CXCR7,然后通过MTT、Transwell小室法及三维基质胶血管样结构形成实验分别考察CXCR7和CXCR4对SDF-1诱导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HUVECs细胞中同时高表达CXCR4和CXCR7;CXCR7的拮抗剂显著抑制SDF-1诱导HUVECs的增殖(P<0.01);而SDF-1诱导HUVECs迁移却被CXCR4的拮抗剂阻止(P<0.01);CXCR7和CXCR4的拮抗剂均显著阻止SDF-1诱导HUVECs形成血管样结构(P<0.01)。结论 CXCR7和CXCR4在SDF-1诱导HUVECs参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均起着不可或缺却又不尽一致的作用,SDF-1诱导HUVECs的增殖主要通过CXCR7发挥作用,而CXCR4主要参与SDF-1诱导HUVECs的迁移,两者共同参与SDF-1诱导HUVECs形成管样结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吴娜  曾发贵  平轶芳  辛榕  江涛  卞修武 《重庆医学》2007,36(11):1053-1054
目的 观测趋化因子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CXCR4肿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胶质瘤组织中的SDF-1、CXCR4、CD34蛋白,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观测3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肿瘤.结果 SDF-1和CXCR4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强.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肿瘤间质,在血管周围的表达量最强.结论 SDF-1、CXCR4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相关.肿瘤血管周围荧光最强,表明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XCR7在SDF-1诱导内皮细胞参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CXCR7和CXCR4的表达;利用小分子拮抗剂分别阻断CXCR4或CXCR7,然后通过MMTT、Transwell小室法及三维基质胶血管样结构形成实验分别考察CXCR7和CXCR4对SDF-1诱导HUVECs增殖、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HUVECs细胞中同时高表达CXCR4和CXCR7;CXCR7的拮抗剂显著抑制SDF-1诱导HUVECs的增殖(P<0.01);而SDF-1诱导HUVECs迁移却被CXCR4的拮抗剂阻止(P<0.01);CXCR7和CXCR4的拮抗剂均显著阻止SDF-1诱导HUVECs形成血管样结构(P<0.01).[结论]CXCR7和CXCR4在SDF-1诱导HUVECs参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均起着不可或缺却又不尽一致的作用,SDF-1诱导HUVECs的增殖主要通过CXCR7发挥作用,而CXCR4主要参与SDF-1诱导HUVECs的迁移,两者共同参与SDF-1诱导HUVECs形成管样结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干细胞研究领域发展的日趋成熟,科学家们发现干细胞的这一特性和癌细胞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肿瘤可能起源于正常干细胞的转化,相似的信号通路可能既调节干细胞也调节癌细胞的自我更新,且癌细胞中可能含有"肿瘤干细胞".本文阐述了目前研究较少的肝癌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肝星形细胞、枯否细胞的同步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经济、简便的同步分离培养肝星形细胞及枯否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胶原酶和蛋白酶对大鼠肝脏进行原位灌流、消化,获得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经18%(W/V)的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一步分离肝星形细胞及枯否细胞;肝星形细胞处在界面,枯否细胞则处在界面下;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肝星形细胞;溶菌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枯否细胞。结果:该方法分离的肝星形细胞和枯否细胞的纯度达95%左右。肝星形细胞得率(3.0±0.5)×107/肝,枯否细胞得率(4.0±0.5)×106/肝。结论:应用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很好的同时分离肝星形细胞和枯否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胃癌MKN-28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出DC和CIK细胞,共培养成DC-CIK细胞,以MTS法测定不同组CIK细胞对MKN-28杀伤活性。结果与单纯CIK细胞相比较,DC-CIK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提高(P<0.05);具有更强的杀伤胃癌MKN-28细胞株的活性(P<0.05),效靶比为20.0∶1时,DC-CIK组对MKN-28的杀伤活性为(38.02±2.06)%,>CIK组的(29.7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CIK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作用均高于单纯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肝脏NK/NKT细胞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杀伤细胞(NK cell)的研究近年受到高度关注。研究发现,肝脏NK/NKT细胞含量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时可增加10倍,可能是机体最大的专职天然免疫的器官,对抵御病理、寄生菌、恶性转化细胞等的侵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肝脏NK/NKT细胞的功能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当前的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切入点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人脐血中不同的前体细胞扩增树突状细胞(DCs),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以GM—CSF、TNF-α、FL、SCF和IL-4诱导生成DC;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2h贴壁后的细胞,以GM-CSF、IL-4和TNF-α诱导生成DC。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标志(CDla、CD80、HLA-DR),并检测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体外诱导生成的细胞均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分化抗原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并具有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前者扩增DC的效率更高。结论 从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均可诱生出功能性DC,是DC理想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Lewis肺癌细胞(LLC)及LLC原位接种后获得的第一代衍生细胞(R1-LLC)和R1-LLC原位接种后获得的第二代衍生细胞(R2-LLC)间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该三种细胞在原位种植模型中的侵袭转移能力。方法 离体实验:采用cck8法、克隆球形成实验、T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形态;活体实验:观察在7、14、21d时LLC、R1-LLC、R2-LLC细胞分别原位种植模型中的成瘤与转移情况,统计成瘤率与成瘤时间。结果 LLC、R1-LLC、R2-LLC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侵袭能力R2-LLC>R1-LLC>LLC(p<0.05)。活体实验显示LLC、R1-LLC、R2-LLC成瘤率分别为66.67%、80%、93.33%( P<0.05)。结论 在离体及活体实验中,R2-LLC比R1-LLC及LLC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及转移特性。  相似文献   

17.
原核和真核细胞表达HBeAg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别克隆表达生产的HBeAg,经适当纯化后进行检测分析,并在乙型肝炎抗HBe检测中进行应用和比较。方法:分别用大肠杆菌和家蚕细胞表达生产HBeAg,并用Saphacryl S-200柱层析进行纯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表达产物的蛋白含量;EIA法测定HBeAg和HBcAg效价及评估HBeAg的应用效果。结果:原核细胞HBeAg:比活性为10000/mg,HBeAg/HBcAg=50,用于抗HBe的检测时特异性为96%,灵敏度符合国家卫生部panel要求,真核细胞HBeAg:比活性为160000/mg,HBeAg/HBcAg=5000,用于抗HBe的检测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高于国家卫生部panel要求的1-2个滴度。结论:真核细胞表达的HBeAg比活性高HBcAg含量低,在抗HBe检测时的应用效果优于原核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组织工程作为一项年轻的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脊柱医学研究者的关注.但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择仍无明确标准.目的 获取并鉴定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CE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通过对比探明CESC是否有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潜在可能.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软骨终板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cell,CEP),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表型,通过单克隆法筛选培养CESC和BMSC;三系诱导分化验证CESC和MSC干细胞特性;取P3代CEP、CESC和BMSC进行非接触式共培养,在1 d、3 d、5 d、7 d,CCK-8检测三组Transwell小室下层CEP增殖,并绘制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7 d后三组下层小室CEP凋亡变化,RT-qPCR检测CEP表型基因ACAN、COLⅡ、Sox9表达变化.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原代培养的CEP能够分泌软骨相关的多糖物质,如糖胺聚糖等,且具有特征性多角形形态,呈铺路石样分布;通过单克隆法分离出的CESC和BMSC经三系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色能够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钙结节,油红O染色观察到细胞周围出现大量类圆形红色脂滴形成,番红染色观察到软骨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聚集蛋白聚糖出现.CCK-8检测表明CESC组和BMSC组增殖能力均强于CEP组,且CESC组增殖能力强于BMSC组,三组CEP凋亡水平无统计学差异;RT-qPCR结果表明三组CEP共培养第1~7天ACAN、COL2A1和Sox9表达均呈波峰状改变,第3天表达水平最高.第1天、第7天三组软骨表型基因表达ACAN、COL2A1和Sox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第5天CESC组表达高于BMSC组和C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C和BMSC通过非接触式共培养均能够增强CEP增殖和软骨表型的表达,且前者作用明显更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雪旺细胞分化的潜能,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上的生长状况,利用分化细胞观察在BAM生物材料的复合情况,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妊娠10.5d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纯化后分别用8.5mg/L牛脑垂体提取物BPE、50μmol/L弗司扣林(forskolin)及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将诱导后的细胞种植于胶原膜及胶原凝胶,并于培养3、6d后分别进行光镜、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培养3d后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突起变长.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化显示外胚间充质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无GFAP的表达.而诱导分化后出现GFAP的表达,其中BPE及Forskolin联合应用后分化效果最好,约为79.2%.而在BAM凝胶和膜上细胞都可伸展并增殖.结论 BPE和Forskolin可不同程度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在BAM膜上分化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为该细胞与BAM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导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人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与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差异.方法 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选表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培养,取第2代备用;应用DK-SFM培养HacaT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备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真皮等价物(dermal equivalent);将上述备用的两种种子细胞分别接种在真皮替代物的表面,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先后进行浸没培养和气-液面器官型培养,从形态学、物理特性、HE染色等方面观察比较培养物的差异.结果 以E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收缩快,分层分化近似于正常皮肤,具有较好的张力和韧性.以HaCaT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分层少,生长慢,张力韧性较差.两种皮肤的直径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缩短,且在3~7 d各检测时相点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SCs比永生化的HaCaT细胞更适合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