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O例胆道术后T管造影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获取胆道手术后胆管内的准确影像变化信息。方法 对170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采用不同角度、不同体位及较长时间的动态观察,明确胆道内影像变化后将其存人磁盘、点片或打印成像。结果 170例患者中有120例胆管内无异常发现,拔除T管引流后治愈;余50例中有30例为胆管残余结石,9例为胆管炎性狭窄,4例为胆管下端肿瘤,7例假阳性影像变化中,3例为假结石影像,4例为假阳性信息。全部结果均经BUS、CT、纤维胆道镜检查、手术或延长观察时间所证实。结论 应用动态观察,行胆道T管造影,方法简便、实用,无痛苦,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可作为临床获取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影像学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道术后双腔T型管引流胆汁回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铭  许慧 《肝胆外科杂志》1999,7(2):134-135
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引流,作为一种常规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一般T型管引流后胆汁的大量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吸收障碍等,并不可避免地出现胆汁的细菌污染。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4月间对54例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的病人应用自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胆道术后T管旁胆管壁出血六例报告蒋飞照张启瑜胆道探查术后T管引流是胆道外科常用的引流方式,手术较为简单,往往不引起重视,术后时有引起出血等并发症。通常这种出血多来自肝内胆管的感染,而来自T管旁胆总壁滋养血管出血则较为少见。现将近年来本院遇见的6例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T管引流管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118例胆道术后进行T管引流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引流观察、拔管、并发症的预防等整体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T管置管时间为14~21 d,平均15.5 d。2例患者因残留结石发生堵塞,予以胆道冲洗、胆道镜取石后治愈。未发生T管脱落、胆道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及计划外拔管。结论做好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引流效果,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附40例次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0例次,良性肝病232例次,其中40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分别为缺血性胆道损伤25例次(轻度5例次,中、重度20例次)、吻合口狭窄8例次、胆漏4例次、返流性胆道炎2例次、Oddis括约肌失弛缓1例次.40例次患者中行胆道手术探查处理25例次(63%),治愈及好转28例次,10例次需行二次肝移植(其中3例次死亡),共死亡5例次(13%).结论 部分轻度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中、重度病例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失功的病例,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胆道探查术后T管合理安放16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放置与胆道镜检查、残余结石取出及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62例患者行胆道镜诊治及放置T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管与胆总管的角度影响胆道镜取石;T管的腹内段过长、盘旋、扭曲都增加胆道镜操作难度及拔管时出血、撕裂胆总管或窦道而致胆汁性腹膜炎,以11±1cm长为妥。细T管窦道易水肿,镜检困难,宜安置22~24FT管。结论 胆道术后T管的合理安放,对窦道的形成,避免并发症以及胆道镜取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胆管术后T管引流全面护理的意义。方法对2005-10~2009-10肝胆手术后T管引流患者42例进行详尽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护。结果本组患者经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加强T管引流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胆道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探查的适应证及T管引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永亮 《普外临床》1991,6(3):175-177
  相似文献   

9.
胆道术后患者经双腔T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制双腔T管在胆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260例胆道手术患者应用自制双腔T管进行引流胆汁的同时行肠内营养,严密观察肠内营养及引流情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应用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54例患者完成肠内营养,且T管引流通畅;15例出现T管有营养液引出,导管堵塞26例(再通23例),营养管脱出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自制双腔T管进行肠内营养简便、易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赵竞生  严际慎 《腹部外科》1998,11(4):189-190
病例报告病人,男,52岁。1998年1月14日以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8年余,加重2天伴黄疸入院。2天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引起右上腹痛。呈绞痛性发作,伴黄疸,发热,寒战,并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既往曾两次因胆囊结石急性发作住院,经非手术治疗。病情缓解出院。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已达6年之久。查体:T38.6℃P98次/分R24次/分BP16/10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巩膜、皮肤中度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式呼吸存在,右上腹胆囊区较饱满,压痛、反跳痛明显,Murphy’s征(+),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稍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2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3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病例,通过对4例典型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阐明了胆漏发生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结果 35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占68。6%,手术治疗11例,占31.4%,无1例死亡。结论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主要与腹腔内窦道粘连形成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的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时因肝门处广泛粘连,炎性水肿,有时很难找到原T管漏口,无法重置T管,而单纯腹腔引流效果欠佳,本组2例病人在腹腔引流后行经内镜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效果满意,值得推广。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拔T管时4个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12.
聂传庚  彭淑梅  王锐 《腹部外科》2014,27(6):443-445
目的 分析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25例T管周围胆汁渗漏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6岁(25~82岁),年龄≥65岁者19例.全部病人均行胆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7例,其中4例合并肝切除术后胆漏;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术中诊断Mirizzi综合征2例,Ⅰ型及Ⅱ型各1例.分别行T管周围扩创置管引流、滴水双套管冲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经胆道镜腹腔灌洗、腹腔置管引流、再次剖腹手术引流.结果 2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24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再次剖腹手术获得治愈.结论 胆管探查术后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原因很多,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可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渗漏发生后均需行妥善引流,必要时再次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肝胆外科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将80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开腹胆道探查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病人术后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采集每个病人术前及肠内营养后3 d、7 d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化参数指标;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并发症、胆道感染、胆漏)及术后2月结石残留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胆汁丢失总量(846±112 ml)、术后输液量(13.75±3.68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 470±450 ml)、(25.63±4.32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64、-13.240,P<0.05)。治疗组肠内营养后3 d前白蛋白(260±37.58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5.53±8.69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93±33.12 mg/L)、(35.72±6.7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8、5.648,P<0.05)。并且治疗组肠内营养后7 d转铁蛋白(314±44.72 mg/ml)、前白蛋白(304±40.34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51.23±10.34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203±33.62mg/ml)、(256±37.46 mg/L)、(39.53±8.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8、5.514、5.531,P<0.05)。两组行肠内营养期间,治疗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P<0.05)。两组行胆道冲洗期间,无一例出现胆漏,治疗组胆道感染率为2.5%(1/40),对照组胆道感染率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05)。治疗组结石残留率10.0(4/40),对照组结石残留率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后,经多腔T型管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及胆道冲洗,可减少术后胆汁丢失及补液量、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并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36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986~2002年间我院行972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36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并发症中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20例。胆道出血3例。胆道蛔虫症2例。T管压迫胃十二指肠致不全梗阻1例。T管拔断遗留胆总管内1例。术后胆汁引流量异常2例。术后黄疸急剧加深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T管不能夹闭(胆道结石残留)3例。T管致胆道结石形成1例。本组保守治疗21例(58%),再手术治疗15例(42%)。除1例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死亡、1例并发低渗性脱水、营养不良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处理以及患者本身疾病、机体状况等有关。恰当的术中操作与术后处理以及针对患者自身不良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胆道术后T管造影阴性常规纤胆镜复查的价值(附91例报告)成都军区总医院胸部外科(610083)周鸿昌,张炳印1991年以来,我们对91例胆道术后经T管造影认为无残石的病例,在拔除T管后经其窦道常规做纤维胆道镜(纤胆镜)复查。结果仍发现残石7例(7.6...  相似文献   

17.
T管滑脱与常规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管滑脱与常规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八例临床分析周骏良,朱少俊我院1987~1991年处理胆管T管引流部分滑脱与常规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3~67岁。8例中化脓性胆管炎2例,胆石症6例,属胆道M次...  相似文献   

18.
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治疗体会(附九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自1986~1997年共诊治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通过负压引流,2例通过普通引流后治愈,2例未引流者发生伤口感染。结论:负压引流对处理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因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行T管引流,51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T管引流组术后发生胆瘘2例(3.4%),一期缝合组术后发生胆瘘1例(2.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7.2±1.1)d,短于T管引流组的(28.2±2.7)d(P=0.001)。结论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一期胆总管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