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石病术后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性调查广西155家医院1981.1 ̄1991.1十年间经手术证实为胆石病7184例中,死亡278例,病死率3.87%,术后死亡原因与患者的年龄,结石部位、合并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次数有密切关系。高龄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肝内胆管结石、AOSC和感染性休克,急诊手术及多次手术,是胆石病术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胆石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注意防止严重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高龄(70岁以上)胆石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来手术治疗高龄胆石病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59例(60.8%),择期手术38例(39.2%);合并疾病73例(75.3%);治愈84例(86.6%),死亡13例(13.4%);术后发生并发症36例(37.1%)。结论择期手术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治疗合并症。选择好合适的手术时机。急诊应边抢救边检查,术中进行监测,手术应简单有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4年3月至1992年10月共行肝内胆管结石手术122例,占同期各种胆石病手术24%。此122例术后有12例再入院,死亡1例,病死率0.82%。如何较正确对待肝胆管  相似文献   

4.
�ε��ܽ�ʯ����ʱ����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因肝胆管结石行手术治疗457例的胆管炎发作史,再手术史,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结果:457例中急症期内行手术治疗2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例(22.1%),死亡3例,术后结石残留率37.3%;择期行手术治疗24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31例(12.7%),死亡2例,术后结石残留率21.7%。结论:严格掌握肝胆管结石手术时机,避免急症期内被动手术和减少再次手术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残留结石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急诊救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5月-2013年7月救治的3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采取急诊开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采取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3例存活,另外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1例失血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1例术中心跳骤停,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3%。术后随访3~61个月,未发生人工血管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早期明确诊断,手术中快速有效控制近端瘤颈血流,完善围手术期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7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217例70岁以上老年胆石症患者,针对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70岁以上手术患者217例,并发症65例(30.6%),死亡1例(0.5%),疗效满意。结论 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处理合并症、争取择期手术及避免急诊手术盲目性是外科治疗老年胆道疾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ABP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131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2例,ERCP+EST 5例;胆囊切除+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5例。结果 非手术治愈8例,死亡1例。手术治愈122例,死亡9例;早期急诊手术54例,死亡6例(11.1%,6/54);延期或择期手术77例,死亡3例(3.9%,3/77),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48~72 h后症状加重,应早期急诊手术。虽然本组研究显示早期急诊手术不增加ABP病死率,但早期急诊手术也不能降低ABP病死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延期或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胆道结石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处理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45例胆道结石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并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病人,治愈3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5.6%。发生肝肾功能衰竭,MODS5例,胆囊床大出血2例。死亡病例与肝功能分级有明显关系,肝功能A级死亡1例(5.6%),B级死亡3例(16.7%),C级死亡3例(33.3%)。术后出血9例(20%),包括腹腔内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出血病人中6例死亡(66.7%)。结论对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胆石症病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急诊手术先处理胆道疾病,Child A级病人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胆道疾病者,先行断流加分流手术,再行胆道手术,是最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时机的决策。方法我院普外科2006年9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肠梗阻病人158例,其中105例(66.5%)行急诊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05例病人均经急诊剖腹探查术,手术距发病时间平均28h,术后发生肠瘘3例,2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死亡。结论及时的早期诊断及准确的手术决策是改善本病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非结石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非结石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方法:总结38例非结石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共行手术13例,早期手术6例,术后无并发症及死亡;中期重型急性胰腺炎手术5例,1例合并胰瘘,1例合并高位小肠瘘死亡;晚期手术2例,1列死亡。本组手术死亡率15%(2/13)。非手术治疗重型胰腺炎4例,早期死亡1例。轻型胰腺炎2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非结石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存在胆道感染时应早期手术,否则应先试行积极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50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1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中毒性休克继发肝、肾功能衰竭,手术病死率4.0%。术后残余结石7例,经术后胆道镜治疗,均取净结石。33例获随访1月至7年,2例症状复发,仅于发作时在当地抗炎治疗。1例肝胆管癌者术后4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对于多数病人来说,附加引流术是必要的,规则的右肝切除需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应尽可能避免行急诊肝切除手术,术中、术后胆道镜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3例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误诊15例,误诊率为28.3%:恶性梗阻28例,占52馏%;并发1种或1种以上合并症38例;死亡3例,占5.7%。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病人以恶性梗阻多见,误诊率高,合并症多见,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内镜、腹腔镜治疗高龄病人急性胆管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3年6月,收治高龄(>75岁)胆管结石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121例,首先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待病情缓解后,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和局部结石情况,分别行网篮取石、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或经十二指肠镜胆肠内引流术(ERBD)。结果ENBD全部成功。死亡3例;首次急诊内镜取净结石16例;二次内镜取净结石66例;15例行ERBD术;21例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118例内镜、腹腔镜治疗病人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龄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急诊应用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综合利用此3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达到安全满意的疗效,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和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至十二指肠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指引下施行乳头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胆总管腔内留置输尿管导管行胆管引流。结果发病1~7d内急诊或早期手术治疗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53例,乳头切开取石39例,乳头切开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5例,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7例,中转为其他术式2例。术后胆管无残留结石,轻型胰腺炎无加重。无胃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手术并发症,无死亡。术后其他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例,于发病1~7d内急诊或早期行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病是阴道系统的主要疾病,国内胆石病的发生率为8~10%。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仍有一定并发症,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2.05%。尤以肝胆管结石经多次手术,术后肝脏病理改变严重,导致肝功衰竭而死亡者不在少数。对胆囊结石手术治疗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高龄胆石病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8例高龄胆石病患者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其中胆囊结石9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0例。结果3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术后并发症7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胆漏2例,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其中26例>12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对于高龄胆石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拓展了外科手术患者的年龄,扩大了手术人群。  相似文献   

17.
心包、心脏     
20061488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早期手术治疗/祝忠群…∥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10).-526-529 1999年10月至2004年1月,收治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29例婴儿,19例进行带机早期手术治疗,1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例中,18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气胸、气管再插管,无全身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严重低心排病例;1例婴儿死于气管狭窄,病死率5.3%。内科保守治疗病例中,8例在治疗途中因心肺衰竭死亡,病死率80%;2例好转撤离呼吸机出院。结论: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防治术中和术后肺损伤,带机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大型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婴儿治疗效果和预后。图1参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多因素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233例行PD手术患者,平均年龄56岁;恶性病变210例,良性病变23例;胰头恶性肿瘤72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138例。有重要器官系统合并症59例。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胰腺组(81例)和壶腹周围组(152例)。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27.0%),早期并发症58例(24.9%),感染并发症28例(12.0%),多器官功能障碍15例(6.4%),出血并发症14例(6.0%),胰瘘12例(5.2%),再手术15例(6.4%),住院死亡16例(6.9%)。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重要脏器合并症、手术方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血Cr水平、重要脏器合并症及手术者经验。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CA19—9水平、手术者经验、病灶直径及淋巴结转移。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Whipple术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结论 重要脏器合并症及手术者经验是PD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PD适应证及术式选择和技术的完善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死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基层医院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对急性胆管赶的早期复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减少围术期并发症重要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急性胆管炎患者41例,39例急诊手术,2例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死亡1例,胆道残余结石3例,13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胆管炎一经诊断明确,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尽早进行复苏,开展适度治疗,目的在于抢救患者生命,治疗及手术力求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对36例AOSC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97.22%。术后切口感染2例,残余结石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3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AOSC患者实施早期手术,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