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ΰ��г����������Ѫ��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肝癌切除术中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方法 对1999~2002年43例术中、术后并发大出血病例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应急处理以及预防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大出血的原因:(1)术野显露差;(2)过度牵拉肝脏撕裂大血管;(3)术野粘连,操作粗疏;(4)判断失误,误伤大血管;(5)创面处理不当。发生于肝短及肝后下腔静脉区域、肝右静脉为最多。发生率:肝短静脉22.4%,肝右静脉18.4%,肝创面16.3%,肝中静脉12.2%,肝后段腔静脉10.2%,瘤体破裂6.1%,肝左静脉6.1%,门静脉支、肝动脉支4.1%,其他4.1%。结论 对高难度肝癌的手术切除应重视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技术,应急措施和围手术期处理等,这些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重建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全肝血流控制下不采用静脉转流技术行下腔静脉重建的肝叶切除治疗侵犯下腔静脉的肝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对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和2例肝细胞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直接侵犯而无癌栓患者,在全肝血流控制而无静脉转流技术下行解剖性肝叶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重建术(局部切除修复2例、局部切除补片2例、人工血管移植1例)。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45(300~450)min,平均手术失血量1375(1200~1800)ml。累计平均肝门阻断时间、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和下腔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9min、21.2min、56min。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腹水1例,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5(11~19)d。随访4~15个月,1例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已存活4、8、10、15个月。结论 在全肝血流控制而无静脉转流技术下行下腔静脉重建联合解剖性肝叶切除治疗直接侵犯下腔静脉的肝癌不仅可安全施行,而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王义  陈汉  吴孟超  孙延富  尉公田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7):505-507,T002
目的 探讨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间歇性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部分病例预置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带;切肝先易后难,最后处理肝静脉根部;全组68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均在间歇性肝门阻断下得到成功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因皆得到妥善处理;切除的68例肝肿瘤中65例为原发性肝癌,术后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64.11%、52.82%、44.90%和36.98%,其中肿瘤有包膜者术后生态率显著高于无包膜者。结论 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可在简单的间歇性地门阻断下获得安全切除,不必常规作复杂的全肝血流阻断;对该部位边界清楚的原发性肝癌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Peng SY  Liu YB  Xu B  Cai XJ  Mu YP  Wu YL  Cao LP  Fang HQ  Wang JW  Li HJ  Li JT  Wang XB  Deng GL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60-264
目的评估肝静脉主干和(或)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3例位于Ⅳ、Ⅶ、Ⅷ段和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的肝肿瘤进行了游离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主干并加以控制的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性肝癌26例;胆管细胞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3例。32例患者在术中成功预置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阻断带,必要时控制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1例患者预置肝静脉阻断带失败。结果33例全部成功切除肿瘤,术中输血0-1600ml,其中7例没有输血。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结论熟练掌握和合理控制肝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血流,可以提高复杂肝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减少输血,有助于完成高难度肝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THVEPC)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11例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25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母细胞瘤2例、肝巨大血管瘤5例。肿瘤直径14.7cm(5~43cm)。肿瘤侵犯2根主肝静脉16例,侵犯3根主肝静脉9例。行右三叶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3例,中肝叶切除6例,Ⅷ段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4例,尾状叶切除2例。共结扎肝静脉16根,血管带阻断20根,血管夹或心耳钳阻断18根。切断1根主肝静脉14例,切断2根主肝静脉11例。平均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5.5min(15~42min),平均肝静脉阻断时间16.4min(5~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20ml(100~6000ml)。行肝静脉修补4例。结论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既能达到无血切肝的目的,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 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部分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10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巨大血管瘤1例。肿瘤直径5cm~18cm(13cm)。肿瘤侵犯2根主肝静脉8例,侵犯3根主肝静脉2例。行右三叶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1例,中肝叶切除4例,Ⅷ段切除1例,Ⅳ、Ⅶ、Ⅷ切除1例,左三叶切除1例。结扎肝静脉8根,血管带阻断9根,血管夹或心耳钳阻断5根。切断1根主肝静脉4例,切断2根主肝静脉6例。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5m in~38m in(25.5m in),肝静脉阻断时间阻断时间15m in~25m in(19.7m in)。术中出血量100m l~6000m l(1180m l)。行肝静脉修补4例。结论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既能达到无血切肝的目的,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合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十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病人的临床特征、预后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10例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或(和)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确诊布加综合征:Ⅰ a型4例,Ⅱ型3例,Ⅲ a型3例.肝细胞癌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螺旋CT和病理检测诊断;肝癌单发8例,多发2例.8例均成功开腹进行肝癌切除术,3例并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反C型分流术(肠-腔分流术);5例开腹手术前2~3 d介入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或(和)(副)肝静脉扩张成形术.2例多发肝癌合并布加综合征病人行介入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或(和)(副)肝静脉扩张成形术.结果 1例行肠-腔分流术+肝癌切除术病人术后5 d死于肝衰竭;1例行肠-腔分流术病人术后4 d出现乳糜漏,治疗15 d后好转.随访9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半年至5年;2例多发肝癌病人介入术后1年和半年死于肝衰竭;2例病人在术后1年和2年死于肝癌复发转移.结论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病人预后不良,在解除布加综合征病人肝脏淤血的状态的同时尽早并尽可能的切除肝癌病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人实施了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全肝移植手术。结果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90min、65min,出血量分别为1500ml、3500ml,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手术要保留肝后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对切除病肝技术要求高,采用阻断肝下下腔静脉、肝上下腔静脉方法切除病肝,以及受体肝静脉及其肝后下腔静脉拼合的口径与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开口,及其肝后下腔静脉修剪口径吻合,可降低术中出血及移植肝静脉回流障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的安全切除。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手术切除的27例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或肝中肝左静脉共干预置阻断带。使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行刮吸法切除肿瘤。结果 27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切除。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或肝中肝左静脉共干预置阻断带,成功完成下腔静脉裂口修补2例,肝中静脉修补3例,肝右静脉修补1例。结论 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和主肝静脉预置阻断带有利于复杂情况下的肝血管瘤的安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PTA)加支架植入术(EMS)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08个月。结果 扩张前静脉狭窄段内径0-6mm(平均3mm),肝静脉内径2mm。扩张并置放血管内支架后,腔静脉、肝静脉内径分别为18—20mm和8mm。扩张前下腔静脉至右房压力差为18-35cmH20(1.76-3.43Da),平均20.3cmH20(1.989kPa),扩张后压差消失,119例手术顺利,1例左肝静脉轻度损伤。术后96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19例明显改善。120例(100%)获1-108(平均67.35)个月随访,其中门5例在随访期间血管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3例在术后8,11,16个月发生腔静脉再阻塞,经二次PTA EMS治愈;2例于术后2—3个月发生3支肝静脉再阻塞,转为外科手术。结论 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是非长段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Wang Y  Chen H  Wu MC  Sun YF  Lin C  Jiang XQ  Wei GT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3):165-16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肝切除 腔静脉取栓治疗4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取栓方法包括经荷栓肝静脉取栓(1例)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3例),后者又分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取栓(2例)和在萨氏钳局部血管阻断下取栓(1例)。结果 4例肝癌及下腔静脉癌栓均得到成功切除,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除l例发生中等量胸水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中3例已死亡,分别生存30、10和14个月;1例尚存活,已生存7个月。结论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安全可行,其基本术式为肝切除 下腔静脉切开取栓。  相似文献   

12.
肝尾叶肝癌28例的手术切除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肝尾叶肝癌的手术切除技术及效果,方法:分离结扎切断肝短静脉,使肝后下腔静脉与癌灶完全分离,针对不同部位癌灶采用不同入路,局部或联合肝叶切除尾叶肝癌。结果:本且28例尾叶部肝癌均顺利切除,其中16例采用第3肝门解剖法切除,每例结扎肝短静脉2-5支,平均3支,平均第1肝门阻断时间为21.7mm,术中平均出血574ml,未发生大出血及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本组于术中行全肝血流阻断5例,术后均痊愈出院,定期肝动脉插管化学药物治疗,术后复发中肝外转移者13例,其中已死亡5例,结论:采用第3肝门阻断法切除肝尾叶部肝癌可减少术中大出血机会,提高了肝尾叶肝癌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肝蒂联合右肝静脉阻断在巨块型肝癌切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38例位于右半肝及中央型的巨大肝癌行肝蒂联合右肝静脉阻断,观察肝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35例在肝外游离出右肝静脉并加以阻断,3例以小的心耳钳沿腔静脉方向纵行夹住右肝静脉阻断出肝血流。所有病例右侧均顺利阻断肝蒂。肝脏血流阻断时间平均为(18±6)min,手术时间平均为(180±45)min,术中出血400~1200mL,56例术中未输血。术后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膈下感染2例,胆漏4例,经引流自愈。结论在巨块型肝癌切除中,肝蒂联合右肝静脉阻断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黄纪伟  张涛  曾勇 《器官移植》2012,3(3):155-158,162
目的探讨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用于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liver syndrome,SFSS)的效果。方法 3例活体肝移植均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作为移植物。术中发现实测移植物(肝)重量/受体的体质量(体重)的比值(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为0.58%、0.77%及0.71%,均<0.8%,符合小移植物的诊断。处理:首先吻合肝静脉流出道,其次吻合门静脉,将受体门静脉右支与移植肝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将受体门静脉左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达到门腔分流的作用,之后按顺序吻合动脉和胆道。术中均未行脾静脉结扎或脾切除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SFSS并顺利出院,出院时间分别为术后25d、34d及56d。移植肝功能逐步好转,术后1d门静脉流速理想。移植肝增长良好。门静脉-下腔静脉短路通畅时间:除1例通畅持续仅104d,其余2例持续通畅。结论 LDLT术中进行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可以及时有效预防小移植物背景下的SFSS,受体门静脉左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的分流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无血切肝术在肝肿瘤切除49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根据我们 1988~ 1998年实施无血切肝术的经验 ,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探讨与手术有关的一些问题。方法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 47例、低温灌注全肝血流阻断 1例、半离体 1例。结果 术中出血量 (15 6 0± 12 5 2 )ml,手术时间 (4 7± 0 8)h ,手术死亡 1例。随访 39例 ,其中良性肿瘤病例均长期生存 ,31例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7% (2 4/31)、5 5 % (17/31)和 36 % (11/31)。结论  (1)在肝门区肿瘤的切除中 ,Pringle法仍是主要的控制出血方法 ;(2 )若肿瘤侵犯腔静脉和肝静脉 ,一般可通过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解决 ;(3)半离体切肝术可实现对腔静脉后方的暴露 ,若肿瘤侵犯腔静脉方可采用此法。 (4 )术中B型超声在肝切除止血方法的选择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固化(PMCT)治疗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旁复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的肝内大血管(门静脉或肝动脉、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旁复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微波固化治疗,77例患者共105个肿瘤结节,肿瘤直径1.5~7cm[(2.9±1.4) cm].微波治疗172次.治疗前后检查AFP、B超,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全组均未发生与PMCT治疗相关的死亡,并发症以肝区疼痛、发热、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一过性升高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肝破裂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66例术前AFP明显增高患者,治疗1个月后AFP转阴或明显下降56例(72.7%).术后3个月B超提示32个(30.5%)肿瘤结节外径缩小,60个(57.1%)肿瘤结节停止生长.随访1年存活72例(93.5%).结论:PMCT治疗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及肝后腔静脉旁复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用于肝内大血管旁的复发性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肝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 0余年来 ,肝癌手术切除技术有较大提高。难切部位肝癌一期切除报道日益增多 ,肝门部肝癌切除和单独尾叶切除也不再是手术“禁区”;对侵及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肝癌 ,也有用体外静脉转流离体或半离体状态下冷却灌注切除肿瘤和受累血管 ;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积极的手术治疗 ,如切开取栓术、气囊导管取栓术、门静脉吻合搭桥术、门静脉切除吻合术等 ;对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肝癌在切除肿瘤同时有人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切开下腔静脉取癌栓 ;对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或肿瘤压迫所致梗阻性黄疸 ,亦可考虑作肝癌切除和手术取癌栓 ;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解剖第三肝门在巨大肝癌切除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对12例肝右叶巨大肝癌患者解剖显露第三肝门的方法行半肝或右三叶切除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经解剖显露第三肝门后顺利切除肿瘤.平均结扎肝短静脉4.1支,第一肝门平均阻断时间3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35 ml.未发生大出血及空气栓塞,亦无术后肿瘤残留及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全组病例均未行全肝血流阻断.结论 行第三肝门解剖切除右肝巨大肝癌,能完整切除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时间,减少损伤肝短静脉或下腔静脉而引起的大出血及空气栓塞;减少术后肿瘤残留率.  相似文献   

19.
肝后下腔静脉间隙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尸肝(包括完整的下腔静脉)进行解剖,测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行6例巨大肝癌、血管瘤切除及1例背驮式肝移植病肝切除。结果肝上静脉窝内肝静脉间的距离平均为(16.75±3.93)mm。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7.76±9.65)mm。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宽度平均为(9.17±2.30)mm。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与其它手术入路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有其解剖基础,在肝脏外科中可作为一良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的肝癌肝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的肝癌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8年采用不阻断肝脏血运状态下的肝癌肝切除术194例患者,就患者的肝病背景,癌灶资料,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行不规则肝切除98例(50.5%),肝叶切除41例(21.1%,其中方叶切除6例),联合脏器切除30例(16.5%),肝段切除22例(11.3%,其中Ⅳ段切除11例);左半肝切除3例(1.5%)。(2)行肝癌切除手术时间2.4h,术中平均输血649ml,61例未输血(31.4%)。(3)本组手术并发症18%(34/194),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结论 (1)完整血运状态下可行包括半肝,方叶,Ⅷ段等大块及复杂疑难部位的肝切除。(2)手术时间短,失血少。(3)对肝脏的损害轻,手术并发症少,该方法是一简便,有效的肝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