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王玮 《新疆医学》2023,(4):415-417+441
目的 探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经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开展研究;均患有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并采取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斜视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儿斜视度变化显著,恢复状态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术后患者眼球FDA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随访6个月,整理患儿眼位矫正情况,即术后患儿眼位矫正情况良好。结论 为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儿童提供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斜视度情况,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临床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角度外斜视超常量外直肌后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后徙术,外直肌后徙8~11mm,平均949mm。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手术成功率达933%。结论认为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姜伟萍  邵磊  王红 《当代医学》2021,27(15):140-141
目的 探究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50例小儿斜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水平斜视度及垂直斜视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平斜视度、垂直斜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斜视度.  相似文献   

4.
赵洁 《大家健康》2017,(12):127-128
目的:研究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应用下斜肌减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是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间收治的66例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两组各自分别使用相应的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即常规组33例患者应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研究组33例患者应用下斜肌截腱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6.96% VS81.82%),组间疗效经临床检验,结果发现差异显著(<0.05).结论: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应用下斜肌减弱术治疗,临床疗效十分突出,其中下斜肌截腱术治疗的疗效要明显好于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特征,手术矫正效果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我院眼科50例V型斜视病例,行斜肌减弱术或/和水平肌手术,观察术后眼位,下斜肌功能.结果斜肌减弱术或/和水平肌手术对V型斜视疗效满意.结论 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斜肌功能异常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原在位常合并水平斜视,根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异常及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斜视矫正术的分析,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08版)对斜视矫正术的手术操作进行编码,一条眼外肌的后徙术编码为15.11;一条眼外肌的延长术编码为15.21;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眼外肌的其他手术编码为15.4.在编码过程中编码员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编码的原则,仔细阅读手术记录,充分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确保编码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斜肌减弱术在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患者70例,均采取下斜肌减弱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术,观察组采用下斜肌截腱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垂直斜视度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下斜肌截腱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下斜肌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眼科斜颈,下斜肌作用不同程度亢进。使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视近时第一眼位及两侧歪头时的垂直斜视度。行下斜肌转位术观察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术后第1周有4例存在下斜肌功能Ⅰ度亢进,术后2个月未再出现变化,术前与术后第1周及术后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6^△,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个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8^△,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7.1^△,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3例仍为阳性,阳性率76.7%。术后2个月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8.2^△,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4例仍为阳性,阳性率80.0%。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显著性减小或消失,下斜肌功能基本正常,代偿头位消失或明显改善。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也有明显改善,但歪头试验的阳性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闭合性损伤引起的外旋转性斜视,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后斜视回退问题.方法 对14例颅脑闭合伤后主诉下方注视野复视明显,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在3个月内视物效果自然、清晰,立体视得到提高,但3个月后所有患者出现旋转性斜视回退现象.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引起的旋转性斜视的术后回退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治疗共现性外斜视患者后,对患者出现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术后3月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术和外直肌悬吊术对散光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后导致的散光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对散光无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RS患者临床资料,20例内斜视患者行内直肌后徙术,5例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后徙术,3例Ⅲ型患者因原在位维持在正位,没有明显的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眼球后退、睑裂变小体征改善或消失。20例内斜视患者术后17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内转时睑裂变小体征仍严重且眼球内转时急速上、下转现象仍明显,行对侧直肌后固定缝线术后体征改善或消失。5例外斜视患者3例术后斜视度数≤10度,2例术后斜视度数均〉10度,1例外斜视者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行下斜肌截腱术或转位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其部分临床表现和眼外肌受累情况有时很难与先天性广泛纤维化区分,如上睑下垂、大度数斜视等,需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斜视患者用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的病情改善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2014-2016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斜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选取40例,所有患者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方式对斜视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其中有14例患者合并有共同性水平斜视、小角度垂直斜视,并未存在垂直直肌功能异常,经治疗后上斜视纠正范围在2-8△范围间,残余上斜视纠正在2-5△之间,眼球运动均提示为正常;有14例患者并无合并斜肌功能异常情况,属V型斜视类型,经治疗后垂直非共性得到纠正范围在8-30△范围间;有12例患者存在斜肌功能异常情况,属A型斜视患者,经治疗后垂直非共同性纠正范围在8-25△与10-30△之间,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纠正效果。结论对斜视患者采取水平直肌移位术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共同性垂直斜视以及A-V类型斜视均有满意的纠正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下斜肌减弱术对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参照组接受单纯外斜视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儿术后近期疗效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组间对比正位0~±8PD、过矫+8PD、欠矫-8PD情况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儿童,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不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效果相同,因此,在考虑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时,不需要考虑下斜肌减弱术是否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是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近些年,下斜肌前转位手术不断改进,分级的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增强的下斜肌前转位手术,以及单眼、双眼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在治疗垂直分离斜视临床应用中均有各自的原理和优缺点。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包括限制上转综合征在内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Harada-Ito术式治疗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arada-Ito术式的手术效果和优点。方法:11例单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原在位无明显垂直斜视,有明显的旋转斜视,对其行Harada-Ito术式。结果:所有患者做Harada-Ito术式后代偿头位均明显改善,歪头在10°之内。术后双眼向下注视位的内斜均明显好转。1例上斜肌止端异常的患儿术后出现下斜肌功能轻度减弱(-1),其余均未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结论:Harada-Ito术式手术效果显著,明显矫正旋转斜视和内斜视,不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间[1]。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则为临床最常见亚型,主要临床特征为远斜视度与近斜视度差值≤10三棱镜度(prism diopter,PD),且随病程延长逐渐表现为正位立体视功能的损伤[2]。目前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临床首选外科手术治疗,而单眼一退一截术(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案。研究显示,BLR-rec方案较R&R方案在矫正远斜视度方面具有优势,更适用于此类患儿治疗[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眼内直肌所致大角度外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第1例患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2例患者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第3例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4例患者手术治疗分为2次,第1次为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2次为3个月内的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结果:4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外斜视均改善为正位,外斜度在-5°之内。复视情况均显著改善,前3例患者复视情况消失。患者中未发现眼节前缺血,术后视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与外直肌后移手术治疗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眼内直肌所致大角度外斜视效果明显,3个月内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治疗。方法:用对称的下斜肌减弱合并水平直肌的后徙,缩短术治疗。结果 29例V征消失,2例第一眼位仍有内斜视,1例出现垂直斜视。结论:对称性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合并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经巩膜扣带术治疗后发生的斜视常被归结于瘢痕形成,但这并非术后发生斜视的唯一机制。本研究通过M RI来研究巩膜扣带术后斜视发生的多种机制。设计:前瞻性、非对照观察性病例系列研究。受试者:6例单眼或双眼巩膜扣带术后发生长期大角度斜视的患者,病程为8~120个月,与术前相比水平或垂直斜视角偏差25△~90△以上。方法:通过表面线圈,在多个固视眼位对双眼眶进行多方位高分辨率M RI检查,获得适于临床分析的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图像。主要观察指标:巩膜扣带术后发生复杂斜视眼的眼外肌(EOM)的病理特征及其发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