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妍 《药品评价》2012,(31):6-8
胰岛素的诞生 早在18世纪,美国医生艾伦的饥饿疗法是当时唯一能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方法。但由于这种疗法极端限制患者饮食、限制热卡的摄入,不仅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还严格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等摄入。患者通常只能吃一些麸皮面包、用水煮过几次的青菜,这使得患者极端消瘦。因此很多患者在接受他的疗法后即使不病死也会被饿死。而且即使有效,也只能使患者的存活期从半年延长到两年。  相似文献   

2.
袁涛  邢小平 《药品评价》2012,(31):32-35,39
2型糖尿病概述及预混胰岛素剂型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异常导致早期餐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和餐后高血糖。如果未经治疗,很多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前者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后者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发生机率小.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B组为预混胰岛素调整组;两组以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为目标,治疗24周,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及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空腹血糖达标率、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体重增加程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治疗与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相似,但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低血糖发生率少,体重增加少且胰岛素剂量更小。  相似文献   

5.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BIAsp30达峰浓度是预混人胰岛素BHI30的1.5倍,达峰时间提前了1 h,持续浓度和作用时间较短,表明BIAsp30比BHI30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用AUC6-24h表示,两种预混胰岛素中的中效成分相似,总的生物利用度相似,半衰期也接近,但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可溶性成分比预混人胰岛素的吸收更快,在餐前即时给药,更好改善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6.
江孙芳 《上海医药》2012,33(8):15-17,52
预混胰岛素是最为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文章对预混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适应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了具体说明,以便社区医生掌握最新知识,提高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果采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组较采用预混胰岛素的对照组在对FPG、2hPG的影响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精胰岛素确实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替代制剂,值得在糖尿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肖新华 《药品评价》2012,(31):23-26,31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1],受多因素调控,包括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神经递质和激素(胰高血糖素,胰高糖素样肽-1)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2-5]。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6]。人胰岛素(Insulin  相似文献   

9.
张莹 《海峡药学》2020,32(3):154-156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某科室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保证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将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空腹C肽与餐后2h C肽升高,各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药物副反应,但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成效,方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FPG、2h PG、Hb A1c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杨文英 《药品评价》2011,8(17):20-24
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下降68%.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下降82%.预混胰岛素似为更适合之选。IMPROVE中国数据证实,胰岛素类似物如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使HbA。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重度低血糖发生率(0.003次,患者-年)仅为基线(0.063次,患者-年)的1/20(P〈0.001)。同时可每日1次或2次注射起始、每日3次注射强化治疗。在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中安全性更高,更为灵活便利。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居全球首位,目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呈现出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特点。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自身的特点分为中预混和低预混胰岛素,且应用灵活方便,低血糖风险低,更加安全,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陈刘  邓武权  陈兵 《药品评价》2012,(31):44-46
研究显示:控制血糖,实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为了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胰岛素也不断更新换代,经历了动物源性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三个主要阶段。与人胰岛素相比,胰岛素类似物具有更快起效,低血糖发生率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疗效更平稳等优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其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注射2~3次,可以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霍丽梅  高哲  杨立群 《河北医药》2013,(24):3699-3700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重组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睡前注射一次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B组预混胰岛素2坎/d注射。2组均以空腹血糖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和目标直至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治疗后HbAlC的变化。通过比较2组患者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指数以评仇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2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而且低血糖发生率较预混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体重指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索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其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较预混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每日2次注射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治疗后血糖、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30组餐前、餐后2 h血糖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2次注射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能更明显地降低血糖,且餐前即刻注射,更易于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6.
母义明 《药品评价》2011,8(17):13-14
胰岛素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包括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治疗,最早的胰岛素治疗常使用基础和餐时两种不同制剂每日4-5次注射,由于多次注射常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甚至造成胰岛素的误用,早期的临床医师多采用自行抽吸混合的方式,但操作性较差,故而后来研发产生了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疗效并比较。方法 54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组(n=28)和预混胰岛素组(n=26)。两组共观察6个月,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事件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对比研究每日睡前皮下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并联合二甲双胍和一日两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组下降更显着,低血糖事件更少;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使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更好,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少,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全世界危害性最大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骤变,患糖尿病的几率正在迅速增高。在过去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6倍。据估计,200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为2.46亿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预混胰岛素,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分析两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药物剂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G及Hb 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相比,其控制血糖的疗效更为显著,且明显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并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20.
杨文英 《药品评价》2011,8(17):9-12,28
预混人胰岛寨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经历了较长的应用时间,有大量研究证明预混人胰岛素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每日1-2次注射是安全有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耐受且安全有效.荟萃分析也发现预混人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疗效、安全性相当,但相比之下价格更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