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临床观察并比较两岁以下及两岁以上儿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的苏醒时间,两岁以下儿童苏醒时间与体重、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及儿童月龄的关系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ASAl-2级两岁以下儿童77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观察组,n=43)和瑞芬太尼/氯胺酮组(对照组,n=34)。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1~2mg/kg,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及基本监测,不合作者面罩下吸入安氟醚作为基础。观察组术中分别连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50~100μg·kg-1·min-1);对照组分别连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及氯胺酮(50~100μg·kg-1·min-1)。术毕停药后,观察患儿反射、体动、自主呼吸情况及哭闹发生的时间。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苏醒较对照组迅速,苏醒质量更高。观察组术中最低心率和血压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中苏醒延迟1例。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用于两岁以下婴幼儿,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作为快通道麻醉方法优于瑞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心脏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3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记录各时点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40±32.6)min,体外转流时间(40±15.1)min,所有患儿均自动复跳,术后拔管时间(78.2±56)min,重插管率0%,术后ICU停留时间(18.4±9.6)h.麻醉诱导期,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都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麻醉维持过程中,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用于ASD或VSD修补手术,麻醉过程平稳,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锯胸骨等强烈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术后可早期拔管,符合FTCA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心脏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3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记录各时点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40±32.6)min,体外转流时间(40±15.1)min,所有患儿均自动复跳,术后拔管时间(78.2±56)min,重插管率0%,术后ICU停留时间(18.4±9.6)h。麻醉诱导期,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都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麻醉维持过程中,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用于ASD或VSD修补手术,麻醉过程平稳,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锯胸骨等强烈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术后可早期拔管,符合FTCA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用于婴幼儿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瑞芬太尼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及术后对拔管时间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以评价瑞芬太尼在心脏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0例患儿,ASAⅠ~Ⅱ级,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所有患儿诱导前30 m in口服咪达唑仑糖浆,入室后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诱导插管。术中机械通气应用PCV模式,O2-N2O-ISO吸入,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持续输注,根据患儿或手术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分别记录各时点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其他用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中10例患儿,分别于其中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本组患儿瑞芬太尼平均诱导剂量为(2.83±0.62)μg/kg,体外转流前维持剂量为(2.02±0.41)μg.kg-1.m in-1,体外转流后维持剂量(1.56±0.34)μg.kg-1.m in-1。与基础值比较,诱导后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后1、3、5 m in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后5 m in、锯胸骨后5 m in、体外转流开始前及术毕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无显著升高(P>0.05)。术后拔管时间(53±57)m in,重插管率0%,术后ICU逗留时间(15±8)h。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婴幼儿ASD或单纯VSD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等特点,适用于婴幼儿心脏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瑞芬太尼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及术后对拔管时间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以评价瑞芬太尼在心脏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20例患儿,ASA Ⅰ~Ⅱ级,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所有患儿诱导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糖浆,入室后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诱导插管.术中机械通气应用PCV模式,O2-N2O-ISO吸入,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持续输注,根据患儿或手术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分别记录各时点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其他用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中10例患儿,分别于其中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本组患儿瑞芬太尼平均诱导剂量为(2.83±0.62)μg/kg,体外转流前维持剂量为(2.02±0.41)μg·kg-1·min-1,体外转流后维持剂量(1.56±0.34)μg·kg-1·min~.与基础值比较,诱导后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后1、3、5 min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后5 min、锯胸骨后5 min、体外转流开始前及术毕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无显著升高(P>0.05).术后拔管时间(53±57)min,重插管率0%,术后ICU逗留时间(15±8)h.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婴幼儿ASD或单纯VSD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等特点,适用于婴幼儿心脏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 (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 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 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快通道麻醉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房缺、室缺修补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15例。两组患儿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8 mg/kg、芬太尼4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诱导气管插管;R组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8~1.2μg/(kg·min),手术结束后改为0.05~0.2μg/(kg·min),拔管前10 min停药;F组分别于劈胸骨前、开始复温、关胸即刻分别注射芬太尼5μg/kg、5μg/kg和1.0μg/kg。诱导前( T0)、劈胸骨3 min (T1)、复温5 min (T2)、缝合胸骨3 min (T3)和拔除气管插管1 min (T4)时记录血压(MAP)和心率(HR),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和血糖(BG)浓度。结果与T0时点比较,F组T1、T2、T3和T4时点的MAP明显升高(P<0.05),F组T1、T3和T4时点的HR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T4时点MAP、H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0时点比较,F组T1、T2、T3和T4时点E水平均升高(P<0.05),F组T2、T3和T4时点BG水平均升高(P<0.05),R组T4时点E、BG水平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血浆E和BG在T2、T3和T4时点明显低(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快通道手术,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采集静脉血标本测量应激激素浓度,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与F组相比,R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应激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拔管时间及术后在ICU逗留时间R组较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适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锯胸骨即刻(T4)、停机后10 min(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BIS、HR、MBP、CVP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稳定;与F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药使用率增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需尽早执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①A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不同配伍剂量的麻醉效果以及副作用,探索出一种适合于腹部外科手术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选择临床胆囊切除手术100例,随机分为5个不同药物配伍剂量试验组,每组20例:P6K1组;P8K1组;P8K1.5组;P8K2组; P10K1组。P表示异丙酚,K表示氯胺酮,阿拉伯数值表示该组内P或K静脉输注剂量[mg/(kg·h)],观察麻醉期间BIS、HRV以及MAP、HR, 副作用等。结果:P10K1组BIS、HRV麻醉全程最为稳定,P6K1组BIS、HRV明显回升(P<0.05),P8K2组HRV波动明显(P<0.05),且BIS呈逐渐升高趋势;P6K1组的MAP升高时间明显延长(P<0.05);P8K2组MAP波动数值最大;P10K1组HR下降明显(P<0.05);P8K2组停药后的刺激反应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副作用也明显增多(P<0.05),而P10K1组的恶心、呕吐相对较少。结论:异丙酚8- 10 mg/(kg·h),复合氯胺酮1-1.5 mg/(kg·h)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睡眠/麻醉深度,用于腹腔内手术麻醉,尚须注意减轻伤害性刺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MA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各时点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给药和间断分次静脉给药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术麻醉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每100mg异丙酚 100mg氯胺酮)微量泵持续输入法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异丙酚和氯胺酮的各自用量,观察术前、切皮时、探查时、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异丙酚和氯胺酮每公斤体重的平均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P<0.05),术中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调控方便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间断分次给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静脉推注异丙酚,观察组静脉推注芬太尼后静脉推注异丙酚。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要优于对照组。麻醉前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药后,观察组(22.5±7.6)min可以回答问题,对照组(29.3±8.2)min可以回答问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玲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01-202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3个月~6岁患儿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Ⅰ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相比SBP和DBP、HR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术毕所有患者都以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镇痛.记录患者MAP、HR的变化、清醒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门诊行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组检查前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咽喉表面麻醉,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麻醉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P<0.05),麻醉后心率、血压较对照组低(P<0.05),检查结束后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检查所造成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进行烧伤手术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照组(2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