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 microscopy,UBM)在青光眼诊断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上拟诊为青光眼行UBM检查的365例(620眼)患者,依其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并指导治疗.结果 365例(620眼)青光眼UBM分型中,符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23例(421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5例(110眼),继发性青光眼81例(81眼),先天性青光眼2例(4眼),恶性青光眼4例(4眼);依据其分型结合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结论 UBM对青光眼的分型具有实时、直观、准确的特征,与前房角镜检查、视功能及眼底等检查相结合,可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晶状体半脱位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晶状体半脱位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9例(49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术前行裂隙灯、B超及UBM等检查,依据UBM检查的晶状体脱位范围选择不同手术方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UBM对晶状体半脱位检出率为83.7%,而B超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我科行UBM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达成共识的治疗原则分为房角关闭≤1/2组和房角关闭〉1/2组。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患者31例(62只眼),其中房角关闭≤1/2组36只眼,房角关闭〉1/2组26只眼,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UBM作为一种高频超声成像技术,为活体人眼前段解剖结构,特别是房角及房角相关的解剖结构的实时观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从而对其发病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收集22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在炎症活动期作双眼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玻璃体基底部,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结果]22例患者发病时眼压[平均(40.6±13.3)mmHg],24~62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可见角膜背羊脂状沉着物,4眼(18.2%)有房水混浊.除1例对侧眼UBM表现正常外,21例双眼UBM图像均显示为轻重不等的前部及中间葡萄膜炎的表现,而眼压升高眼炎症渗出往往较对侧眼多,房水混浊和睫状体水肿多见于眼压升高眼.[结论]UBM可以显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中睫状体炎症的情况,大部分单眼眼压升高者对侧眼也有睫状体炎改变,表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可能是双眼前部和中间葡萄膜炎性疾病,炎症较重眼可以引起小梁网炎症或房水分泌增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青光眼患者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上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施行UBM检查.结果 1300例(1520只眼)青光眼中,发现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60例(70只眼),检出眼占被检眼数的4.61%.其中单发性囊肿37例(43只眼)占61.43%,多发性囊肿23例(27只眼)占38.57%.虹膜睫状体囊肿大小不一,最大的囊肿直径3.99 mm.最小的囊肿为0.21mm.共检出囊肿108个,其中位于颞侧占44.44%;下方占38.89%;鼻侧占10.19%;上方占6.48%.结论 UBM对青光眼疾病临床诊断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新的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青光眼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UBM(Humphrey 840型,扫描频率50 MHz,扫描深度范围5 mm×5 mm)对96例96只眼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经药物降压后常规进行术前检查。结果:睫状体多发性囊肿4例4只眼(4.1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4例24只眼(25.00%)。睫状体囊肿表现为睫状体交界处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壁薄,腔内少或无内回声反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表现为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之间存在一无回声区,睫状体平坦部层间分离,与巩膜和脉络膜之间的无回声区沟通,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患眼的前房深度(1664±421μm)与对侧健眼的前房深度(2443±36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UBM检查可发现睫状体部位的细小肿物,区分肿物性质,并提供其部位、大小,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UBM还可发现术前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揭示手术前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以指导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晶体半脱位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4例不同病因的晶体半脱位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用UBM测量晶体半脱位的范围,从而决定手术中采用晶体囊袋张力环(CTR)的类型和手术方式,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下降程度和房角开放情况.结果 24例晶体半脱位患者均成功完成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离断范围<1/2圆周者11例,手术中植入无钩型CTR.离断范围≥1/2圆周者13例,术中植入缝合型CTR.24例患者视力均提高,除1例眼压不降,房角关闭外,其余15例继发青光眼均治愈.结论 在晶体半脱位手术前行UBM检查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后UBM检查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类似低倍生物显微镜的新型的高频率眼科B型超声影像检查仪器,它的应用在青光眼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UBM不但不受眼压高低、角膜、前房混浊及炎症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分辨率高、无痛、无侵入、无组织损害的特点和优势,可清晰观察和精确的测量活体的眼前节结构,是一种能清晰的显示现有的其他方法难以观察的眼前段"盲区"结构状态的高新技术手段。本文就UBM对青光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疗效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62例,慢性58例)、正常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组设为观察组和正常人组设为对照组,应用 UBM对其进行检查并记录各项测量指标。结果:利用 UBM显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角膜小、相对晶体位置偏前、晶体厚、前房浅、眼轴短、睫状突肿胀、睫状体前置等症状。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 UBM下的解剖特点与临床理论一致,UBM在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上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甚至失明。因此对于青光眼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青光眼诊断分类不同,治疗上截然不同,有些诊断分型单靠房角镜检查,很难做出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查诊断方法,结果客观、准确,我们应用UBM对2007年1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3例青光眼做出了准确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焕光  周炜 《微创医学》2005,24(3):435-437
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力的一种眼病,致盲率达15~20%.我国北方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1.39%,而南方的发病率也在0.85%以上.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位居其它类型青光眼病之首(约占所有青光眼病的60%~80%),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眼科领域借助高科技的发展,开发和利用了许多新的仪器设备,使得青光眼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科的应用,给眼前段结构的检查,特别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指导治疗、手术评估和随访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将UBM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和指导手术治疗概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征表现.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维吾尔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患者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测量所得的数据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为(1.67±0.31)mm ,房角开放度数(10.63±6.98)度,房角开放距离500(61±72)μm,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746±499)μm,小梁睫状体的距离(611±132)μm;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为(2.10±0.36)mm ,房角开放度数(18.85±8.67)度,房角开放距离500(74±81)μm,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735±328)μm,小梁睫状体的距离(625±145)μm.两组比较前房深度、前房角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是我国目前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一种高频超声成像技术,为活体人眼前段解剖结构,特别是对房角及房角相关的解剖结构的适时观察和测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光照和暗室条件下,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褶虹膜综合征患者房角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诊断为高褶虹膜综合征的20例患者(24眼),在光照和暗室条件下分别行UBM检查.结果 暗室条件下,24眼房角均关闭.在光照条件下,房角关闭16眼,开放8眼,房角开放眼均为周边虹膜肥厚型.结论 由于周边虹膜肥厚所致的高褶虹膜综合征患者,其房角的状态随光照条件的改变呈动态变化,在暗室条件下,房角关闭,在光照条件下,房角开放.临床中可行UBM检查鉴别窄角慢性单纯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4.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眼科B超,对54例患者55只眼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和手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UBM联合B超检查,可准确诊断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 方法:对50例7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结构的变化,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的眼压和术后疗效. 结果:UBM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后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巩膜睫状体夹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厚度(IT)、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晶状体夹角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脱离药物治疗后,手术后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10~21mmHg),视力均好于手术前. 结论:单纯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房角尚未完全粘连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房角开放、前房加深,有效控制眼压.利用UBM检查可快速、有效、准确地观察眼前节结构,有助于早期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鉴别在疑似线虫引发的葡萄膜炎中眼内线虫病中的作用。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对1例具有急性疼痛症状,疑为线虫引发的葡萄膜炎患者行局部麻醉下UBM检查,但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后未发现线虫。结果:6m in的连续UBM检查显示,线虫从虹膜根部经晶体悬韧带进入后房,随后贴附于角膜内表面,通过手术移除可以缓解症状。结论:U BM在诊断及治疗寄生虫性葡萄膜炎中有效。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内颚口线虫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Bhende M$MedicalResearch Foundation, Sankara Nethralaya, 18 College Road, Chennai…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直观动态地了解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前后前房角定量改变和虹膜膨隆形态的改变.方法:随机对确诊为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门诊患者15人24眼,裂隙灯下检查前房角均<1/3CT,经房角镜检查按Scheie分类法均为窄Ⅱ~窄Ⅳ之间.在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之前和术后,用UBM各行一次前房测量,同时观察虹膜膨隆形态的改变.结果:UBM测量显示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前房角明显增宽,周边虹膜不再向前膨隆,前房角>1/3CT.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行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前房角明显增宽、虹膜膨隆变平.结论: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对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顿挫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眼前段顿挫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生物显微(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并予以患者眼科常规检查、眼B超检查,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应用价值.结果 32眼超声生物显微检查中,24眼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眼前结节组织损害,构成比为75.00%,17例前房积血,19例前房闪辉,15例睫状体损伤,9例睫状体离断,4例角膜水肿,5例虹膜根部离断,1例晶状体不全脱位,4例房角后退;裂隙灯检查房水闪辉阴性患者4例,在超声生物显微(UBM)检查中可见前房点状弱回声;房角镜检查诊断睫状体离断、睫状体脱离患者仅2例;B超未发现眼前段病变.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顿挫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石艳  张楚  王志刚  李萍 《安徽医学》2021,42(7):784-787
目的 研究便携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验房角关闭在闭角型青光眼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9年5~7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400名40岁及以上的群众进行闭角型青光眼筛查.使用Van Herick法检查研究对象周边前房深度[以角膜厚度(CT)表示],以周边前房深度在1/3 CT和1/4 CT之间...  相似文献   

20.
赵新华 《中国数字医学》2020,(4):105-107,102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e,UBM)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ACG)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232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接受UBM检查,由资深眼科医师监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房角开放度数(AA)等前房结构指标,同时监测患眼眼压变化和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UBM检查,术后1周、1个月眼压、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UBM检查显示房角明显增宽,术后1个月时ACD、AOD500、AA、TCPD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UBM检查是观察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前房结构的有效手段,对精准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