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肝。肾的生理、病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认为肾精之充盈、肝之疏泄条达是正常思维情志活动的保障。肝失疏泄,他脏失调,痰瘀产生;肾精亏虚,髓减脑空,神机失用导致VCI产生,同时决定着VCI病情的演变。肝肾同居下焦,相互滋生,藏泻互用,从肝肾论治,可以防止痰瘀产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不失为一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从肝主疏泄、肝主藏血两大生理功能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肝失疏泄生痰致衰、肝失疏泄生瘀致衰、情志异常加速衰老来探讨肝失疏泄与衰老的相关性。提出情志失常-肝失疏泄-衰老假说,分别从肝气逆证、肝气郁证出发为后期假说的验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从肝论治衰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肝主疏泄,是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在人体内担负着藏血和调节人体血液分布,疏通一身之气机,与其它脏器共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这些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将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临证治要作以简述,以供参考。肝主疏泄的含义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疏通气血,化导瘀阻,宣泄清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失眠属于睡眠障碍范畴,中医称之为"不寐"。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心神不宁,阴阳失交而成。符为民教授认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为失眠之主因。病机当以肝郁为首,肝失疏泄,气血失调,以导致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继而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则病发不寐。治疗分虚实,临床需根据气滞、火邪、痰火、血瘀之病理因素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提出在治疗上强调从心肝论治为主,强调合理调护是提高疗效及预防复发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肝失疏泄与抑郁症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博  任路 《吉林中医药》2009,29(3):194-195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 脾胃运化,调节情志,以此为理论出发点,结合现代医学及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肝失疏泄与抑郁症发病的 表明,肝失疏泄应当是导致抑郁症的根本原因。郁而气机不畅,致痰浊血瘀,痰瘀互结,加速了抑郁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畅达气机之法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为气、痰、瘀,长期的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致气、痰、瘀三者互结引发甲状腺癌,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原则,治法以畅达气机为主,同时健脾、化痰、散瘀,还需与临床辨证及分型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从痰瘀学说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灿立  张龙江 《新中医》2007,39(11):5-6
从痰瘀学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系饮食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治疗应以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又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8.
王立琴主任医师秉中西医学术,从事内分泌教学及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甲亢,现介绍如下. 1 首重情志调理,强调疏肝解郁 王立琴主任医师认为情志因素在甲亢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肝主疏泄,主情志,性喜调达.七情内伤而致肝失疏泄,木失调达,气机郁滞,津凝为痰,灼液为瘀,或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瘀阻,壅结颈前,形成瘿病.  相似文献   

9.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调畅精气血的运行、输布及情志活动。精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亏虚、瘀滞是MCI发生之根本,情志失调是导致MCI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肝主疏泄功能与MCI关系密切。从肝入手,探讨传统中医对MCI的认识、梳理肝主疏泄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MCI的关系,以期为中医探讨防治MCI相关机制提供更为宽广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相火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火是推动脏腑运动和升降运动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七情发生的原动力,其促进七情发生的根源——动机的形成。相火为人体阳气,对精神活动有激发作用,同时可助心火主神明,并推动肝脏疏泄气机,在维持正常的情志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从症状和临床实验资料分析,抑郁症存在着相火不足的现象,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相火不足引起心肾不交、肝失疏泄、痰瘀交阻、脑神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