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8.24±12.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1.54±24 24)ml,出现胆道损伤2例,经对症处理好均治愈,其余无切口感染、出血、放射痛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7.12±2.56)天,术后随访0.5-3年,无术后有残殊胆囊及结石留置情况.结论: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且规范手术操作的条件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并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作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别对90例胆道疾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45例,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腹腔镜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出血、放射痛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其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好,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生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2例胆囊疾病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中无胆道损伤,手术时间(28~56)min,平均(38.5±10.0)min;术中出血(15~38)ml,平均出血量(21.8±7.5)ml;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胆瘘等并发症,且手术切口均Ⅰ级愈合,术后1~2周均顺利出院,术后半年回所有患者,无复发现象。结论小切口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可以达到与胆囊切除术同样的效果,在严格掌握其适应征的情况下,是治疗胆囊疾病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0年我院开腹胆囊切除术23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8.4±21.4)min,术中出血量(95.6±7.0)ml,术后排气时间(2.5±0.6)d切口(8.0±1.2)cm,10例术后服用止痛药,平均输液(7.5±1.0)d,住院时间平均为10d有3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基层医院对胆囊结石并肝硬化可以开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壁切口长度4~6m,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腹腔出血、漏胆、切口感染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壁切口长度4~6m,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腹腔出血、漏胆、切口感染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术中患者出血量为26ml~38ml,平均出血量为(32.6±4.6)ml,术后1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恢复状况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小切口胆囊术患者运用合理的手术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小切口胆囊术患者运用合理的手术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腹小切15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外科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患者37例,作为小切口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之前,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常规切口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是一种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102例65岁以上老年人胆道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胆囊切除术11例,胆囊造瘘4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12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术后并发症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无一例发生),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胆瘘1例。结论:高龄不是胆道手术的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病例、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开展的57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优点和手术操作要点。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的病例。术后未用止痛药物的26例,占45.6%;24h~均恢复进食并下床活动,术中出血平均75ml;术后5d内出院的38例,占66.7%,手术时间平均65min。术后24~32h肠功能恢复,全组手术成功55例(96.5%),延长切口2例(3.5%)。并发症;术中出血1例,切口感染l例。结论:开展胆囊切除术效果理想,其操作要点易于掌握,且安全可靠。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者技术熟练,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处理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对3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除1例因过度肥胖而扩大为常规切口外,其余29例小切口手术均成功,术中均无胆道损伤、胆漏、术中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无切口积液、脂肪液化、开裂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病人接受性好,并发症少,经济节约,容易掌握,易于推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5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过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中转开腹病例。且全部患者无胆道损伤、大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2~8d,平均4d;引流管1~3d拔出,出院B超未见胆石残留及肝下积液。结论:只有做好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才能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在临床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24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24例患者中,行急症手术4例,择期手术20例,均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故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刀与电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行胆囊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3±1.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3±1.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未出现中转开刀,未出现术后感染及二次出血症状,对照组中转开腹、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二次出血2例。结论:采用超声刀行胆囊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胃大部切除患者68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和麻醉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腹正中切口,手术切口长度为6~8cm。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就诊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例,占91.2%;中转开腹6例,占8.8%。术中出血量55~380ml,平均85ml。手术时间55~165min,平均85min。住院时间3—11d,平均5d。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例患者因胆囊管上钛夹处破裂致使术后第2d出现胆漏。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手术与内窥镜下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手术与内窥镜下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共完成66例手术,切口长2—3cm,手术时间30—90min,术中出血量极少,全部病人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常规手术组共完成90例手术,切口长3—8cm,手术时间40—1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mL,出现一例声音嘶哑病人,无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其他并发症。两组病人切口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于术后第3—7d痊愈,住院时间5-10d。结论:采用内窥镜下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 14 2例。结果 :14 2例中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13 6例 ,延长切口后完成手术 6例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8例 ,无术后出血、胆漏、胆管损伤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掌握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技巧和适应证 ,结合具体情况操作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5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四孔法常规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观察疗效。结果:5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完全胆囊切除48例(85.71%),3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4例患者中转开腹,2例开腹探查发现胆总管扩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置T管引流。1例合并心肺功能受损患者未置入腹腔引流,其余均置入。手术平均时间为42.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平均为58.5±5.5ml,术后1~3d拔出腹腔引流管,出院时间平均6.2±0.5d。本组患者术后均无腹腔出血、肝外胆管损伤、胆漏、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感染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易合并其他脏器痰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较危险,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正确处理合并症,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