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大部分切除输入口低于输出口胃空肠吻合的经验,探讨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的方法。方法:对23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行输入口低于输出口顺蠕动胃空肠吻合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访9个月至13a,原有消化道症状消失,原发病未见复发(指良性病病例),饮食消化功能良好,身体健康。没有传统观念所担心的输入袢梗阻或排空障碍现象。其中6例输入后3个月~3a期间均曾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一次,未见钡剂在输入袢潴留及输入袢扩张现象。结论:胃大部分或胃次全切除后,行输入口低于输出口的胃空肠吻合比传统作法输入口高于输出口的胃空肠吻合更符合机体生理,病理机制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后间隙输入袢内疝,是胃手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有人报告死亡率约为40%①。我院4外科近8年来施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余例,发生此种并发症5例,死亡2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结肠瘘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大部切除术 ,行毕Ⅱ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空肠与横结肠相互压迫粘连。胃酸高的病人术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又不能很好的药物治疗 ,而造成术后吻合口溃疡致胃空肠结肠瘘。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2年共收治 5例胃空肠结肠瘘患者。男性 3例 ,女性 2例。年龄 35~ 5 0岁。 5例均为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发病时间为 1 5~ 3年。X线上消化道钡透检查 ,可见钡液经胃吻合口后分 4个通道 ,即空肠输入段及输出段右半结肠及左半结肠。术中见 4例为空肠输入段过长 ,术中将原吻合口及瘘口切除 ,行空肠端吻合及胃空肠重新吻合 ,将横…  相似文献   

4.
<正> B-Ⅱ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处空肠袢后方发生内疝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984年以来我院普通外科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行B-Ⅱ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内疝。其中结肠前吻合输入袢对小弯侧3例,结肠后输入袢对小弯侧吻合1例,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普外科自1989年~1998年,对行胃大部切除术42例患者的胃空肠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无输入空肠袢的一层吻合法应用于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布朗氏吻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对 30例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加输出、输入空肠袢侧侧吻合 (布朗氏吻合 )术治疗 ,疗效满意。现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2 0~ 30a 8例 ,31~ 4 0a 18例 ,4 1~ 50a 3例 ,51a以上 1例 ,平均年龄 35a。1.2 溃疡部位 胃溃疡 7例 ,其中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2例 ;十二指肠溃疡 2 0例 ;复合性溃疡 3例。2 手术方法胃大部切除、胃 -空肠吻合后 ,选择距胃 -空肠吻合口 10cm之输出、输入空肠袢作侧侧吻合 ,先缝闭该处空肠系膜 ,减少内疝发生。然后分别上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新方法,可有效的减少消化道返流的发生。方法距屈氏韧带25~30cm的空肠段与食管端侧吻合,距此吻合口15~20cm,输出袢作空肠与残胃端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在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cm输入袢和残胃空肠吻合口下方分别行空肠闭合,命名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结果14例近端胃癌患者接受该种手术,手术过程安全,吻合时间短(平均25min)。术后恢复良好,进食规律,无1例返流主诉。术后2个月分别进行了影像学和生理学方面监测,效果满意。结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有效阻止返流的近端胃切除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输入袢梗阻19例分析刘金华(靖江市人民医院外科,靖江214500)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输入袢梗阻输入袢梗阻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明确诊断并恰当处理十分必要。1986—1996年我院共正确诊治收治这类患者19例,...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粘连造成空肠输入袢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在临床上不但少见,而且难以处理,我院收治一例,报导如下.患者,女,3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于61年行穿孔修补术,77年3月又因幽门梗阻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空肠输入段对小弯吻合.术后经过良好,但近半年来,又常有上腹疼痛发作.入院前一天,因饮食不当,发生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于80年10月23日收住院.保守治疗无效,经腹穿后诊断为“消化道穿孔合并腹膜炎”,当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术.发现腹腔内有黄色混浊液约3000ml,肠间广泛粘连,空肠输入袢近胃空肠吻合口处,因粘连的索带压迫,造成完全性梗阻.输入段空肠壁变薄,肠腔显著扩大,在紧靠Treitz氏韧带处,有一4.5×3.5cm大小的穿孔,在穿  相似文献   

10.
胃术后空肠扭转吻合5例治疗体会张洪臣,边凤国,陈强谱,杨振林,周旭(附属医院外科,256603)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残胃空肠吻合;胃穿孔1976年以来,我院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扭转吻合5例。停止胃肠减压后均发生呕吐,再次手术治疗。我们采用切除吻合口...  相似文献   

11.
P型空肠袢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控讨P型空肠袢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38例胃癌病人经腹全胃切除后,行食管-P型空肠袢吻合,空肠-空肠Roux-Y吻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 经腹胃癌全胃切除P形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有益于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本院1985年~1993年对26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切除,Lygidakis空肠代胃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21冽,女性5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2岁.手术当日晨将长1.5m口径0.3Cm之硅胶管随胃管置入胃内.在全麻下切除全胃及脾脏,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常规闭合十二指肠.将空肠距蔡氏勒带30Cm处离断,远端缝闭,取远端60Cm做成空肠袢,其中做二个空肠间的侧侧吻合.吻合口4Cm.空肠远近端行Roux—y式吻合,空肠袢与食道行端侧吻合.术中将硅胶管置入远端空肠内45Cm,以备术后八天开始滴入营养液.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后方间隙输出袢内疝合并小肠扭转报告少见,我科从1980.1~1986.4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报告如下。病例资料5例均为男性,第一次手术都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近端对大弯胃空肠吻合术,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切除,壶腹部移植于空肠,尚未见有文献报告.本文介绍一例胃切除后,因输入空肠袢梗阻引起空肠和十二指肠坏死,第五天施行坏死肠段切除,壶腹部空肠移植手术.病例摘要:患者傅××,男性,31岁,工人,81年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分析我院1980年5月至1986年9月10例有输出袢梗阻病人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及治疗办法。临床资料我院作胃大部切除术共310例,绝大多数采用Billrath Ⅱ式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法。发生输出袢综合征10例,占3.2%。其中经手术探查7例证实病因为横结肠系膜裂孔疝3例,炎症水肿后大网膜压迫输出袢3例,输出袢扭曲成角1例。另外3例都经胃肠透视证实为输出袢梗阻,经非手术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2例及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96例,共19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的诊治资料。结果198例均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结肠前吻合156例(78.8%),输入袢>15cm106例;结肠后吻合38例(19.2%),输入袢8~12cm4例,输入袢>15cm4例。疝入肠袢与吻合方式记载完整的60例中,输入袢疝19例,其中输入袢对大弯9例,输入袢对小弯10例。输出袢疝41例,其中输入袢对大弯22例,输入袢对小弯19例。明确记载胃空肠吻合方式120例中,输入袢对大弯67例,输入袢对小弯53例。治愈174例,死亡24例(12.1%)。结论吻合口后间隙及过长的输入袢是内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内疝及疝入肠袢与胃空肠吻合方式无明显关系。缝合吻合口后间隙,采用合适长度的输入袢是避免发生内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 胃大部切除术后,虽有10%左右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但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后输入袢内疝的发生并不多见。复习文献,报告输入袢疝更常发生于结肠前吻合术,而本文报告1例,为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输入袢内疝梗阻后几乎全部坏死,破裂并发腹膜炎,较为罕见。患者张××,女,46岁。住院号1242,曾于三年前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近年来常感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于1979年7月3日以持续性左上腹痛、伴频繁吐呕一周入院。一周前曾暴食丰餐,第二日恶心呕吐,在公社卫生院以“胃炎”治疗,第四日左上腹出现包块,逐日增至约成人拳头大小,入院前一日包块突然消失。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Billroth氏Ⅱ式吻合(以下简称BⅡ式吻合)术后,于吻合口后间隙发生小肠内疝,以致输入、输出空肠袢急性梗阻在临床上较少见,但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兼有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梗阻的一些症状,但又不尽相同,容易误诊或迟迟诊断不决而延误治疗,所以对本并发症应提高认识。我们在1990年8月~1991年8月,一年间遇到4例,现结合文献复习,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输出袢同时内疝形成比较少见 ,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 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例 1 男性 ,6 6岁 ,9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因上腹部疼痛、呕吐 2天入院。体检 :腹平 ,上腹部饱满感 ,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局部肌紧张。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见上次术式为结肠前毕Ⅱ式 ,输入袢空肠从胃空肠吻合口后间隙自右向左疝入 ,肠腔高度扩张 ,肠壁局部浆膜层裂开 ,输出袢空肠从同一间隙自左向右疝入 ,肠腔扩张。予以回复 ,修补浆膜 ,见输入袢空肠有 2 5cm长 ,将胃空肠吻合口后间隙封闭 ,痊愈出院。例 2 男性 ,50岁 ,15…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 1993年 1月以来 ,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 2例 ,食管癌 1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经随访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例 1,男 ,5 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4个月以食管癌于 1993年 1月收入院。 15a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 ,BillrothⅡ式结肠后吻合术。食管癌位于食管中段 ,约 5cm ,经左胸肿瘤切除 ,残胃、脾及胰尾上移至胸腔 ,残胃食管弓上吻合术。但由于空肠袢较短 ,游离时不慎损伤血管弓 ,使吻合口部分空肠缺血 ,只好将局部空肠切除 ,重新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后 11d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 ,考虑与残胃较短 ,致吻合口张力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