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500例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癌患者为25例,对所有常规检查者均采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对其检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检查患者经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诊断确诊为23例,而经胃镜检查和术后病理证实共有25例患者,即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2.00%,误诊1例,为胃溃疡,误诊率为4.00%,漏诊1例,漏诊率为4.00%。其中超声检出肿块最大为100mm×50mm,最小为12mm×10mm。超声诊断病变部位符合率为96.00%;浸润深度符合率为92.00%;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84.21%;肝转移符合率为100.0%;卵巢转移符合率为100.0%,与病理确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诊断中应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效果较好,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在初步筛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速溶助显剂胃超声造影在老年人胃癌检出、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入胃癌患者术前口服胃超声造影资料,评估病灶检出率、T分期符合率.结果:胃小弯区胃癌检出率较高,约95.5%,其次为弥漫型、胃底-贲门区、胃大弯.T分期符合率分别为40%、78.6%、88.9%、100%.结论:口服胃超声造影简便、经济,病灶检出率也较高,是老年人胃癌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对胃癌诊断准确率为95.4%(63/66),胃癌胃壁浸润范围判断符合率72.7%(48/66),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50.7%(33/65),远处转移诊断符合率为96.9%(63/6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为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980例中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阳性病例的随访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渍疡18例,胃息肉5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实质性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阳性检出率9.49%,与胃镜诊断符合率93.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6%。结论充盈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理想的胃十二指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胃肠超声助显剂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共收治的22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行胃肠超声助显剂检查,并以胃镜和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胃肠超声助显剂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胃癌7例、恶性淋巴瘤11例、胃溃疡25例、浅表性胃炎86例、十二指肠炎54例、十二指肠溃疡疾病40例,与胃镜和病理活检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胃肠超声助显剂检查,能够检查出胃十二指肠出现的不同疾病情况,而且无创伤性,方便快捷,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06例胃窗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癌49例,电子胃镜检出胃癌5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4.2%(49/52);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溃疡15例,电子胃镜检出2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8.1%(12/18);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息肉、胃良性肿瘤及胃炎等胃部良性疾病16例,电子胃镜检出29例,诊断符合率为55.1%(10/19)。对于胃癌的诊断,胃窗超声造影与胃镜较为一致(κ=0.742),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92.4%(κ=0.793)。胃部恶性疾病较良性疾病胃壁增厚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的诊断及胃癌的检出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空腹饮水法对84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胃炎诊断符合率76.47%(26/34),胃息肉诊断符合率62.50%(10/16),胃癌诊断符合率86.11%(31/36),胃溃疡诊断符合率25.00%(3/12).结论超声诊断也是检查胃疾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对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LOAK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0 MHz),观察患者服用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胃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观察参数包括病灶大小、形状、位置,病灶处胃壁厚度、黏膜的连续性、胃壁的层次、胃蠕动度、病灶的回声类型等.结果:(1)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胃窗超声造影对74个病灶的检出率98.6%,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86.2%,特异性91.1%,对胃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准确率86.2%.(2)良恶性病灶处胃壁厚度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病灶间的大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可作为胃癌诊断和普查的一种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超声造影检查在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96年2月—97年2月门诊体检中有上腹部疼痛不适主诉者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胃镜病理检查结果作以对照。结果 胃超声造影检查各类胃炎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9例;胃癌5例。其图像表现具一定规律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 胃超声造影检查对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TMN分期的意义。方法对43例胃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充盈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T1、T2、T3和T4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60.0%、95.7%和80.0%,总符合率76.8%;对淋巴结转移N0、N1、N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52.6%和25.0%,总符合率60.5%;对肝脏、腹膜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及其术前TNM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