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6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VitA)缺乏发生率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的9个市县(城市3个,1类县1个,2类县3个,3类县2个)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和儿童营养问卷,收集儿童血清。儿童血清VitA标本全部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用荧光分析仪检测。结果:9个市县共调查6岁以下儿童1473人(城市505人,农村968人,男773人,女700人)。血清VitA检测结果:6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含量平均水平为31.9μg/dl,血清维生素A含量<20μg/dl的肯定缺乏发生率为4.4%;6个月以内的婴儿VitA亚临床缺乏发生率为21.2%,可疑缺乏为56.1%。年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河北省属于轻度维生素A缺乏地区,低年龄组儿童缺乏情况较严重,需要补充维生素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新乡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状况。方法:测定新乡市0~5岁998名儿童血清Vit A水平,并调查儿童膳食结构、患病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结果:新乡市儿童VitA整体水平(29.56±7.12)μg/dl,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总检出率为7.1%,城市高于农村;SVAD检出率<6个月儿童组最高,随年龄增大,SVAD检出率逐渐下降。采血前1周摄入富含Vit A食物、父母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SVAD检出率较低。结论:新乡市0~5岁儿童VitA轻度缺乏,通过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健康教育、定期监测儿童Vit A水平等措施来提高儿童VitA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一级托幼机构儿童维生素A缺乏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抽儿童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301名儿童维生素A检测。同时体检儿童记录身高、体重、头围,并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等级资料比较的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资料对4所幼儿园VitA结果进行分析后再采用两组等级资料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性别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及LSD-t与SNK-q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分析VitA与身高、体重、头围、血红蛋白结果。结果:301名3岁儿童中重度缺乏VitA有2名;轻度有40名,亚临床缺乏有132名,正常有125名,过量有2名。显示4个幼儿园的儿童VitA水平有差别(P<0.001)。VitA水平无性别差异。亚临床缺乏组儿童体重高于轻度缺乏组,正常儿童组体重高于亚临床缺乏组(P<0.05)。VitA5种水平的儿童身长与头围值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itA过量组血红蛋白值高于轻度缺乏组、正常儿童组血红蛋白值高于亚临床缺乏组、VitA过量组血红蛋白值高于亚临床缺乏组、与VitA过量组血红蛋白值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结论:食物分析提示幼儿园应以牛奶为主,尽量减少豆奶进食,性别对VitA结果无影响,体重与血红蛋白值与儿童Vit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已证实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均与维生素A(VitA)缺乏有关。为了解浙江省农村儿童体内VitA水平状况,笔者特对本省龙游、湖州、江山等地的农村儿童进行了VitA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被检儿童均为当地的6月~6岁的农村儿童。按年龄分为7组,即6月~;1岁~;2岁~……,依次类推。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VitA含量。VitA的标准品购于西德Merck公司。  相似文献   

5.
儿童维生素A缺乏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抽取福建省9个地市3178名5岁以下儿童,检测维生素A,对其疾病史进行询问。结果:近3个月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腹泻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有腹泻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无腹泻的2.37倍;等级剂量分析显示,发现腹泻次数越多,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越高;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亚临床VAD是引起儿童发生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婴儿早期预防应从服用鱼肝油开始,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才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根本方法,也是最有效、最迅速、经济的手段;同时口服维生素A对感染性疾病是一项有效而廉价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樊柏林  李世敏 《中国校医》1997,11(2):111-112
儿童维生素A(VitA)缺乏病是世界上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世界上每年约有8百万至1千万学龄前儿童发生或存在不同程度的VitA缺乏,因干眼病致有者达25万[1,2]。VitA缺乏还与儿童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关[3]。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VitA缺乏病,我们对湖北农村学龄儿童的VitA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作了补充VitA效果的观察。l内容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湖北稀水县农村6~14岁学龄儿童519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方法1.ZI膳食调查从519名儿童中随机抽样100名.采用询问法调查其连续三天的膳食情况。1.2.2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1-12岁儿童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及分布特点,为预防维生素A缺乏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样本由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获得。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20名3-12岁儿童血浆样品的视黄醇含量;家庭食物连续3日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375名1-13岁儿童维生素A摄入情况。结果1-13岁儿童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60%RNI的人达到74.7%,只有16.5%的人摄入量在80%RNI以上。被测儿童的血浆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30.5μg/dl(城市36.6μg/dl,农村28.6μg/dl);维生素A缺乏率为6.9%(城市1.7%、农村8.5%);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6.0%(城市20.0%,农村53.8%)。维生素A的缺乏和边缘缺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6.89,P〈0.01),3-7岁儿童明显高于8-12岁儿童(x^2=7.64,P〈0.01)。结论湖南省1-12岁儿童存在维生素A缺乏,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食物供给不足是造成维生素A缺乏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浙江省0~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VA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符合条件的儿童,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水平的测定,并同时请家长填写喂养和家庭状况调查问卷。【结果】共抽取适龄儿童357名,平均血清VA水平为(1.653±0.47)μmol/L,亚临床VA缺乏的发生率为3.08%;1岁以内缺乏的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加,发生率逐渐下降;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VA水平和VAD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回归分析发现居住农村、父母教育水平低、不规律口服VA胶丸和年龄小的儿童是VAD的高危人群。【结论】浙江省0~4岁儿童血清VAD的发生率较1998年明显下降,但仍属轻度缺乏的地区,高危因素是儿童年龄小、居住在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和未口服VA胶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武汉市5个中心城区和2个远城区的1270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维生素A含量测定。[结果]5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87±0.77)μmol/L。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为3.39%,可疑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为7.32%。维生素A缺乏在各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近1周食用乳、蛋等、近1月服用维生素A制剂、2周内患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是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是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现形式,建议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和干预纳入儿童保健工作常规。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0~5岁儿童1085名进行血清维生素A测定,同时进行包括膳食、健康、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市儿童维生素A均值为29.664g/dL,儿童维生素A肯定缺乏检出率为7.6%;均值和缺乏率城市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每日食用奶制品儿童和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低。结论合肥市是0~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轻度亚临床地区,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 Vit A缺乏 (VAD)和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 0~ 6岁儿童共 10 784名 ,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 Vit A含量。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血红蛋白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贫血组儿童 VAD患病率分别为9.98%、2 0 .19%、2 1.88%、4 2 .86 % ;随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显著增加 ,Vit A正常、可疑 SVAD及 SVAD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 .96 %、7.4 0 %、10 .12 % ;随血清 Vit A水平下降不仅贫血患病率增加 ,而且贫血程度增加。结论 :VAD与铁缺乏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缺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福建省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共分3个层,城市、沿海、山区。每个层抽取2~4个县市,共有福州、厦门、连城等9个县市。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病史询问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调查前举办培训班。结果: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患病率为6.3%,各个年龄组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患病率以0岁组最高,达18.8%;其次为6个月组,10.7%;第3为12个月组,4.5%;3~5岁后基本相等,1.5%。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下降。经过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缺乏与喂养方式有密切关系。母乳喂养者患病率高,为16.5%,人工喂养相对低,为8.2%,只有母乳喂养的一半。结论: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经济的手段。儿童保健工作者日常工作应宣传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吉林省保健体检儿童血浆25(OH)D的水平,探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LC-MS/MS法检测并分析了427例体检儿童血浆25(OH)D的水平。结果:①血浆25(OH)D属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检出率为41.69%(178/427);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检出率为58.31%(249/427),其中血浆25(OH)D处于缺乏水平的检出率为28.34%(121/427),处于不足水平的检出率为29.98%(128/427);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检出率为0.00%(0/427)。②255例0~3岁研究对象中,1岁以内婴儿25(OH)D缺乏的发病率为39.34%(24/61),13个月~3岁幼儿25(OH)D缺乏的发病率为15.46%(30/194),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5.854 9,P=6.84E-5)。③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121例儿童血浆25(OH)D检测结果占全部低于正常参考值儿童的48.59%(121/249),而血浆25(OH)D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但临床尚未诊断佝偻病的儿童占全部低于正常参考值儿童的51.41%(128/249)。结论:①维生素D不足在吉林省的发病率高(58.31%),尤其1岁内婴儿更容易罹患维生素D缺乏,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吉林省佝偻病的防治工作。②目前临床诊断佝偻病与经HPLC-MS/MS法检测25(OH)D诊断佝偻病符合率约50%,应尽快广泛普及此法,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城区0—6岁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沈阳市城区 0~ 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 【方法】 对市内五区的 10 784名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含量。 【结果】 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 (1.2 0± 0 .44) μmol/L ,0 .7~ 1.0 5 μmol/L占 3 3 .10 %。 0 .3 5~ 0 .69μmol/L占 10 .5 0 %。 3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低。  【结论】 ①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病发病率较高。②膳食中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供给不足是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病患病的直接原因。③维生素A缺乏病可影响儿童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Tan Z  Ma G  Lin L  Liu C  Liu Y  Jiang J  Ren G  Wang Y  Hao Y  He L  Yao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3):161-163
目的 探讨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抽取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8669名6岁以下儿童。询问其膳食、健康、家庭情况。以微量荧光其血清维生素A(VA)含量。结果 儿童血μmol/L,SVAD患病率为11.7%。可疑SVAD患病率为39.2%。其中SVAD及可疑SVAD患病率随所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高、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儿童SVAD及可疑SVAD患病率;农村(15.0%)高于城市(5.2%),母亲是少数民族者(22.6%)高于母亲是汉族者(8.7%),采血前1周内末摄入富含VA食物者(12.6%-22.6%)均高于每日摄和者(4.1%-10.0%),采血前2周内曾患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者(15.2%-22.6%)非常显著高于未曾患病者(10.1%-1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所在地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家居农村、母亲是少数民族、小年龄、未食乳类、采血前2周内曾患呼吸道感染、发热是其SVAD的危险因素。结论 50.9%的儿童存在或可能存在VA营养问题。儿童SVAD是多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第2次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以对今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共分3个层,每层抽取2~4个县市,共有福州等9个县市。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病史询问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本次5岁以下儿童5 973例,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3.2%;亚临床维生素A可疑缺乏患病率为23.0%;没有发现有临床表现的维生素A缺乏。显示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水平在不同县市、不同年龄存在差异。结论: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才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根本方法。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西部6省(区)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状况.方法 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中2091名5岁以下儿童测定血浆维生素A水平.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国西部6省(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20.2%,男童20.6%,女童19.7%.其中,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最高为25.5%,广西区最低为12.2%.6~11月龄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率最高,以后维生素A缺乏率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中国西部6省(区)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属于重度缺乏.在加强合理喂养的宣传教育同时,应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降低维生素A缺乏率.  相似文献   

18.
黄蕾  南楠  刘爱萍  杨晓芳  李灵  朱瑛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803-1806
  目的  分析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年龄、季节特点以及与体格发育间的关联,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内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张掖市、酒泉市进行健康检查的0~6岁儿童共9 790名。采集末梢血1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根据身长(高)别体重分为超重组及体重正常组。  结果  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81.31(63.14,95.86)nmol/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为45.11%。4~6岁组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 < 1岁婴儿及1~ < 4岁儿童,4~6岁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检出率最高(χ2=83.67,P < 0.05)。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例最高(55.82%)(χ2=194.12,P < 0.01)。秋季超重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检出率较高(19.83%)(P < 0.01)。  结论  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季节及体格发育水平均有关联,< 1及 > 4岁组应是维生素D重点监测的年龄段,冬季应是维生素D监测的重要季节,对于超重儿童秋季应作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内蒙古重点监测县扎赉特旗学生维生素A、D营养状况,从而评价其实施的效果,为下一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更好地实施提供建议。方法 在内蒙古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扎赉特旗,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1所,再从各年级抽取1~2个班的学生,达到每个年级40名学生左右。每年10—11 月,对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 - MS/MS)检测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结果 (1)2016年女生血清维生素A为(324.9±68.3) μg/L高于男生的(307.3±64.9) μg/L;2013 - 2016年,初中生血清维生素A 水平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除2014年外,其他年份男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女生, 2012 - 2017年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 - 2016年小学生血清维生素A 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38.8%、65.5%、39.1%、37.5%,均高于初中生的10.1%、32.6%、25.0%、24.5%。从2012 - 2017 年学生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由56.0%降为45.7%,缺乏率由14.2降为3.1%,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2014 - 2017年女生维生素D不足率均高于男生,2015 - 2017年初中生血清维生素D不足率高于小学生,有统计学差异;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女生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男生,2012年和2014年初中生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小学生;从2012 - 2017年学生维生素D不足率由65.6%降为30.9%,缺乏率由19.7%降为0.6%,均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 均P<0.05)。结论 2012 - 2017年,内蒙古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扎赉特旗学生血清维生素A、D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应继续坚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鼓励学校积极使用“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进行科学合理配餐,改善学生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