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在使用无创通气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7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与护理。结果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可迅速提高患者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纠正呼吸衰竭。结论BiPAP呼吸机操作简便,易于护理,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998年采用气管内吹气(TGI)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 (呼衰 )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8例患者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8~ 76岁 ;病史 18~ 30年 ;合并肺心病 2例 ,陈旧性肺结核 1例 ,肺大泡 1例 ,左侧全肺切除术后 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 COPD〔1〕和 型呼衰〔2〕诊断标准。1.2 方法 :经口 (5例 )或经鼻 (3例 )气管插管 ,接 SIMENS90 0 C型呼吸机 ,采用容量控制通气 (VCV ) ,呼吸频率15次 / m in,吸气时间为 2 5 % ,吸气暂停时间为 2 0 % ,呼气末正压 (PEEP)为 0 ,表 1  TGI对 8例 COPD…  相似文献   

3.
26例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转归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是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 ,而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抢救和治疗患者成功的关键。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我院ICU收治 2 6例呼吸骤停、呼吸微弱或呼吸困难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或控制呼吸治疗 ,取得了一定经验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中男 16例 ,女 10例 ,40~ 75岁 ,平均 5 7 5岁。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Ⅱ型呼衰 12例 ,脑出血致呼衰 10例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肺部感染、心衰致呼衰 2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呼衰 2例[1] 。1 2 方法 选用港产鸟牌 840 0ST型呼吸机 ,2 6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无创通气治疗正成为呼吸衰竭一线治疗手段 ,但COPD呼衰意识障碍常被认为是无创通气的禁忌证 [1 ] ,我们体会呼衰意识障碍并非该手段的绝对禁忌证。近年来我们采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 (Bi- level Postive air- way PressureBi PAP)呼吸机治疗 COPD呼衰并意识障碍患者 2 0例 ,并与 2 0例常规治疗者相比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 0例 COPD急性加重并 型呼衰意识障碍者 ,均符合 2 0 0 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 COPD的诊断标准[1 ] ,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鼻咽部阻…  相似文献   

5.
薛秒  吴小玲  孙琳  王锋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995-997
目的探讨应用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衰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从我科出院的COPD合并呼衰患者30例,在药物等其他治疗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家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随访一年。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别于患者出院和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时评价其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一年及治疗后一年住院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合并呼衰患者使用家庭BiPAP呼吸机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后,圣.乔治问卷三部分评分和总分值降低,治疗一年后住院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时常合并 型呼吸衰竭 ,能否纠正呼衰对患者预后起着关键作用。面罩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由于 COPD患者肺顺应性差 ,气道阻力高 ,故对面罩机械通气治疗 COPD合并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仍有分歧 ,尤其对重症呼衰的疗效更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面罩机械通气治疗 COPD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并进一步观察对重症呼衰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其中男15例 ,女 5例 ;年龄 (6 3.1± 8.4)岁 ,病程 (18.3± 9.3)年。呼吸频率 >2 5次 / min 18例 ,神志不…  相似文献   

7.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雄文 《临床医学》2008,28(3):15-16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位(BiPAP)呼吸机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二氧化碳分位(PaCO2)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Ⅱ型呼衰其主要表现为顽固低氧和CO_2潴留。我院呼吸内科监护室(PCU)近年来对50例年龄在55岁以上COPD肺心病合并Ⅱ型呼衰危重期患者如何改善通气功能进行临床观察,将20例单纯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进行通气为对照组,将30例雾化吸入与高频喷射呼吸机进行交替应用为实验组。采用美国有限公司Ⅱ—1312型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气。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OPD肺心病Ⅱ型呼衰早期使用强力超声雾化吸入与高频喷射通气交替进行,即能显著提高PaO2(P<0.01)和SaO_2%(P<0.01),同时明显降低了PaCO_2(P<0.05)。而单纯应用高频喷射通气不能达到有效降低Pa-CO_2(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机械通气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 14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人COPD急性呼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有创通气时间 3~ 6天 ,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 ;B组有创通气时间 8~ 19天 ,发生VAP 4例 ;A组无死亡 ,B组死亡 4例 ;A组住ICU时间 (7.3± 1.7)天 ,B组 (15 .3± 6 .0 )天。结论老年人COPD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高 ,有创通气时间短 ,无VAP发生 ,住ICU时间短。但因老年人对咳嗽反射弱、咳痰无力、一般情况差故不能过早拔管。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69-197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H、Pa0_2、PaC0_2及Sa O_2的比较(x±s)pH Pa0_2(mmHg)PaC0_2(mmHg)SaO_2(%)观察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0_2、PaC0_2及SaO_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已成功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和胸廓畸形引起的呼吸衰竭(呼衰)。近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中有关呼吸肌疲劳问题的提出,使无创通气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3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治疗592例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 0 1~ 2 0 0 3- 0 1我院老年急性加重期肺心病住院患者 ,男 2 98例次 ,女 2 94例次 ,年龄 5 5~ 82岁 ,平均6 3.4 5岁 ,其中 , 型呼吸衰竭 ( 型呼衰 )、肺性脑病 10 8例次 ,并发消化道出血 2 8例次 ,休克 4 2例次 ,电解质紊乱 5 92例次 ,心律失常 2 2 4例次。1.2 方法 除纠正 型呼衰外 ,均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 ,如合理使用抗生素 ,营养支持 ,加强护理 ,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机治疗。1.3 疗效判定 治愈 :感染控制 ,心衰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得已纠正 , 型呼衰明显好转 ,基本达维持日常生活的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04-09~2006-05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危重患者常因呼吸衰竭(呼衰)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呼衰收入重症医学科,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约占收治患者总数的30% ~ 50%,因此,呼吸支持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呼衰的基本有效手段.根据欧洲呼吸协会(ERS)顾问委员会的共识,长期机械通气(PMV)定义为连续机械通气(MV)超过21d、每日MV时间超过5h者[1-4].导致呼吸机依赖的PMV常见医源性原因有:呼吸机设定参数不当导致过度肺充气,控制通气的时间过长,长时间应用肌松药、皮质激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镇静剂,MV时的平卧、制动等,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呼吸肌力.临床确有一些患者需要PMV,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脊髓损伤、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脊柱后凸侧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枢性或肥胖型低通气综合征等,应该对这些患者进行鉴别.困难脱机的患者应当寻找纠正导致脱机失败的可逆原因.  相似文献   

15.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敏  郑玉琼  韩蓉  李洪成 《华西医学》2004,19(1):101-102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呼吸机经鼻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30例 ,并与同期 3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作对照。结果 :治疗 2小时后治疗组pH和PaO2 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 (P <0 0 1) ;两组PaCO2 均有下降 ,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 0 1)。结论 :BiPAP呼吸机能提高PaO2 ,降低PaCO2 ,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COPD并呼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及呼吸、心率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H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呼衰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行气管插管保证呼吸道通畅是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1988年10月— 2 0 0 1年 10月的 13年间 ,我们应用 4种方法对 2 5 16例患者行气管置管术 ,现分析对比各种方法的利弊。1 临床资料2 5 16例患者中男 1882例 ,女 6 34例 ;年龄 :≤ 2 0岁 2 0 6例 ,2 1~ 4 0岁 5 2 1例 ,4 1~ 6 0岁 90 7例 ,>6 0岁 882例。置管原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咳嗽无力、 型呼吸衰竭 (呼衰 ) 798例 ;后组颅神经损害 4 7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需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2 5 7例 ;鼻咽部病变阻塞气道 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3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每天接受6~8h的无创通气,共12周,同时评价其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治疗组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运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是这些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Bi PAP(Bi- 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 ] ,本文旨在观察 Bi 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5~ 1998年 COPD合并急性呼衰患者共 45例 ,其中男 36例 ,女 9例 ,年龄 6 0~ 77岁 ,平均(6 7.4± 6 .3)岁。选择标准 :1有 COPD病史 ,有明显诱因 ,如受凉、劳累等。2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咳嗽、咳痰、气急症状加剧 ,出现嗜睡等神志变化。 3通气治疗前皆经氧疗和呼吸兴奋剂、抗炎、平喘等…  相似文献   

20.
PF-COPD血气与肺功能特点及COPD与PF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8):1258-1259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1997- 0 2~2 0 0 4 - 0 2住院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 18例与COPD并肺间质纤维化(PF- COPD) 2 1例。IPF组:平均年龄5 8岁(4 7~73岁) ,IPF符合1999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制定的IPF诊断标准。PF- COPD组:平均年龄6 4岁(5 0~75岁) ,具有COPD的各项临床特点,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 ,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出现:1进行性呼吸困难;2肺部可闻及velcro罗音;3肺功能测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动态观察,肺功能结果不完全符合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4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