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刺对小儿脑性瘫痪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142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海波  靳瑞 《四川中医》1997,15(1):54-55
脑瘫,一般是指大脑在发育完成以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系统伤残疾病。现代医学对本清的治疗无特异性措施。本文通过运用特定组穴,对1993年以来在广东省弱智儿童治疗中心的142例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较为理想,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99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11月,最大16岁,其中1~3岁85例,3~6岁35例,6岁以上22例。痉挛型81例,松弛型27例,共济失调型13例,手足徐动型8例,其他型13例。除2例语言正常外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语言障碍,有明显视力障碍者13例,有显著听力障碍者1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前后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配合康复法和康复法比较,治疗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法可以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流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有关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文献报道,我院采用水针穴位注射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见有报道,为此,我院于1987年开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皮质醇的含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的变化,来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是否参与其作用。现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对象: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其中1岁以内4例,1~3岁15例,3~7岁9例,7岁以上3例;脑炎3例,围产期窒息15例,蒙被窒息1例,核黄疸后遗症2例,中毒性脑病1例,高热抽痉1例,原因不明8例(其中7例母怀孕早期有疾病感染史);治疗前临床表现智力低下30例,肢体瘫痪28例  相似文献   

5.
杨东梅 《河南中医》2013,33(6):957-958
目的:探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2009年7月-2011年2月选取精神发育迟滞患儿50例,病情轻至中度,无听力、视觉障碍,合并语言障碍30例,针刺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外关穴,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1寸毫针,头穴选用平刺法,外关穴为直刺法,均采用平补平泻法,静留针1h,期间每15 min行针1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50例患儿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针刺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外关等穴能明显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针刺四神聪、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治疗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其中轻、重各4人,中度2人,结果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对脑性瘫痪儿童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医辨证的方法对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MF)及社会适应行为(BSA)评定。结果:3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儿ADL评分、BS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MF总有效率达83.9%。结论:在小儿脑瘫治疗中,针刺结合中医辨证的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可提高其康复率,是目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比较经济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3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88例,女32例;10个月~5岁66例,6~10岁49例,11~15岁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个月;因产前因素(...  相似文献   

9.
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伟  陈俊军  熊健  叶赞 《中国针灸》2009,29(11):868
目的:评价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聪脑通络组、靳三针组、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聪脑通络组取头穴线为主,配合大椎、筋缩、命门、腰阳关、合谷、内关、三阴交等穴,头针行快速捻转手法,留针30 min,腰背及四肢部腧穴行小角度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不留针;靳三针组主穴选取"靳三针"组穴中的四神针;常规针刺组腧穴配伍按照<金针灸治疗学>王启才),穴取大椎、身柱、风府等为主.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对患儿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聪脑通络组、靳三针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0.0%,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60.0%,聪脑通络组和靳三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聪脑通络组和靳三针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CP可明显改善患儿综合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治疗70例小儿脑瘫,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血清生长激素、CT的变化,同时做GMFM量表随访评估.结果 治疗后,血清生长激素82.1%上升,血清骨钙素87.5%下降,CT 60.7%有不同程度的改善,GMFM各个能区评估值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 其作用机理是针刺刺激了穴位,通过神经、经络而调整了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运动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运用针灸、推拿、指导训练三合一方法治疗小儿脑瘫42例,并设立对照组22例,采用肌注脑活素、体外反搏、导平仪治疗与训练。结果与结论5—10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小儿脑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15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33例周围性面瘫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针刺加艾灸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等治疗。结果 5个疗程后,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87.88%。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建议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瘫时,须防同时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以免漏诊而漏治。  相似文献   

14.
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脑瘫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进行针灸治疗,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结果 针灸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灸对脑瘫语言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互动式头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34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年龄、瘫患部位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配对,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加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MFM总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反映走、跑、跳能力的能区(E区)百分比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与运动疗法结合可以改善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互动式头针在改善患者行走能力方面较常规头针加运动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通督醒脑头针治疗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智力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物理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作业疗法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督醒脑头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智力发育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 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m、Vs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RI、PI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适应性、个人-社会、精细动作、粗大运动、语言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通督醒脑头针可显著改善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血流动力学,提高其智力水平,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头针治疗小儿孤独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智头针疗法对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小儿孤独症患者应用小儿头针疗法治疗30次,针刺期间给以电刺激30min。结果经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8例。随访1~2年,有效的30例中,有14例患者在逐渐恢复,其中9例能跟班就读。10例患者进展不显著,有6例患者病情退化。近期有效率为78.9%,远期随访有效率为36.8%。治疗前后Ca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脑电图有广泛重度异常者16例,其中10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头针可使孤独症患者的极度孤独、视线接触障碍、语言重复、强迫性一致、感情淡漠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hippocampus, cortex, basal nucleus and the brainstem of newborn rats with cerebral palsy,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to newborn rats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hypoxic ischernic to make the model of newborn rats with cerebral palsy, decapitating brain after giv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separating the required brain regions, and detecting the content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with spectrophotometer.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the content of dopamine (DA), 5-Hydroxytryptamine (5-HT) in basal nucleus area of newborn rats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norepinephrine (NE) in Brainstem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which elevated significantly(P〈0.05)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indicated that to improve the ontent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related brain area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newbom rats with cerebral para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