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我市经过多年的常规免疫,特别近几年的AFP监测强化免疫取得了显的成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1980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发病率为6.19/十万,1980——1993年间每年均有脊灰流行并存间隙性局部爆发。1989年12月至1993年3月我市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进行了七轮应急服苗或强化免疫。1993年12月以后按全国强化免疫活动方案又开展八轮大规模强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陈治玲,成树人湛江市1980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发病率为6.19/十万,1980~1993年间每年均有脊灰流行并有间隙性局部爆发。1989年12月至1993年3月我市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进行了七轮应急服苗或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仍是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定期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5.
湛江市1985-1999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及防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湛江市狂犬病的防制效果。方法:根据全市各县(市、区)疫情报告资料、专题总结资料、狂犬病防治有关报表及部分个案调查表,对湛江市1985-1999年狂犬病疫情变化及防制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年共计发病110例;死亡110例。在1985-1987年间,狂犬病呈散发流行状态,1988年,曾在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当年发病率高达0.61/十万。此后,采取了加强人间、畜间疫情的监测;认真落实疫区灭犬并坚持一年内不引入新犬只,净化疫区;加强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教;提高被犬伤者的伤口正确处理率、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成功率等措施,疫情明显下降,1993年9月后疫情停息,到1999年连续6年无新病例发生。结论: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狂犬病效果显著,但要根除该病,建议制定限期消灭狂犬病的区域性灭病规划。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1985~1999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及防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湛江市狂犬病的防制效果。方法 根据全市各县 (市、区 )疫情报告资料、专题总结资料、狂犬病防治有关报表及部分个案调查表 ,对湛江市 1 985~ 1 999年狂犬病疫情变化及防制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年共计发病 1 1 0例 ,死亡 1 1 0例。在 1 985~ 1 987年间 ,狂犬病呈散发流行状态 ,1 988年 ,曾在局部地区暴发流行 ,当年发病率高达 0 .61 /十万。此后 ,采取了加强人间、畜间疫情的监测 ;认真落实疫区灭犬并坚持一年内不引入新犬只 ,净化疫区 ;加强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教 ;提高被犬伤者的伤口正确处理率、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成功率等措施 ,疫情明显下降 ,1 993年 9月后疫情停息 ,到 1 999年连续 6年无新病例发生。结论 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狂犬病效果显著 ,但要根除该病 ,建议制定限期消灭狂犬病的区域性灭病规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与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免疫接种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及OPV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病例分布于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5%,男女性别比为1.89∶1。26例AFP病例中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AFP病例48 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本地和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3%和99.1%。2004/2005年度两轮OPV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和97.2%,两轮强化免疫现场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均>95%。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但AFP病例首诊报告率低,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8.
9.
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继而我国所属的WHO西太区确定1995年本区消灭脊灰的目标。我国政府1991年签署了”世界儿童首脑会议”的两个文件,作出了消灭脊灰的承诺,并在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消灭脊灰作为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为此。天津市经历11年,完成了全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本文现就实施情况和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湛江市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的效果。方法 2000年3月20-25日和4月20-25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两轮消灭脊灰“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凡1996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未服足五次脊灰疫苗一律进行两轮脊灰疫苗补服,结果 本次活动共补服儿童239371人,其中外来儿童占总补服儿童的3.47%,零剂次儿童占总补服儿童的10.94%,查漏补服结束后现场随机抽查目标儿童1645人,上卡率83.53%,查漏补服率93.35%。常住儿童上卡率和查漏补服率均高于暂住儿童,农村补服点补服率95.31% ,城区集贸市场补服点补服率89.83%。结论 本次消灭脊灰“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效果显,但仍存在不足,应定期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查漏补服工作。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炎)中和抗体水平,评价湛江市近年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对雷州市、昊川市、徐闻县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调查,选择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23名进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县(市)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CMT)分别为99.38%、98.76%、98.45%,和1:87.36、1:81.56、1:45.30;Ⅰ、Ⅱ型脊灰中和抗体GMT以2~4岁组最高,6~8岁组次之,13~15岁组最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Ⅲ型中和抗体GMT各年龄组之闻差异则无显著性;雷州市脊灰各型中和抗体GMT明显高于徐闻县。结论 湛江市健康儿童有较高的脊灰免疫水平,并已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湛江市1984~2004年儿童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容量概率比例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对湛江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和计划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免疫接种率从1989~1997年均达85%以上,但2004年则分别为82.6%、79.9%和81.9%。计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脊髓灰质炎从1984年的119例下降到1994年以后的0例;白喉从1984年的35例下降到2004年的0例;麻疹从1984年的6658例下降到2004年的101例,下降98.5%;百日咳从1984年的1685例下降到2004年的9例,下降99.5%。结论湛江市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有效控制了脊灰、白喉、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维持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适时的强化免疫,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率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罗耀星,吴承民,郑慧贞,郭永文,郑焕英,林协勤,成树人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热带、亚热带,是我省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的流行区。近10年来,每年年发病率在0.10~2.55/十万。为了...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我区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我们对1985~1993年我区7年的计划免疫、强化免疫的情况结合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 濮阳市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的高发地区,60年代初开始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继之开展了冬春季的突击服苗活动;1983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1991年在常规免疫基础上辅以强化免疫;自1993年始通过严密的监测系统,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本文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消灭脊灰采取的免疫措施的效果进行初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脊灰专报系统及流行病学调查,强化免疫数据及相关监测数据来自历年统计报表。1.2 方法 用描述性的方法,从接种率、人群免疫状况、发病情况等方面,分析不同免疫措施对降低脊灰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和免疫成功率情况,评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效果,于2010年抽取湖北省A县开展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监测,并在湖北省B县开展了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  相似文献   

17.
王仪  吴良文 《中国校医》1997,11(2):116-118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一种危害婴幼儿的急性传染病,我市自1955年有资料记载以来已发生多次脊灰流行,发病率最高的是1965年,达10.11/10万。该病曾在我市连续几年达到卫生部颁标准。但1989年我市突然发生了脊灰流行。为了探索流行规律、探讨流行因素、制定防治对策,我们作了回顾性调查研究。1材料与方法1.1AFP流调表、随访表、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表1.21989~1992年确诊病例由市脊灰诊断小组诊断,1993~1995年确诊病例山省脊灰诊断小组诊断。1.3疫苗滴度、人群中和抗体按卫生部1987年下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之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18.
1964年蒲江县发现首例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以来 ,截止 1979年流行连续 16年 ,年发病率波动在 0 44 / 10万~5 75 / 10万之间 ,覆盖全县面积的 84 10 % ,发病以夏秋季为重 ,受害对象为婴幼儿。 1966年实施常规免疫措施后 ,发病率逐渐下降 ,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后 ,1980 -2 0 0 0年 2 1年无病例发生。现就蒲江县脊灰防制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作概要介绍。1 流行概况1 1 发病动态 自 1964年该县发现首例脊灰病例以来 ,截止 1979年共发现 5 9例 ,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 0 0 0 0 8% ,年平均发病率为 2 2 5 / 10万 ,其中最高发病年为 1971年 (5 …  相似文献   

19.
韶关市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韶关市脊髓灰质炎(脊灰)强化免疫效果。方法 对韶关市1989 ̄1999年消灭脊灰活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1989年起十一次十九轮脊灰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3529129人次,平均接种率为96.86%,其中1991年起均达96.00%以上;同一出生队列的人群比较,各年份出生儿童后几轮实种人数均比第一轮增加;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中零剂次免疫人数逐年减少;4岁以下人群脊灰Ⅰ、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韶关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强化免疫效果。方法 对韶关市 1 989~ 1 999年消灭脊灰活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 1 989年起十一次十九轮脊灰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352 91 2 9人次 ,平均接种率为 96 86 % ,其中 1 991年起均达 96 0 0 %以上 ;同一出生队列的人群比较 ,各年份出生儿童后几轮实种人数均比第一轮增加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AFP)中零剂次免疫人数逐年减少 ;4岁以下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由强化免疫前 ( 1 988年 )的 87 0 1 %、94 1 2 %、90 91 %升至强化免疫后期 ( 1 996年 )的 1 0 0 0 0 % ,GMRT由 6 0 71、72 57、4 3 50分别升至 1 94 0 1、1 37 1 9、1 0 3 97;脊灰发病率从 1 989年的 0 1 8/十万降至 1 991年的 0 0 7/十万 ,1 992年起无脊灰病例报告。 1 994~ 1 998年AFP监测中未发现脊灰野毒株感染病例。结论 韶关市多次脊灰强化免疫措施落实 ,有效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对消灭脊灰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