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鹰嘴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氧化-抗氧化效应的影响,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8/10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小白鼠50只进行造模:小鼠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25mg/kg剂量一次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注射7d后血糖升高稳定、且随机血糖达16.7mmol/L以上者为造模成功。②随机将造模成功的小鼠50只均分为5组:高血糖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在各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的基础上,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25mg/kg、50mg/kg、100mg,kg的受试物,高血糖模型对照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分别给予150mg/kg的蒸馏水和二甲双胍,1次/d。连续4周。③给药2周末和4周末监测空腹血糖,实验结束时于空腹12h后将小鼠处死,取血和肝脏组织,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纳入5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给予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2周后,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小鼠血糖值显著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且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4周后,高、中剂量组均显著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极显著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1);高、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丙二醛含量: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呈极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④过氧化氢酶活性:中、高剂量组血清和高剂量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P〈0.01,P〈0.05),高剂量组血清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而二甲双胍治疗组无论血清还是肝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中、高剂量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但肝脏中活性仍极显著低于3个剂量组(P〈0.01)。⑥给药后,模型鼠的血糖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3、-0.9466和-0.9503;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6、-0.9356和-0.9631。结论:①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固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的活性,保护机体组织免遭过氧化损伤有关。②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在降低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功能优于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染铅大鼠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核酸对其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完成。选择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200mg/kg和700mg/kg核酸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正常饮水,其余3组饮(8g/L)醋酸铅水溶液。另外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蒸馏水,200mg/kg和700mg/kg核酸组大鼠分别灌胃核酸200,700mg/kg,5周后麻醉处死动物,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谷胱甘肽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 结果:纳入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比较:模型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5374.57&;#177;819.00,3516.37&;#177;597.62;7088.75&;#177;668.63,4677.10&;#177;856.84)μkag/L(q=4.02,6.03,P〈0.05-0.01)],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高于空白组[(8.63&;#177;1.47,6.64&;#177;1.06)μmol/L(q=4.52,P〈0.05)]。200,700mg/kg核酸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q=4.01~4.91,P〈0.01)。②各组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比较:模型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空白组(q=3.64~7.53,P〈0.05-0.01)。200,700mg/kg核酸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q=3.49-5.74,P〈0.05~0.01)。 结论:铅染毒能够造成实验大鼠机体氧化损伤,核酸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铅中毒引起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多注重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缺少人体细胞水平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材料:实验于2002-01/07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包括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低密度脂蛋白、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E等。 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1μmol/L)、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维生素E50μmol/L)、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预先加入维生素E及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细胞外及细胞内各抗氧化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内皮细胞内外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 结果:(勘各组内皮细胞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②各组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产生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索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 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等抗氧化指标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心脉龙是从昆虫类中药美洲大蠊中发现并提纯制备的新型核苷类化合物。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的心血管活性,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及休克,明显改善微循环。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心脉龙的抗衰老作用。设计:对照观察实验。单位: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9在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完成。选用ICR小鼠40只,雌雄不拘,由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心脉龙注射液由云南腾冲制药厂生产[批号:94(ZL)03]。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青年对照组,衰老对照组,心脉龙大剂量组和心脉龙小剂量组,每组10只。青年对照组为3月龄小鼠,体质量(20&;#177;21g,其余3组均饲养20月龄,体质量(40&;#177;31g。从第20月开始,心脉龙小、大剂量组分别按6mg/kg、8mg/kg连续腹腔注射心脉龙30d,1次/d。青年和衰老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第31天,将实验小鼠断头取血、脑和肝脏,制成10%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和肝脏脂褐质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②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和肝脏脂褐质含量。结果:40只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衰老对照组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而心脉龙两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衰老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②衰老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和肝脏脂褐质含量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而心脉龙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和肝脏脂褐质含量,与衰老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心脉龙两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心脉龙可通过改善氧自由基代谢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沉积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疗效确切的降脂药非诺贝特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9/2004-12空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主要成分:普通饲料0.788、猪油0.1、蛋黄粉0.1、胆固醇0.01和胆酸盐0.002),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黄芪多糖(颗粒剂型,国食健字G20040383,生产批号20040301,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以16.68,8.34.3.52g/ks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非诺贝特组[将非诺贝特胶囊(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制造,200mg/粒。批号78879)以0.067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6组动物均连续喂养12周,每周测体质量。②喂养12周后,取肝组织称质量,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215;100%)。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和含量;用微弱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谷耽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诺贝特组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值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肝脏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三酰甘油含量和肝指数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模型组相近。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与模型组相近(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高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氧化损伤。非诺贝特虽可降低血脂,但因促进脂质的肝脏代谢,而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背景:实验室前期已初步表明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显著,且能明显改变衰老机体的免疫功能。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对自然衰老比格犬的抗衰老作用。 方法:选用自然衰老的健康比格犬(6至7岁龄)16只,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以健康青年犬(3至4岁龄)作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治疗组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番茄红素联合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的DMEM/F12细胞培养液和等量葵花籽油。治疗过程中定期观察各组犬的一般状况,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治疗24周后处死全部动物,观察各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青年对照组,血清丙二醛浓度均高于青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衰老治疗组经24周治疗后,比格犬皮毛明显光滑,活动力加强,食欲较好;与治疗前和衰老对照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治疗第8周起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从第6周起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丙二醛浓度从治疗第4周起显著降低(P均<0.05)。③实验结束后,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治疗组各组织器官结构清晰,基本无炎性浸润,无明显坏死及纤维化病变,与青年对照组组织器官表现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治疗能不同程度提高自然衰老比格犬血清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浓度,且能促进修复改善组织器官结构及功能,故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对百草枯的摄取。造成百草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帕金森病的黑质纹状体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但其产生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观察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帕金森病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腹腔注射百草枯10mg/kg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小鼠行为活动改变。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mac-1蛋白表达,同时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两组小鼠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小鼠自发行为活动较对照组减少(P〈0.05)。高效液相法检测模型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酪氨酸羟化酶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c-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提示中脑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致使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及抗氧化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引起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滴丸对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五种酶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所致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清中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有明显的降低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的作用,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并能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力,大剂量组能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同时,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并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烧伤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肺水肿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完成。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褪黑激素组3组,每组10只。烧伤组和褪黑激素组大鼠麻醉后将背部皮肤置于沸水中15s造成30%Ⅲ度烫伤,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溶剂(体积分数为0.01的乙醇生理盐水)或褪黑激素10mg/kg,30min后腹腔注射15mL生理盐水复苏。对照组除背部浸入37℃水中且未补液外,其余同烧伤组。所有动物均于伤后6h断头处死,取出双肺测量以下指标: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肺质量(湿)/肺质量(干)比值。 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丙二醛含量:烧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2.02&;#177;0.52),(1.39&;#177;0.36),(1.11&;#177;0.29)μmol/g,P〈0.01],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间差异不显著。②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烧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7.42&;#177;1.01),(12.67&;#177;1.68),(11.18&;#177;1.63)μmol/g,P〈0.01],褪黑激素组仍低于对照组(P〈0.05)。③烧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01,P〈0.01),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高5.4倍(P〈0.001)。褪黑激素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烧伤组(P〈0.01),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比烧伤组低21%(P〈0.05)。④肺质量(湿)/肺质量(干)比值:烧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4.42&;#177;0.51,3.57&;#177;0.64,3.98&;#177;0.15,P〈0.01,0.05),对照组和褪黑激素组间差异不显著。 结论:褪黑激素可明显抑制烧伤后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肺水肿,对烧伤早期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杭氧化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SF组、GSH组,SF组每日静滴SF0.3g 2周,GSH组每日静滴GSH1.8g2周,两组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GSH均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T、sCRP的浓度(P〈0.01,P〈0.05),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P〈0.05)。结论:SF和GSH能改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