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介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有关资料 ,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机制及临床光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和结论 :氟罗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较好的疗效但却均有较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张婷  屠曾宏 《天坛药讯》2003,13(3):21-23
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效好的疗效但却均有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较好的疗效但却均有较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反应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玉英  邓湘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10-2610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发生的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本院9例喹诺酮类药物所致光毒性反应病人及文献资料的分析,认识光毒性反应的表现及发病机制。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最为常见,其原因与药物本身及光照有关。结论:在使用易致光毒性反应的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光照,并密切观察早期症状,尽早诊治光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细和  王世平 《医药导报》2004,23(8):0607-0608
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它的光毒性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临床表现及研究概况,并对合理防治光毒性作用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构效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对消化系统肠道反应、对中枢神性系统的不良反应、光毒性、肝、肾毒性、软骨毒性、皮肤不良反应、对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影响及其它不良影响益日受到关注。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直接与其活性和不良反应相关,主要与连接在喹诺酮母核上的特殊的取代基有关。胃肠反应是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综述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归纳有关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道。结果: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好,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和心血管毒性、肝毒性等。结论: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不良反应轻微,但仍应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1985年至今,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进展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受到关注,包括有光毒性的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替马沙星与严重的溶血性尿毒症的并发症有关;洛美沙星引起光毒性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司帕沙星与光毒性和QT间期延长有关;托氟沙星引起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肾炎;曲伐沙星有肝毒性,格帕沙星由于对心血管的影响而被撤出市场,克林沙星与光毒性和血糖过少有关。奎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直接与其活性和不良反应相关,连接在喹诺酮母核上的特殊的取代基的关系已被阐明,日本在药物上市后5年的市场监督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相关性特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左氧氟沙星为1.3%,帕珠沙星为3.3%,托氟沙星为3.6%,加替沙星为4.5%,巴洛沙星为5.4%,胃肠反应是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研究的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不良反应最低。  相似文献   

10.
徐辉 《北方药学》2015,(3):149-149
目的:观察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临床资料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从性别来看,男性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来看,38~58岁年龄段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当充分认识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全面保障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普卢利沙星关键中间体新工艺研究 普卢利沙星是最新一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它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等多种细菌的抗菌力远远超过目前上市的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该药口服吸收好,耐受性好,反复给药在体内无蓄积,副作用很小,几乎没有其它氟喹诺酮药物常见的光毒性、肝脏毒性及中枢神经毒性,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安全性极好的品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药物的光促反应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中以喹啉羧酸类产品最多,但喹啉羧酸类药物大多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临床中有喹诺酮类药物发生光毒性反应和光敏反应的报道,近年来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光促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提示: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其反应速度与溶液的pH及药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光降解反应有敏感位点,组氨酸对光促反应有抑制作用,且光促反应不仅可产生降解物,还可产生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体外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T  Li JL  Ma XC  Xin J  Tu ZH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5):453-459,480
目的:比较四个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光毒性来确定体外实验的可靠性.方法:用体内Wistar大鼠光毒性实验,Balb/c小鼠光毒性实验和体外中国仓鼠V79细胞微核实验,NIH 3T3 MTT实验在不同的UVA照射条件下测定四个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光毒性.结果:在所有实验中,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显示出较强的光毒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环丙沙星光毒性较温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诺氟沙星在体内实验中没有显示出光毒性,但在体外实验中较高剂量(10μmol/L)能产生光毒性.结论:体内外测定药物光毒性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体外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不良反应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消化系统占19.44%,皮肤及附件占18.52%,心血管系统占15.74%和中枢神经系统占13.89%,各脏器不良反应均有报道,合并用药更易发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症状多,临床应用时要注意防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的用药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1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理的用药措施。结果经分析发现,年龄越大的患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更加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以及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了呼吸系统反应、胃肠道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肤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率较高,因此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重视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的毒性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反应是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似乎存在。喹诺酮类药物神经毒性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相当多的患者中,曲伐沙星有中度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年轻妇性对此尤为敏感,治疗或进餐时服药不良反应减轻。司帕沙星和格帕沙星的心脏毒性的可能性高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除了轻度的QT间期延长之外,没有明确的与药物相关的严重反应,但用于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中是有风险的。8-位有卤原子的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显示最大的可能性,氟诺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和洛美沙星属此类,其它新喹诺酮类药物的可能性相当低,但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应防止暴露于紫外光下。喹诺酮类药物的软骨毒性在幼体运物中作用于关节软骨和/或骺增长板,其发病机理可由药物-镁螯合特性解释,此类药物在儿科的使用应严格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对连接组织结构的毒性作用是肌腱病症,在药物治疗迟达几个月后可发生肌腱炎和肌腱破裂。喹诺酮类药物有良好的耐受性,当用其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药物时,应考虑其特殊的药物毒性。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中叶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该类药物已发展至第四代,以氟喹诺酮类为代表,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其市场占有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广泛使用,耐药问题频现,同时也发现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致其应用受限。发展新型喹诺酮结构以克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缺点为临床所  相似文献   

18.
兰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98-199
目的 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9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58.7%,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大.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共占81.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结论 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选择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保证用药安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16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过敏反应、皮肤及其附件,局部和口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结论: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及其单独与联合用药量,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60例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帕珠沙星、环丙沙星;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其中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引起不良反应占较大比例。结论在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准确性、安全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