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糖仪采血笔污染情况,改进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血笔细菌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检测采血笔32支,消毒前采血笔表面污染菌数平均为23 cfu/cm2,医院科室使用的采血笔污染菌数平均为25 cfu/cm2,家庭用采血笔污染菌数平均为21 cfu/cm2。采用乙醇氯己定消毒液直接喷洒消毒采血笔,可使污染菌数平均下降到1.0 cfu/cm2。结论血糖仪采血笔细菌污染较严重,用乙醇氯己定消毒液直接喷洒消毒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 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 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电图仪各导联的带菌状况,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使用后心电图仪导联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擦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清洁和消毒后的心电图仪导联使用10、20和40人次后,带菌率均为100%,肢体导联夹和胸导联皮球平均污染菌数分别为8.50 cfu/cm2和8.0 cfu/cm2,但未检出致病微生物。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75%酒精消毒液或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采样检测均未检出存活菌;使用10人次后即出现污染,且随使用次数增加污染率增加;以含氯消毒剂和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较好。结论心电图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随使用次数增加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使用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电图仪各导联的带菌状况,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使用后心电图仪导联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擦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清洁和消毒后的心电图仪导联使用10、20和40人次后,带菌率均为100%,肢体导联夹和胸导联皮球平均污染菌数分别为8.50 cfu/cm2和8.0 cfu/cm2,但未检出致病微生物。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75%酒精消毒液或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采样检测均未检出存活菌;使用10人次后即出现污染,且随使用次数增加污染率增加;以含氯消毒剂和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较好。结论心电图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随使用次数增加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使用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5.
医疗操作中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数检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医院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前,手上平均带菌数平均为51cfu/cm2;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手上带菌数平均为32cfu/cm2。用普通肥皂洗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24cfu/cm2;用含异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4cfu/cm2。结论医院医护人员手在没有经过清洗或消毒的情况下,手上带菌数超标明显;用普通肥皂洗手对菌数降低不明显,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口腔科治疗椅的污染程度,评价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口腔科治疗椅治疗台面污染细菌总数为56.8 cfu/cm2,操作按钮细菌总数平均为50.5cfu/cm2,操作按钮板拉手细菌总数平均为486 cfu/件,照明灯拉手细菌总数平均为425 cfu/件。以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5 min,对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到99.31%;治疗椅各部位消毒后存活菌数范围为0~4 cfu/cm2和2.8~3.6 cfu/件。结论该医院口腔科治疗椅表面污染严重,用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可有效杀灭其表面上污染菌达到消毒效果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芳  杜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44-5144
目的 探讨医用计算机的染菌量,染菌菌种及其分布,研究计算机的物表消毒及清洁,解释职业防护的必要性.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物表采样方法进行随机采样检测计算,应用医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接种,应用HX-21A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 40份采样监测标本有35份存在细菌生长,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规定超标3份(10 cfu/cm2)超标率为7.5%.超标科室为普外重症监护病区,神经内科B超室.检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株.结论 计算机染菌情况严重,必须加强手的卫生消毒,加强计算机的清洁和消毒,认真落实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的情况。方法对电梯按键进行采样检测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80个电梯按键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其中有的电梯按键还同时被几种细菌污染,菌落数最高为560 cfu/cm2。消毒后细菌污染率为2.5%,菌落数最高为5 cfu/cm2。结论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医院电梯按键的日常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无菌物品发放车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无菌物品发放车细菌污染的状况,以便控制无菌物品卫生质量,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结果,发放物品车在使用前,其表面细菌总数为2~4 cfu/cm2;送物品使用之后,车的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到6~76 cfu/cm2。经用含有效氯1000 mg/L强力消毒净溶液作擦拭消毒,杀菌率为100%;用自来水高压喷刷,除菌率为99%~100%。结论,无菌物品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高压水喷刷都可有效清除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中药熏蒸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艾条、苍术、诃子等3种中药熏蒸法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检测方法对3种熏蒸法消毒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艾条约1.33 g/m3点燃熏蒸,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90%,菌数由消毒前的867 cfu/m3下降到82 cfu/m3。用苍术约3 g/m3烟熏,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84%,菌数由消毒前的863 cfu/m3下降到137 cfu/m3。用诃子0.5 g/m3烟熏,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78%,菌数由消毒前的860 cfu/m3下降到182 cfu/m3。结论3组中草药熏蒸消毒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均有一定杀灭效果,艾条熏蒸比另两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城区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并探讨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指标。方法对辖区38所托幼机构卧室空气、幼儿及教师手、物体表面和餐具的污染状况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室内空气细菌总数中位数994 cfu/m3,幼儿及教师手为9 cfu/cm2;物体表面为12 cfu/cm2;餐饮具为0 cfu/cm2。结论辖区托幼机构4类样品细菌总数整体呈偏态分布,初步提出4类样品消毒评价标准数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菌物品流通环节污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医院无菌物品流通环节以兑换容器污染最严重,污染菌数>100cfu/cm2,检出分数占总数的45%。经消毒后,各流通环节检测全部符合卫生要求,达标率为100%。从采样标本中检出细菌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32.88%;表皮葡萄球菌13株,枯草芽孢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结论医院无菌物品流通环节存在污染,会影响无菌物品质量,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产房使用的冲洗茶壶盖内面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产房洁阴冲洗容器(茶壶)盖内污染情况,并解决消毒方法,于2001~2003年对慈溪市各医院产房使用的茶壶容器污染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1方法本次监测对象是辖区内医院的产房使用的茶壶容器消毒前污染情况和消毒后效果进行评价。对产房病人用的茶壶不定期的用1:5000高锰酸钾消毒液冲洗消毒作用1~3min,再用流水冲洗干净。选择每日使用12h和24h的茶壶盖内面进行采样,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在低于茶壶盖内面四周约25cm2面积作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判定标准以细菌总数≤5cfu/cm2为合格。2结果对63份茶壶盖内面采样检测结果表明,消毒…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电子耳温仪带菌情况,探讨最合适的消毒时间和方法。 方法 分别用75%酒精、含氯500 mg/L消毒剂、季铵盐消毒湿巾对电子耳温仪擦拭消毒,使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消毒剂不同时间段的消毒效果。 结果 使用后未清洁消毒的电子耳温仪带菌率为 100%,平均菌落数为(32.33±4.13)cfu/cm2;分别采用75%酒精、500 mg/L含氯消毒剂、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0 h)采样检测均未检出活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 1.54、1.53和1.49;消毒2 h后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02、1.42和1.04,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均≤10 cfu/cm2,符合规范要求;消毒4 h后耳温仪表面细菌杀灭对数值均<1.00,物体表面菌落总数>10 cfu/cm2。 结论 电子耳温仪随使用时间延长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连续使用2 h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季铵盐消毒湿巾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供应室下收下送人员职业危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供应室下收下送人员及回收、发放车细菌污染的状况。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结果下收下送人员在出发前手表面细菌总数4~8cfu/cm2,回收、发放车表面细菌总数3~5cfu/cm2。回收、送物后下收下送人员手的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到21~176cfu/cm2,两种车的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到8~90cfu/cm2。下收下送人员用洗皂液规范洗手和75%乙醇擦拭,对手上自然菌消除率达到95%以上。结论下收下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双手、用车受到污染,需要规范清洗和消毒措施,预防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护士站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情况调查.方法对32台护士站计算机的键盘、鼠标采用棉拭子法分别采样3次,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菌型鉴定.结果检测出18种细菌,菌落数最高达260 cfu/cm2,最低为4.8 cfu/cm2.对消毒前后菌落数的数据作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从检测结果看污染率达100%,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护理人员上机前洗手,定人定期对护士站计算机键盘、鼠标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预防污染对策,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站采血椅细菌污染情况,提高采血环境质量。方法对血站使用中采血椅进行采样检测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全站24台采血椅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头枕部平均菌落总数为31.87 cfu/cm2,消毒后细菌总数均<10 cfu/cm2,符合规范要求。结论血站采血椅污染较为严重,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对采血椅的消毒管理,为采供血安  相似文献   

18.
<正>2000年10月,对本院化验室、药房、放射科的工作台面及收款处、挂号室的窗口台面,于消毒前、后分别用棉拭涂抹采样。1个采样点涂抹面积为5cm×5cm,每个台面采4点为一个样本,以检测细菌总数>15cfu/cm2为超标。结果,消毒前细菌总数超标率为68%(34/50),用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制成含有效氯250mg/L的溶液擦抹后作用30min,超标率降至16%(8/50)。在检测的科室中,消毒前化验室工作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殡仪职工手表面带菌状况,探讨适用于殡仪职工手的清洁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采样检验方法对北京、广东等6省区25个殡仪馆的201名殡仪职工进行了监测。结果殡仪职工工作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cfu/cm2人数占16.36%;洗手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cfu/cm2人数占26.75%。用碘伏消毒后细菌平均下降率为91.56%;酒精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9.70%;甲酚皂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7.55%。结论殡仪职工洗手不能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细菌,洗手后用碘伏擦手可保证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武桂玲  岳明美 《现代护理》2004,10(8):742-742
目的 对护士站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情况调查。方法 对 32台护士站计算机的键盘、鼠标采用棉拭子法分别采样 3次 ,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菌型鉴定。结果 检测出 18种细菌 ,菌落数最高达 2 6 0cfu/cm2 ,最低为 4 .8cfu/cm2 。对消毒前后菌落数的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从检测结果看污染率达 10 0 % ,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护理人员上机前洗手 ,定人定期对护士站计算机键盘、鼠标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预防污染对策 ,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