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再谈新发传染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3年SARS事件以后,人们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到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每年都在谈禽流感,但似乎近来见到禽流感病毒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SARS又突然“不见”了。人们又开始对“新发传染病”麻痹了,事实上,从政府到医务界都应对此时刻警惕。  相似文献   

2.
去冬今春以来 ,始发于我国广东而后波及我国大部分省区及世界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 SARS) ,是一种人类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新传染病。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 ,不仅勾起了人们重温历史上疫病横行的年代 ,而且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面临的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和危害。2 0世纪是人类同传染病作斗争取得巨大成绩的世纪 ,但也是蕴酿和积累传染病新威胁的世纪。人类进入 2 1世纪后 ,面临的传染病威胁主要来自 4个方面即新传染病的出现、旧传染病的再燃、病原体耐药性增加及生物恐怖人为地制造传…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各种新发传染病,其中一些在我国也已陆续被发现。在新时期,如何使医学教育工作紧随医学的发展,满足临床需要,及时预防并控制新发传染病是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动物与新发传染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最近几年发生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野生动物与新发传染病密切相关。许多因素可以导致人兽共患病或新发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如环境改变、人类和动物的密切接触、病原因子的变异、农业行为方式改变等,社会和文化因素同样起到一定作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和平共处,维护生态平衡,是控制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部、广东省政府和WHO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近日宣布,设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的WHO新发传染病监测、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成立。位于广州的WHO新发传染病合作中心的启动仪式于2006年6月13日正式举行。  相似文献   

7.
8.
新发传染病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人类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因此,新发传染病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学人员的认识和知识更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新发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新发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对新发传染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教学模式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发传染病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发传染病是指过去20多年发病率增加或在不久的将来威胁人类的传染病,包括:①由已经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的改变或进化而导致的新发感染;②已知的感染扩散到新的地区或人群:③由于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既往未知的新发感染:④由于耐药性的出现使已知的病原对公共卫生产生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论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初席卷世界的SARS给社会所带来的极大危害为全人类所瞩目,文中由此引出对近30多年来新老传染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物因素及社会环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与近年来发生的多种传染病关系密切.初步提出建立以改善社会环境为目标的社会大卫生观及高效公卫体系成为防治和控制传染病肆意蔓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3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病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网上电子病历审查、电话询问等方法.结果37例SARS患者的治愈率为89.2%,病死率8.1%,有接触史患者占37.8%.由于执行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内无任何人员感染发病.结论SARS患者在年龄上以青壮年为多,职业类以商业餐饮食人员为多.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各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东省各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IAP,WHO称为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追溯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广东省各市IAP首发病例进行调查,对其密切接触者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各市首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续发病例情况及各市首发病例之间的联系.结果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4月16日,广东省有13个地级市报告发生(依序为佛山、河源、中山、江门、广州、深圳、肇庆、东莞、汕头、惠州、汕尾、湛江、韶关等市).对13个市的"首发"病例进行分析:13例首发病例中,厨师和干部各有3例,农民、退休人员、工人各2例、商业人员1例;男女比例为1:0.6,年龄在18~84岁之间,30~50岁组占77%(10/13);死亡4例.2000年11月至2003年1月期间,7个市报告的首发病例中,6例为本市感染病例,1例怀疑为从广州输入病例,均无明确同类患者接触史,其中有6例引起二代或三代病例;2003年2月无新发市;2003年3月至4月16日,6市报告新发病例,2例为本市感染发病,3例感染地为香港、1例感染地为广州,5例有明确的同类患者密切接触史,只有2例引起第2代病例.结论未发现13个首发病例间存在相互传播的线索.从13个市追溯到的可能源头集中在珠三角的6个市和香港地区.报告病例早期,由于对IAP认识不足,出现二代或三代病例较多.有3例职业厨师,可能提示IAP的感染与接触动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临床诊断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的临床资料,并对重症AP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病、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共38例,89%为60岁以下患者(34/38);87%有明确的接触史(33/38)。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密切接触。临床特点:高热,干咳,呼吸衰竭较早(平均4.98±1.37 d)出现,X线示迅速出现双肺的浸润。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为主,辅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等。30例病愈出院(78.9%),其中11例(11/30)出院时X线胸片示有肺纤维化改变(36.7%);8例死亡(21.1%)。结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与密切接触病人有关,多发生于青壮年,但老年慢性病病人感染后痛死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经合理的治疗其预后尚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疑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胸部X线平片和CT资料.结果19例中,CT符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改变的有8例(42.1%),根据CT典型征象作出其他疾病诊断的有11例(57.9%).结论CT的应用,可以缩小诊断范围,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由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病毒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pneumonia,IAP)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炎支原体抗体变化,为治疗和防范非典型肺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受SARS病毒感染的99例患者发病后,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凝集实验,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滴度;AP患者经口服四环素、达菲、拜复乐,结合静脉注射生脉、鱼腥草、吉粒芬等综合性治疗后,观察比较了81例治疗后,其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及治疗前后滴度变化.结果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部分出现MP合并感染,占所检测患者47.5%,滴度高低与病情有一定相关性;经治疗后,MP抗体阳性率为23.5%,抗体滴度出现下降,两者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以反映其合并感染情况,其滴度变化可以监测患病后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效果观察,为临床诊断预后等提供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以及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流行病学、放射学、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34岁。结果18例中有9例表现有片絮状阴影,其中7例见两下肺外带大片棉絮状密度增高阴影,2例为一侧上肺外带小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合并另侧肺大片状阴影;18例中有7例见磨玻璃样影,其中双侧全肺1例,两侧下肺3例,单侧下肺2例,单侧上肺1例;1例表现单侧斑片状合并小网状结节影;1例表现为一侧下肺片絮状合并另一侧上肺磨玻璃样影。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以不按肺叶或肺段分布的片絮状渗出灶或磨玻璃样淡薄阴影为主。多叶同时受累和双下肺外带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方法与对策.方法建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治隔离区,制定预防医院感染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规范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和离开隔离病区的具体防护方法.结果在疫情流行期间,与传染性非典型肺患者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有256名,全院无一例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感染发病,避免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结论严格各项防护措施,医护人员有防护的暴露可避免或减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卫生问题不再是某一个国家自己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在全球卫生的概念和框架下,开展全球卫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全球卫生对新时代医生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全球卫生相关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全球卫生网,实现全球卫生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全球卫生教育,培养医学生处理全球卫生的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应对21世纪全球卫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集簇发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分析一起医院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集簇发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2例医院获得性非典型肺炎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院外感染的非典患引起22例院内感染,潜伏期为1~11 d。全部患(100%)均有高热、头痛、咳嗽和气促,10例(40%)有严重呼吸困难,12例(48%)关节、肌肉剧痛,4例(16%)有少量湿啰音。全部患(100%)血白细胞总数无升高,血培养、衣原体抗体均为阴性。3例(12%)X线胸片呈双肺间质性改变;22例(88%)呈斑片状浸润影。结论 部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接触的医护人员为高危人群。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综合治疗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5年洛阳市老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老城区2005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7种计508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334.77/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计158例,报告发病率为104.12/10万。乙类传染病中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麻疹、淋病;血液与性传播疾病占发病总数的45.05%,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15.16%,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16.01%。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以20~40岁工人和农民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小学生、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应该加强对血液与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加强对工人、小学生、幼托儿童的健康知识教育,加大学校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