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研究了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与临床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130例,男41例、女89例,年龄13~60岁,平均36.1岁。根据Ad Hoc 国际头痛会议(1962)关于头痛分类标准而制定的。正常对照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26~54岁,平均37.8岁,均为无偏头痛病史、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996年以来 ,收治偏头痛患者 12 0例 ,其中 6 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患者全部按照国际头痛协会 (IHS) 1988年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确诊〔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采用中西医治疗 ) ,男 18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0岁 ,平均 (38 9±13 6 )岁 ;病程 1~ 10年 ,平均 (4 79± 2 6 7)年 ;重度头痛10例 ,中度头痛 42例 ,轻度头痛 2 6例 ;中医辩证 :肝阳上亢型 2 0例 ,痰湿上扰型 10例 ,风痰阳络型 12例 ,气滞血瘀型 18…  相似文献   

3.
硫酸镁治疗偏头痛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镁治疗偏头痛,国内报到甚少。作者对1993年11月~1995年10月我院神经科门诊的38例偏头痛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15~50岁,平均28.4岁,诊断根据1962年美国NLIHAdHOC委员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1],典型偏头痛8例,普通偏头痛30例,病史为1-20年(平均6.5年),有偏头痛家族史者14例。用药前均做血镁测定,其中血镁低于正常者34例,最低可达0.SInmol/L。血镁正常考4例。1.2用药方法:10%硫酸镁10In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Inl中缓慢静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验观察初步探讨血小板活化状态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根据美国Aa Hoc委员会制订的头痛分类标准(1962年),选取门诊确诊的38例患者,其中典型偏头痛12例,普通型偏头痛26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5~48岁(平均34.5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半数有偏头痛家族史。入选对象均无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头颅CT检查正常,排除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它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内镁水平在偏头痛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测定50例偏头痛患者的血镁情况,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17~49岁,平均34岁。其中典型偏头痛11例,普通型偏头痛39例。病史2个月~30年。平均2年,有偏头痛家族史16例。选择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无个人或家族性头痛史,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9岁。2.诊断标准:①符合国际头痛协会的头痛分类标准;②神经系统检查明性,颅脑CT或MEI正常;③无心血管和…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是一种涉及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常见的、慢性的、多因素机能紊乱的综合征,发病机制未明.本研究对偏头痛患者的痛觉超敏状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系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头痛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80例,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ICHD)-Ⅱ标准[1],其中先兆偏头痛23例,无先兆偏头痛57例.排除其他疾病及外伤等所致的头痛.男18例,女62例;年龄20 ~ 62岁,平均(39.0±9.4)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5.5±4.6)年;病程<1年8例,2~5年43例,6~10年17例,>10年1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发布的《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ICHD-Ⅱ)与儿童偏头痛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5-2013-12入住儿科或神经内科的20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由临床医生经验性诊断为偏头痛130例,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头痛70例。偏头痛中符合ICHD-Ⅱ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者60例(46.15%,男31例,女29例),可能性者70例(53.85%)。≤10岁年龄组和10岁年龄组患儿的单侧、双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5.54、7.19,P值分别为0.02、0.03),疼痛部位具有年龄依赖性,单侧性疼痛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P=0.004),双侧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P=0.007)。搏动性疼痛的发生率为41.54%,≤10岁年龄组和10岁年龄组患儿搏动性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37),搏动性疼痛与年龄无相关性(r=0.17,P=0.06)。结论 ICHD-Ⅱ诊断儿童偏头痛严格而繁琐,儿童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具有年龄依赖性,头痛的性质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典型偏头痛不难诊断,但不典型病例与肌紧张性头痛难以鉴别。本文对普通型偏头痛和常见的肌紧张性头痛病人的血小板活性和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普通型偏头痛组40例,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7—50岁,平均34.4岁。病程2~20年,平均6年。其发作频率平均每月1~2次。肌紧张性头痛组40例,共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1岁,平均32.2岁;病程1~  相似文献   

9.
经鼻滴注利多卡因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象和方法 对象:偏头痛患者60例,其中住院18例,门诊42例,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头痛学会(IHS)最新制定的偏头痛标准确诊。根据就诊次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治疗组)及安慰剂组(生理盐水组)。除外妊娠、发热、精神异常、24小时内饮酒、近期脑外伤及对利多卡因过敏等。利多卡因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0岁,平均35±9岁,头痛发作持续时间6小时~8天,单侧性头痛22例,双侧性头痛10例。安慰剂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7~58岁,平均36±8岁,头痛发作持续时间6小时~7天,单侧性头痛19例,双侧性头痛9例。 方法:头痛发作时让病人取仰卧位,头后仰45°并向头痛侧旋转30°~40°,慢慢经鼻满入2%利多卡因于头痛侧鼻孔内,保持头位2分钟。安慰剂组采用同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86年4月~1988年4月用镁制剂治疗偏头痛7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各型偏头痛12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中典型偏头痛47例,女41例,男6例年龄13~40岁,平均30.8岁。普通型30例,女20例,男10例,年龄18~45岁,平均31.4岁。对照组50例中典型偏头痛38例,女30  相似文献   

11.
晚近曾有人提出抗心脂抗体(aCL)与偏头痛有关。本文采用前瞻性方法,探讨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时aCL 与偏头痛间的可能联系。研究组包括SLE 病人103例(女86,男17;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为58例非SLE 的偏头痛患者。SLE 中54例(52%)自述有频发的头痛,计偏头痛32例,紧张性头痛21例及丛集性头痛1例。偏头痛发作每次平均持续18小时,间隔23天。伴/不伴偏头痛的SLE 病人之性别,年龄,家族史和SLE 表现无显著差异。共30例(29%)有aCL。合并偏头痛者中5例有aCL,27例无aCL(17%:37%,P=0.07)。有/无aCL 者的偏头痛特征无显著差异。本文对照组中均未发现aCL。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96年 2月~ 1999年 6月用口服尼莫地平与肠溶阿斯匹林合用防治偏头痛 80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与诊断标准 治疗组 80例 ,男 2 2例 ,女 5 8例 ;年龄 12~ 5 5岁 ,平均 38.5岁 ,病程 6个月以上 ,头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几天以上 ,每月发作频率≥ 1次的普通或典型偏头痛的病例为入选对象。按相同标准 ,选择同样例数的病例作对照组。对照组 80例中男 2 3例 ,女 5 7例 ,年龄 10~ 5 3岁 ,平均 40 .1岁。全部病例偏头痛诊断明确 ,临床症状典型 ,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 …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2 0 0 0 0 7~ 2 0 0 2 12 ,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2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证实。治疗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 5 8岁。有高血压病史 2 0例 ,头痛病史 2 2例。随机抽取 1998~ 2 0 0 0年我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 2 6例作为对照组。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45~ 6 9岁 ,平均 6 0岁 ,有高血压病史 19例 ,头痛病史 2 4例。1 1 1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根据多田公…  相似文献   

14.
按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标准诊断的17例偏头痛,并除外其它头痛原因。17例患者中,女14例,男3例。平均年龄22.4岁。全数病例均为偏头痛发作期。TCD检查时最短30min,最长24h,平均6.7h。有先兆症状4例,无先兆症状13例。1例颞顶痛8例、1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病人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谱勒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神经科门诊的常见病 ,多见于青壮年 ,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为此 ,我们收集了 5 0例偏头痛病人 ,同时进行了听觉诱发电位 (BAEP)、经颅彩色多谱勒 (TCD)检测 ,以观察其变化 ,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选取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偏头痛病人 5 0例 ,典型偏头痛及普遍偏头痛各 2 5例 ,男 18例 ,女 32例 ,年龄16~ 4 5岁 ,平均年龄 37 4 7岁 ,病程半年~ 15年 ,平均5 4年。单侧头痛 2 0例 ,双侧头痛 30例。两组在年龄、病程、头痛程度等均无差异。病程中伴有发作性眩晕的 2 3例 ,其中典型偏头痛组 13例 ,普通偏头痛组 10例。所有病…  相似文献   

16.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舒血管物质之一。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含量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测定了不同类型头痛患者血浆CGRP含量,以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CGRP对诊断偏头痛的临床意义。临 床 资 料  一般资料 按照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1],在我科门诊选取偏头痛发作期患者26例,女17例,男9例,年龄(304±116)岁,病史(55±31)年,痛后抽血时间为(64±29)小时(抽血均为头痛期);其他类型头痛患者(均为头痛期)27例,女19例,男8例,年龄(3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使用5—HT样兴奋剂sumatriptan治疗急性偏头痛61例,男10例,女51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均为中、重度偏头痛患者,病史在1年以上,每月发作1~6次。方法是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进行研究。患者在4次头痛发作期间,  相似文献   

18.
儿童偏头痛误诊为癫痫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 3月~ 1998年 2月期间 ,治疗儿童偏头痛误诊为头痛性癫痫 18例。误诊时间为 2月~ 1年 ,其中 12例按癫痫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 ,7例有效 ,头痛减轻 ,但不能终止发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门诊病例 ,女 11例 ,男 7例。年龄 2岁~ 14岁 ,病史 3月~ 2年。1 2 临床表现特点  (1)发作前多有诱因 ,情绪紧张、恐惧、劳累、睡眠不足、受寒等。 (2 )全部病例均呈发作性额、双侧颞或单侧颞部疼痛。 (3)持续时间 30分~ 2天不等 ,睡眠后好转。 (4)有明确家族史 10例。 (5 )多伴有 :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与抑郁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的常见疾病 ,部分病例合并抑郁 ,按单一原发病变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以偏头痛合并抑郁作为观察对象 ,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治疗转归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临床工作起一定的帮助作用。1 资料1 1 对象 :以本科门诊 1年内就诊典型偏头痛患者 88例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 (ISH)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1 ] ,男 2 6例 ,女 6 2例 ,年龄 14~ 5 2岁 ,平均年龄 (31 7±10 9)岁 ,平均病程 (6 38± 3 2 )年。1 2 方法 :① 88例患者用汉密顿 (HAMD)抑郁量表[2 ] 17项版本评分 ,评分≥ 7分者为偏头痛合并…  相似文献   

20.
1996年6月至1998年2月我科应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45例,并与太极通天液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采用开放性试验方法,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选择病程Z6个月,每月发作频率ZI次的普通或典型性偏头痛的病例为人选对象。按就诊先后,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各观察45例。治疗组45例中,男10例,女万例;年龄17-sl岁,平均43岁;病程6mon-22a年,平均sa;l个月发作1次以上30例,l个月发作1次匕例。对照组45例中,男7例,女38例;年龄历一53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6mo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