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5):136-137
慢性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综述);枸杞多糖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45例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8):128-129
复方中药对酒精性肝病大鼠核因子KB的影响;绿茶多酚对实验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超声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价值[编按]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2):130-131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6例;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综述);甜菜碱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益肝祛脂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78例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1):145-146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肝病60例疗效分析;枳黄方对急性酒精性肝病大鼠TNF-α和内毒素的影响;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36例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炎56例;[编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逍遥散可降低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含量;升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论逍遥散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过多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形成中大鼠血清瘦素水平、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酒精性肝病形成中的发病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分别在4、8、14周末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在4周时出现轻度脂肪变及腺泡内个别点状坏死灶,8周时脂肪变程度加重、腺泡内点状坏死灶增多、门管区炎细胞浸润,14周脂肪变和炎症程度进一步加重;模型组大鼠4周时,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表达、血清瘦素水平与同期正常组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三者均明显增加(P<0.05,P<0.01);肝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与肝脏脂肪变及炎症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服复制的大鼠酒精性肝病形成过程中,瘦素及其受体表达增加,且随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提示其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11):135-136
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系统评价,酒精性肝病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意义,甘利欣联合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NF-α、Leptin水平的影响,葛花决明饮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8例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5):137-14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设计;实验性大鼠脂肪肝肝脂与血脂变化的分析研究;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综述);84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脏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长期酒精灌胃方法造出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LD组、柴胡皂甙组、酒精戒断组.观察各组大鼠肝脏ALR基因表达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ALD组比较,柴胡皂甙组大鼠肝脏ALR表达升高,经柴胡皂苷治疗后,这一表达水平降至正常.结论 柴胡皂苷通过改变ALR能有效地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害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与酒精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建高  徐正婕 《肝脏》1999,4(1):34-35
细胞凋亡与许多肝病的发生有关,酒精性肝病也不例外。在临床和实验性酒精性肝病中,细胞凋亡常被描述为“嗜酸性小体”。Kawahara等用Tunel法研究LewisY抗原的表达,以评估人类酒精性肝病中的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发现含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呈LewisY抗原的阳性表达,提示含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至少部分以细胞凋亡的方式被清除。在正常大鼠肝脏,肝细胞凋亡仅散在见于中央静脉周围两排的肝细胞,而长期以酒精饲养的大鼠,其肝脏肝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并且肝细胞凋亡程度与肝损伤的轻重密切…  相似文献   

11.
TGF-β1和TNF-α及IL-6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及白细胞介素6( IL- 6 )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63 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1 、TNF-α及IL- 6、HPCIII、HA、IV-C及LN水平,观察它们在酒精性肝病各期的水平变化,推测细胞因子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1 、TNF-α及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2)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1 、TNF-α及IL- 6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HPCIII、HA、IV-C及LN水平呈正相关.(3)TGF-β1 、TNF-α及IL- 6水平之间呈中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TGF-β1 、TNF-α及IL- 6 这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形成和发展,联合检测对综合判断ALD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CDT)水平变化,探讨CDT诊断酒精性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植物凝集素亲和层析法分离血清CDT和正常转铁蛋白(Tf),然后应用ELISA技术分别测定酒精性肝病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员CDT和Tf,最后计算CDT/Tf值.结果:两组人员血清植物凝集素亲和层析洗脱图谱均显示两个洗脱峰;CDT存在于第一洗脱峰,Tf存在于第二洗脱峰,ELISA定量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病组患者血清CDT平均水平为5.05±1.64,Tf平均水平为54.91±40.94,CDT/Tf值为0.123,正常对照组人员血清CDT平均水平为4.78±1.03,Tf平均水平451.61±241.37,CDT/Tf值为0.011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CDT水平及CDT/Tf值明显升高,CDT是诊断酒精性肝病良好的生化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大鼠酒精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酒精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12周末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肝指数,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SAB法比较正常组和模型组Cys 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比较两组肝组织Cys C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肝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HE染色观察模型组肝细胞肿胀,包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血清ALT和AST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及RT-PCR显示,肝组织中Cys C蛋白及mRNA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上调(P〈0.01)。结论肝组织Cys C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0):145-146
清源调脂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效果评价;视黄醇脂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肝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酒精性肝病治疗方法进展;甘利欣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在不同人群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牛血清白蛋白制备醛化抗原,然后用ELISA方法检测抗加合蛋白抗体滴度。结果抗加合物IgG、IgM、IgA抗体滴度在酒精性肝病者血清中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的酗酒者、非酒精性肝病者及健康对照者;在酒精性肝病组,抗加合物IgG、IgM、IgA抗体滴度与血清AST、GGT呈明显的正相关(P分别<0.005),与白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P均<0.005);抗加合物IgG、IgM抗体滴度与血清LN、PCⅢ、CⅣ呈明显的正相关(P均<0.05),IgA抗体滴度与血清PCⅢ、CⅣ呈显著的正相关,P分别< 0.05和0.01。上述结果提示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加合物IgG、IgM、IgA的免疫反应,并且这种免疫反应与酒精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6):143-146
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克肝脂胶囊治疗脂肪肝2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梯度回波同、反相位T1WI在不典型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护肝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脂易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疗效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肽酶测定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的临床分析;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18只,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灌喂酒精性混合液;预防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肝泰胶囊和酒精混合液。实验时间为4个月。采用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 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的含量;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分光光度仪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蛋白(α-SMA)抗体的表达。结果:预防组与模型组比:①预防组大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②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③血清透明质酸显著降低;④肝功能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肝泰胶囊能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病大鼠的肝损伤,提示该药对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IL - 6的活性改变与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测定了12 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的IL - 6、HA、LN、PC -Ⅲ、Ⅳ-C。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IL - 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0. 0 1)。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PC -Ⅲ、Ⅳ-C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0 .0 0 1)。IL - 6的活性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的肝纤维化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ADH及CYPⅡE1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乙醇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乙醇、玉米油、吡唑等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RR-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ADH及P450ⅡE1mRNA表达。结果: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以AST变化为显著;模型组AH活性及其mRNA与P450ⅡE1mRNA表达下降;高剂量清肝活血方组大鼠ADH活性及ADH与P450ⅡE1mRNA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论:清肝活血方能显著提高模型组大鼠ADH活性及ADH与YPⅡE1mRNA的表达,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20.
酒精性肝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7):135-136
瘦素与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关系,(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观察,活血清肝汤配合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炎45例,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纳洛酮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作用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