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2004年~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特点,指导该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方法]对西双版纳州2004年-201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按级别、类型、时间、发生场所等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2004年~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0起,发病1411例,死亡38例。较大事件(III级)18起,—般事件(Iv级)31起,未分级事件11起。传染病暴发37起,其中乙类传染病暴发17起,丙类传染病暴发8起,其他传染病暴发12起。食物中毒报告22起,其中,野生蕈中毒7起,死亡13例;其他植物性中毒15起,死亡7例。职业中毒报告1起,死亡1人。从时间分布看,西双版纳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以每年的5月~7月为全州报告事件最多的月份。[结论]西双版纳州2004年~201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里,以传染病疫情暴发为主,占报告数的61.67%。野生蕈中毒事件成为危害最严重的一类事件,应高度重视,加强预警和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是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发生的先兆,及时发出预警,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商丘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商丘市2004~2008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发生病例1 708例,死亡5例;传染病暴发疫情25起,占71.43%,食物中毒和其他中毒9起,占25.71%,环境因素事件1起,占2.86%.发生在中小学的宪发公共卫生事件19起,占54.29%;农村26起,占80.00%,城镇7起,占20.00%;4~6月(45.71%)和8月份(14.29%)为高发月份.[结论]近5年来商丘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市、区)均有发生.发生在乡镇小学传染病事件较多,中小学校必须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黄埔区2006—2011年所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黄埔区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2 512例,死亡1例,罹患率为2.14%(2 512/117 481)。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4.44%(102/10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学校(81起)和托幼机构(12起),共占91.18%(93/102);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以9—12月最多,共报告50起(占49.02%),发病856例(占34.08%);其次为3―6月,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433例(占57.05%)。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57起(占55.88%),发病1 229例(占48.93%),其次为接触传播传染病,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218例(占48.49%)。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黄浦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今后应加强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莫平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38-5739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0年金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2004~2010共报告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中一般14起,占45.16%;未分级13起,占41.94%;较大4起,占12.90%.事件发生当天接到报告占77.42%;传染病疫情报告数占51.61%,其中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占50%.结论 传染病疫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沈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8年沈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沈阳市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报告发病5512例,死亡1例,其中传染病疫情51起,占94.44%;食物中毒3起,占5.56%。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遵义市2007~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4起,病例7 243例、死亡38例;传染病事件共395起(占91.01%),食物中毒34起(占7.84%),其他中毒1起(占0.23%),环境因素事件1起(占0.23%),其他公共卫生事件3起(占0.69%).4~7月(61.06%)和10~12月(占23.73%)是高发期.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共179起,占事件总数的41.0124%.结论 传染病疫情是遵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学校,要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其次,食物中毒事件仍是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7年浙江省学校突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浙江省共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69起,报告发病33 000例,死亡3例,事件发生在乡镇小学占52.28%.其中传染病疫情617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0.23%;食物中毒50起,占6.50%.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于农村学校,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丽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丽水市2004—2016年报告的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数量、类型、时间和地点等情况。结果 2004—2016年丽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4起,其中较大事件7起,占4.86%;一般事件64起,占44.44%;未分级事件73起,占50.69%。波及909 043人次,发病7 982例,罹患率为8.78‰,死亡9例,病死率为0.11%。传染病事件119起,占82.64%,其中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水痘共71起,占59.66%(71/119)。5、6和12月报告事件数较多,分别为21、24和17起,分别占14.58%、16.67%和11.81%。城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8起,占33.33%;农村96起,占66.67%。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06起,占73.61%,其中传染病事件占92.45%(98/106),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水痘占61.47%(67/106)。结论丽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事件为主,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地区和场所。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04-2008年学校传染病发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2004-2008年浙江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浙江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浙江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23起,其中传染病事件占87.7%,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79.1%);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8.6%。小学报告的事件数最多,占66.9%;乡村小学占各类小学报告事件数的82.2%。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罹患率中位数分别为4.1%,5.0%,5.5%,4.7%和4.2%,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27.2,30.1,21.6,25.9和25.2d。结论呼吸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要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小学,特别是乡村小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应对和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预防类似事件的继续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发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期间,全区共发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2起,其中较大事件23起,一般事件149起。所有事件中传染病疫情达到116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7.4%;其次是食物中毒34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19.8%;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发病事件及其他事件共17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9.8%。在所有发生事件中有132起发生在学校,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6.7%,事件涉及人数达8762人。结论 2004~2010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的能力不断提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构成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今后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类学校之间联动的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趋势,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珠海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8起,发病5 26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89.80%为传染病类,以呼吸道和肠道类为主。报告事件10.20%为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性为主。传染病类事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和12月—次年1月。发生场所主要为小学(50.00%)和托幼机构(21.43%)。托幼机构、中小学和职业学院/大学报告起数居首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61.90%)、流行性感冒(31.58%/30.61%)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66.67%)。98起事件介入处置时间中位数是7.90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9.97 d。结论 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关键,疫情持续时间随介入时间长短而受影响,应加强学校疫情早期识别并及时报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肃省2008-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2008-2012年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事件总数的96.40%;报告起数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水痘、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乡小学校和幼托机构;4~6月份和10~12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 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以呼吸道传染病为多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2010—2020年北京市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信息。  结果  2010—2020年,北京市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146起,其中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138起,发病人数4 291例,波及或暴露人数185 179人,罹患率为2.32%,年平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46,P < 0.01)。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分别为71和66起,分别占学校传染病事件总数的51.45%和47.83%。时间分布上,每年的3—6月和10—12月为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人群和病种分布上,托幼机构和小学阶段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多,分别为51和46起,共占学校报告事件总数的70.29%,且以手足口病和水痘为主;水痘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中学和大学阶段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首位。  结论  传染病事件在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导,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防控的关键。学校应加强症状监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规范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高峰期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和预案演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580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h、0.64h和12.86d,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海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9年南海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南海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起,发病858例,无死亡病例,波及人数51 576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38起(占事件总数95.00%)。事件主要集中在狮山镇和桂城街道,占事件总数的65.00%。发生高峰出现在6月、9月及12月。发生在学校、波及人群为学生和托幼儿童的事件共30起,占事件总数的75.00%,发病737例,波及人数46 947人,其中发生原因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的29起,占事件总数的72.50%。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30起(占传染病相关事件数的78.95%),主要是水痘(14起)、其次是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9起)。结论南海区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托幼儿童的传染病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安徽省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全省共网络报告29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21 291例,死亡120例,病死率5.64‰。传染病类事件177起,食物中毒65起,职业中毒49起,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事件报告最多,后逐年下降,目前趋于平稳。41.14%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事件以农村中小学最多,传染病类事件为主。结论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当前趋势平稳,农村地区学校传染病、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的食物中毒、江淮之间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明贵州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作参考。 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2010—2019年贵州省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 结果 2010—2019年贵州省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7起,报告病例14011例,死亡16例,罹患为1.58%。乙类传染病事件28起,丙类事件339起,其他传染病事件212起。呼吸道传染病事件431起,占74.44%,其中以水痘(209起,占48.49%)和流行性腮腺炎(176起,占40.84%)事件为主。肠道传染病事件报告137起,占23.40%,其中手足口病事件共118起,占86.13%。事件发生场所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分别占64.25%、23.49%。发生在5月和11月的事件较多,分别为117起(2680人)和97起(2651人)。 结论 应以幼儿园、小学为防控重点,落实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等常见疾病的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促进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特征和预防控制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市2010—2012年3年间学校传染病数据为依据,对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流行病学描述及防控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3年间我市学校共发生上公共卫生事件9起,均为IV级事件,发生5起流行性腮腺炎,2起水痘,2起流行性感冒,病例共计351例,无死亡病例。9起学校传染病事件中7起由当地卫生医疗机构报告,2例疾控机构报告。首发病例到报告事件最长为17.35d最短为2.51d报告事件到创建事件最长2.11d,最短为1h,从首发病例到末例发病最短间隔5.22d,最长间隔41.22d,调查报告100%填写完整。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病地区剧中在卫生条件和经济水平较差的农村中小学。虽然,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监控措施落实有较大幅度改善,但仍需在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和防控措施落实上加大力度,落实好联防联控机制,实现预防和建设传染病流行和爆发,保证学生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和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华市2004-2006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40起,占85.1%)和食物中毒(6起,占12.8%)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农村地区,3月、6月和8月为高发月份(23起,占48.9%),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80.8%),5~15岁为高发年龄(占4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陆建雄  蒋有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84-2086
目的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最高(χ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最高(χ2=140.163、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最高(χ2=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最高分别占31.32%、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最高(χ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最高(8.33%),其次为学校(5.30%)(χ2=821.20,P〈0.005)。结论 2006-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