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昌源 《肝博士》2007,(3):7-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全球至少近20亿人曾感染过HBV,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我国HBV携带率为9.75%,由此计算我国近1.2亿人感染过HBV。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克洲 《浙江医学》2007,29(12):1245-1248,1251
乙型肝炎全球分布广泛,估计有3.5亿人呈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年龄愈小,愈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新生儿HBV感染者中90%可发展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提示全球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者已超过20亿人,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是引起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球每年约有100~2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们国家是H B V高流行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1],且以围产(生)期感染者(通过母婴传播)居多。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在成年时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1],而HBV的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12(IL-12)是一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可以提高细胞免疫。临床前研究资料表明IL-12可通过刺激γ干扰素(IFN-γ)的产生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相比,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治疗能否更有效、更长期抑制HBV的复制,作对此进行了研究。15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接受以下治疗:第1组:单纯拉米夫定治疗24周;第2组:拉米夫定治疗16周,在第4周后开始加用rhIL-12(200ng/kg2次/周)至20周;第3组:与第二组治疗方案相同,但使用更高剂量的rhIL-12(500ng/kg)。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24周内,连续检测血清HBV—DNA水平、T细胞增殖、病毒特异性、T细胞产生频率和IFN-γ的产生。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相比,拉米夫定与rhIL-12/500联合治疗的抗病毒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所感染的一种传染病,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目前以干扰素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干扰素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现将笔者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蔡大川 《肝博士》2006,(3):13-1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目前,用干扰素治疗至少要6个月,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则至少要1年。那么,是不是所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呢?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如果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又要注意些什么呢?三  相似文献   

7.
袁平戈 《肝博士》2006,(1):10-11
我国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均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 B V)感染”提法。2005年12月公布的我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了慢性HBV感染。2000年以前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均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 B s A g)携带者  相似文献   

8.
袁平戈 《肝博士》2006,(3):41-42
经调查,我国有58.4%的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但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不到10%(HBsAg阳性率9.09%),说明大多数人感染了HBV后,可以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战胜“来犯之敌”,获得抵抗力。多数人感染HBV后,可无临床症状,自己毫无知觉,需要检测HBV标志物(俗称“二对半”)才能明确诊断,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重要依据。而血清HBsAg阴转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HBV清除和临床治愈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世界上第10大致死疾病,有超过3.5亿的人口感染,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慢性肝病。我国为慢性乙肝高发区,目前全国约有1.3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约有1300万。HBV感染可以导致终生感染、肝硬化、肝癌、肝衰竭,以致死亡。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HBV治疗。近10年,对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大志 《肝博士》2006,(5):11-16
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9.09%,大多数病情稳定,只有部分患者病毒复制活跃(HBVDNA水平增高),同时存在肝脏炎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增高,反复或持续的肝脏炎症可导致肝纤维化,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则有可能发展为肝癌。因此那  相似文献   

11.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引发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CHB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据全国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我国HBV总感染率(包括曾经感染和现症感染)为57.6%,HBsAg阳性率为9.75%。估计CHB患者约有3000万,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对于慢乙肝患者的转归和预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的因素,而如何选择、首选哪种、与哪种联合?现就临床体会谈谈抗病毒药物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慢性HBV感染者可能超过1.2亿人。到目前为止,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无论应用何种抗病毒药物,只有不到半数的病人获得疗效,还有半数病人疾病未能控制,可进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许多影响疗效的问题如病毒学、免疫学、药物开发等有待解决;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药物及临床创新性研究,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08-1708
据2004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达3.5亿,我国更是乙型肝炎(乙肝)发病大国。2005年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出台,2006年乙肝防治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又推出新版乙肝防治指南。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AASLD指南进行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发区,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1.3亿人,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发生肝硬变,乙肝相关的肝硬变患者有20—50%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得不到抗病毒治疗,最终40%死于肝衰竭或肝癌。所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比较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背景:恩替卡韦是一种强效选择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方法:在该项Ⅲ期双盲临床试验中,作将715例以前未用过核苷类似物且HBV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0.5mg,1次/d,或拉米夫定100mg,1次/d,至少治疗52周。主要疗效终点为治疗48周时组织学改善(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至少减少2分,无纤维化出现);次要终点包括血清HBV—DNA水平降低、HBeAg消失和血清转换,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恢复正常。结果:48周后,恩替卡韦组314例患中有226例(72%)组织学获得改善,拉米夫定组314例患中有195例(62%)组织学改善(P=0.009)。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HBV—DNA,恩替卡韦组中HBV—DNA降至不可测水平的患明显多于拉米夫定组(67%vs36%;P〈0.001),ALT水平降至正常也多于拉米夫定组(68%vs60%;P=0.02)。48周时血清HBV—DNA与基线期相比的平均下降值,  相似文献   

16.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超过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感染者中约有15%~40%会发展成肝硬化(LC)、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致使每年几乎有100百万人死亡[1].过去人们认为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V DNA水平高;当HBeAg阴转或伴有抗Hbe阳转时,则HBV DNA水平下降或消失,传染性小,同时伴肝脏炎症减轻或消失,表现为转氨酶正常,是病情趋于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袁平戈 《肝博士》2006,(4):29-31
乙型肝炎病毒(HBV)本身的致病性有限,HBV进人人体靶细胞(主要为肝细胞)后,就地取材利用人体的营养生长繁殖(复制),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时,感染细胞(肝细胞)要同时受累,是造成肝脏病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病毒逃逸了免疫系统的攻击形成持续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8.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东平  李进  张玲霞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2014-2016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高发传染病,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00~3000万例,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2005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新一代抗HBV核苷类似物药物恩替卡韦(entecavir)上市。恩替卡韦具有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小、临床耐药发生率低的优点,被认为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药物在我国也已完成了上市前的临床验证,并于2005年11月被SFDA批准在国内上市应用。现将国内外报道的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α-干扰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α-干扰素(α-INF)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我科应用α-INF联合双环醇(BI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久治难以转阴在临床十分普遍,过去常以不同免疫状态来解释不同的临床现象,近年来随着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乙型肝炎研究的不断深入,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对乙型肝炎HBsAg久不转阴有了深入认识。HBV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