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兵  周学君 《广东医学》2000,21(9):800-801
目的 观察肾综Ⅰ号方治疗脾肾阳(气)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临床懔脾肾阳(气)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即治疗组43例,采用肾综Ⅰ号方进行治疗;强的松对照组30例。结果 肾综Ⅰ号方治疗组有效率为81%,强的松对照组为6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对脾肾阳(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治疗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肾综Ⅰ号方治疗脾肾阳(气)虚肾病综合征优于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综汤治疗毒瘀互结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肾综汤加激素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对照组7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汤能明显改善毒瘀互结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且能防治患儿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结合紫癜肾综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典西药治疗,共30例;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紫癜肾综方治疗,共3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向心性肥胖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22.9%,小于对照组66.7%(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癜肾综方结合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可增强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肾血流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6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肾血流参数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肾血流参数及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疗效,其还能使患者的肾血流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类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下称类肾综衰)是临床上一组具有类似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伴有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的病症。本文总结我院1985年—1990年183例类肾综衰,经中药“肾炎4号”(益母草、王不留行、虎杖、丹参、红花等)为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对症治疗,适时加用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清除尿蛋白直至完全缓解。作者认为:①类肾综衰具有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特征二项以上的临床表现。其血BuN、Cr升高可能属肾前性,如电解质失调,低蛋白血症等所致。B型超声显像双肾图像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中医证型的演变及辨证施治,并从药理研究角度揭示了中药发挥疗效的机理,证明激素治疗肾综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作用,减少激素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肾综)Ⅱ型在临床上除肾综的表现外,还兼有肾炎的表现(镜下血尿、高血压等),其病理类型大都不是微小病变病,在我国,以系膜增生性肾炎最常见。基层医疗单位能作肾活检者不多,我们认为用下述方法治疗肾综Ⅱ型较好;选用强的松,成人标准剂量1mg/(kg·d)(按理想体重计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变学、血脂、凝血及抗氧化效果。方法:将67例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14天。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及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并能改善肾综患者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郑琴华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6):437-437,446
目的评价药物配合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药物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20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77%,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配合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有效且简便。  相似文献   

10.
肾综颗粒是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剂,疗效确切。该方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潘月丽教授集数十载临床实践经验而成,能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高凝、微炎症状态,制约激素副作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旨在阐释其组方配伍特点与药理作用,揭示肾综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VM患儿随机分为胸腺肽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予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胸腺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随机选择3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VM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VM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胸腺肽组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常规治疗vM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调节免疫平衡,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60例、病毒唑治疗组(B组)52例、对照组(C组)55例。三组病例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结果: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病毒唑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7%、78.2%,其中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均<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佳且安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匹多莫德对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MPP患儿54例为MPP组,另选健康儿童54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将MPP组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与匹多莫德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MPP组血清IgG、IgM、CD8+、CD19+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3+、CD4+、CD4+/CD8+、CD16+CD5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治疗,54例MPP患儿有效率均为10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匹多莫德组IgA、IgG、IgM未见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增高,而CD16+CD56+则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普通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MPP患儿可因肺炎支原体的黏附及毒性代谢产物等导致免疫功能障碍,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4.
将107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针皮损内注射,B组36例采用复发甘草酸苷片口服,C组37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针皮损内注射联合复发甘草酸苷片口服.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3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CD4+、CD4+/CD8+比值升高(均P<0.05),CD8+降低(均P<0.05).治疗后C组与A、B组比较,CD4+升高(均P<0.05),CD8+降低(均P<0.05).C组有效率91.9%,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说明卡介菌多糖核酸针皮损内注射联合复发甘草酸苷片可提高白癜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45例,年龄38~67岁,体重50~7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Ⅰ组,常规输液组),ANIH组(Ⅱ组),AHH+CH组(Ⅲ组).分别于麻醉前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第1天(T)3、第4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T1时三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CD8+增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组T2、T3时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仅T3时降低,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三组CD3+、CD4+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CD4+/CD8+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术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与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均可改善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3例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n=22)和对照组(n=21),疗程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浓度(Hb)、血淋巴细胞总数(TLC)、血清白蛋白浓度(ALB)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21 d后,肠外营养组患者BMI、MAM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BMI:(20.4±3.8)比(16.3±2.5)kg/m2,P﹤0.01;MAMC:(19.5±2.9)比(17.2±3.7)cm,P﹤0.0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BMI:(20.4±3.8)比(17.5±4.4)kg/m2,P﹤0.05;MAMC:(19.5±2.9)比(17.1±2.6)cm,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TSF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升高[(8.8±3.2)比(6.9±2.5)cm,P﹤0.05]。②治疗后肠外营养组患者的Hb、AL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0.1±16.3)比(105.2±17.4)g/L,P﹤0.01;(34.5±3.9)比(30.7±3.3)g/L,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肠外营养组患者血清CD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肠外营养组患者血清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复合超滤对小儿先心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超滤技术对改善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术后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常规超滤组(CUF组,n=15)、改良超滤组(MUF组,n=15)、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15)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9例(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M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全身放疗(TBI)+环磷酰胺(cY)+依托泊苷(VP-16)、1例氟达拉滨(F1u)+阿糖胞苷(Ara-c)+TBI+CY、1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TBI+VP-16、2例Flu+CY、1例TBI+CY。以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D、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加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aGVHD。结果9例患者发生PTL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0(42-510)天,8例伴前驱EB病毒感染,4例出现PTLD中枢侵犯。经美罗华外周静脉注入及鞘内注射治疗,7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2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77.7%。结论PTLD是aHo-HSCT后少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美罗华外周静脉注入及鞘内注射治疗PTLD合并中枢侵犯效果明显,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取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患者均分2组(n=30)。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剂、脑细胞保护类药物,全程监控血压、血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维持酸碱平衡状态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29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浆置换;观察组(B组)31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A、B两组CD3+、CD4+、CD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C组(P<0.001);治疗后A、B两组CD3+、CD4+、CD8+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且B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01),其中B组CD4+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B组为77.4%,A组为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01,P=0.0192).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