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验案二则     
案一:李××,男,50岁。两耳鸣响,左耳失聪,病已2月,经××医院检查:左耳鼓膜内陷。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穿刺抽水三次,未见好转。此病由感冒而起,现仍鼻塞。处方: 薄荷(后下)4.5克,桑叶、牛蒡子、苦丁茶、夏枯草、连翘各10克,射干、菖蒲各4.5克,马兜铃6克。上方服五剂,听觉有好转,鼓膜穿刺已抽不到黄水,但鼓膜仍内陷。拟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 蔓荆子、党参、生黄芪各10克,黄芩、白芍各6克,葛根、升麻、炙草各3克,磁石(先煎)18克,神  相似文献   

2.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3.
肛漏治验     
张××,男,29岁。因患痔漏,已住院五次治疗,近日又复发。思茅地区某医院诊断为“痔漏”。因患者不愿再行手术治疗,乃来我所求治。证属湿热流注之痔漏症,因久病多虚,故治疗当以扶正固本、清热解毒、通阳化滞为原则。方用阳和汤:熟地30克、白芥子10克、鹿角霜20克、炮姜6克、肉桂3克、麻黄3克、甘草3克,每日一帖。连服十五帖后,又用益气养血、消肿排脓的托里黄芪汤:黄芪15  相似文献   

4.
罗××,女,32岁。1983年11月诊。左手强直,手指强硬屈曲,每隔五分钟发作一次,持续五分钟,无疼痛感已年余,面色红润,舌红无苔,脉弦数。此乃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治以大量酸寒甘润之品,养肝清肝,佐以镇肝熄风。主以自拟养阴熄风汤:白芍30克、生地30克、枣皮20克、麦冬20克、丹皮10克、石决明20克、柴胡  相似文献   

5.
一、赵××,男,38岁,干部。1974年6月就诊。两侧睾丸疼痛,有时发肿,已逾3年。就诊时疼痛增剧,且少腹两侧紧迫,胸胁苦满,咽干,易怒,苔薄黄,舌边微红,脉弦。拟方:柴胡13克,半夏10克,沙参20克,黄芩20克,石膏25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2片。五剂后,肿消,疼痛明显减轻,少腹急迫胸胁苦满、咽干基本消除。舌苔正常,仅舌边仍显微红,脉弦。仍守原方去生姜加枸杞12  相似文献   

6.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芍药、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用量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刘××,男,65岁。1987年12月5日入  相似文献   

7.
一、癃闭(急性尿潴留) 王××,男,91岁。1981年6月21日诊。小便不通已6天,曾服利尿通淋中药2剂无效。××医院诊断急性尿潴留,作留置导尿,三天后撤掉导尿管仍不通。患者形衰神萎,情绪低落,小腹胀急。平日食量甚少,常感腰酸怯寒,苔薄白,脉沉细,下腹部膨隆。此高年脾肾阳虚,清浊升降失常,膀胱气化不利之癃闭也。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五苓散加味。处方: 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6克,苁蓉10克,熟地15克,杞子10克,附片5克,党参15克,乌药10克。3剂。服药1剂小便即通,3剂服完病愈停药。此  相似文献   

8.
徐××,女,26岁,未婚。1981年4月就诊。患者初潮以来,月经基本正常。近因学习紧张,心绪不悦,月经已三月未来。精神抑郁,烦躁不可名状,乳房及两胁、少腹隐痛,夜梦纷扰,食纳乏味。舌淡红、苔薄白润,脉涩而短。方拟: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五枚,郁金10克,泽兰叶10克,香附10克,三剂。服上药二剂后,月经来湖,血色红、量中等,烦躁等症消失。  相似文献   

9.
嵌顿内痔     
方药及用法:大黄10克,黄芩15克,生石膏30克,苦参30克,槐花15克,芒硝10克,桃仁10克,加水适量,煎取250毫升,冷服,余药液于临睡前温洗患处,每次约40分钟。病例介绍:林××,男,成年。截石位3时处痔疮脱出,充血水肿如鸡蛋大,色紫  相似文献   

10.
郑××,男,10岁。1979年10月5日就诊。左眼胞下垂已三个多月。眼上睑不能上举,伴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诊为:眼胞下垂(脾气虚型)。治以补中益气,升提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升麻4.5克、柴胡4.5克、黄芪24克、潞党参18克、白术10克、炙甘草3克、金线莲10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连服二十五剂,左眼上睑已能  相似文献   

11.
风水治验     
苏××,女,38岁。1984年5月14日诊。颜面浮肿、晨起较甚已五日,伴见下肢肿胀,恶风畏寒,头昏两太阳穴微痛,食纳较差,小便短少(但化验小便无异常发现),舌质淡润,苔薄白,舌中苔较厚,脉浮弱。证属风寒束肺,宣降失司,浊阴困脾,水湿泛溢的风水病。治宜疏风散寒,健脾淡渗。方用越婢汤加减:麻黄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厚朴10克、茯苓皮15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猪苓15克、甘草6克。服1剂后  相似文献   

12.
秦××,男,37岁,1979年11月8日门诊。自述:1979年男扎术后3~4天,发现结扎处有一硬性结节,疼痛,如小核桃大。服四环素后,结节缩小,但未消完。现结扎处疼痛,伴有腰痛。检查发现,痛性结节如胡豆大质硬不红。证属瘀血疼痛。选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15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元胡15克、没药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5克、红花10克、田七10克(磨服)。3剂后,疼痛减轻,结节缩小。上方加三棱10克、血竭6克。又服8剂,结节消失,已不疼痛,遂愈。  相似文献   

13.
血痹治验     
夏××,男,24岁。恙由劳动疲倦,汗出卧外,当风受凉,致左膝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左下肢肌肉明显消瘦,活动行路均感困难,全身倦怠无力。病程已延三月,证属血痹。治以补气活血,通络除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合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味。黄芪20克,赤芍、桂枝、当归各10克、川芎5克、桃仁、红花、灸地龙、川牛膝各10克、生姜四片、大枣四枚  相似文献   

14.
林××,女,47岁。1991年1月11日诊。声音嘶哑已三月,此次以胃脘痛求治。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肝气郁结,阳明化热内结。用大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大黄各10克,白芍、蚤休、五灵脂、枳实各18克,法夏、郁金、金铃子、黄芩各12  相似文献   

15.
李××,女,21岁,工人。从77年起在四肢及胸腹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瘙痒,每年春、夏季发作4~5次,每次需口服强的松一周后斑块才能消散。81年3月21日因荨麻疹又发作前来我处诊治。症见: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块,兼有头晕、失眠、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月经延后、量少,舌淡红、脉弦细。方用逍遥散加味:当归12克、白芍18克、柴胡9克、云苓12克、白术12克、薄荷10克、首乌12克、山药15克、郁金12克、板兰根10克、蜈蚣3条,甘草3克。2剂已,斑块大减,继服2剂,斑块完全消失。为了巩固其疗效,改用归脾汤加减,连服6剂而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6.
刘生荣老中医年已七旬。临证五十余载,经验丰富,现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整理介绍如下。例一:郭××、女、20岁、农民。82年冬挖渠受了冷冻寒湿,四肢出现麻木疼痛,渐至足趾、手指颜色青紫,遇冷及夜间疼痛加重,当地治疗无效,于83年12月1日来我院求治刘老。患者面色(白光)白,趾指青紫不温,足背跌阳脉微弱,大便溏稀,一日二、三次,脉沉紧无力,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腻。辨证为寒湿瘀阻血脉,治以散寒祛湿行瘀健脾。用桂枝附子汤加昧:熟附片9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独活12克苍术15克防已12克木瓜12克苡米30克丹参15克当归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牛膝12克元胡12克。上方随症加减,服药50余剂,疼痛消失,颜色变红,手足温暖,大便正常,腻苔消退,时过年半,至今复发。例二:郭××、男、36岁、教师。因盖  相似文献   

17.
一、风寒外袭卫阳郁闭证董××男37年初诊日期:1982年10月10日病历号:3751周身出痒疹五天。患者每遇冬季则出已四年。五天前因外出受冷,周身搔痒难忍,皮肤初起如蚕豆瓣,渐成片成块,色白不红,布满全身,以上身为甚,手足心奇痒,恶风无汗,舌苔薄白润质淡,脉浮缓。拟方桂枝麻黄各半汤化裁:麻黄1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杏仁10克荆芥穗12克蚤休12克蝉蜕12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甘草10克二剂水煎服。二诊(10月13日),自述服药后周身疹块较前增多,但痒势减退,此乃风寒外达之机,予前方进退:麻黄5克桂枝9克荆芥穗12克蚤休12克皂刺  相似文献   

18.
笔者遵“火郁发之”之旨,运用开郁清热法治疗外感热病,常获良效。例一,朱××,男,3岁,83年3月6日诊。患儿发热(体温38.9℃)无汗喘咳已两天,伴见心烦口渴,面红唇赤,小便短黄,舌尖红,苔白微干,脉浮数。此为风热外束,肺失宣降。治宜火郁发之,拟开郁通阳,清热宣肺。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3克、荆芥5克、苏叶5克、杏仁10克、石膏12克、银花10克、黄芩10克、桔梗10  相似文献   

19.
赵××,男,58岁,1983年3月6日初诊。每天黎明腹泻2~3次,泻后则安,已历八年,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观其舌苔薄白,舌边尖有紫黯瘀点,脉微缓涩,据《医林改错》:“五更天泄,两三次者,古人名肾泄矣,……不知总提有瘀血,膈下逐瘀汤主之。”遂处方: 五灵脂1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赤芍24克、台乌10克、玄胡18克。  相似文献   

20.
一、牙痛何××,女,32岁,1981年5月就诊。患牙痛已数日,曾服抗菌素、止痛药无效,现牙剧痛,牙龈红肿,口不渴、微噤,微恶寒,吐涎沫,舌苔薄白,脉沉。处方:麻绒10克、盐附子(漂)5克、细辛5克、石膏15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夏枯草20克、赤芍2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