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脊髓缺血再灌注可使组织自身产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L)的浸润加重组织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24h内不同阶段PMNL的黏附、聚集及浸润情况。方法: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缺血40,60min后再灌注,对不同时间段损伤脊髓节段行光镜观察。结果:在缺血期均未观察到PMNL的黏附、浸润,随着再灌注的进程,病理改变的加重,组织中PMNL数量逐渐增多;6h时PMNL主要黏附、聚集在血管中,甚至堵塞血管腔部;同时可见其穿透血管壁向外游出,实质中可见少量的PMNL浸润;12,24h时大量PMNL浸润在实质中,并形成“噬神经元”现象。此外,不同的缺血时间,其各自再灌注后PMNL聚集、浸润程度不同;在同一时间点上,缺血时间长、损伤重的,PMNL出现数量多。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24h内),PMNL最初聚集并阻塞血管,然后浸润到组织实质中,从而加重损伤;进一步阐明中性粒细胞参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军辉  邢新  欧阳天祥  郭恩覃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90-5591,i005
目的:探讨肌瓣超长时间热缺血后,再灌注期微静脉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及其对微循环和组织细胞的影响,以期了解超长时间缺血肌肉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方法:以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制成大鼠提睾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热缺血5h,再灌注2h),观察缺血-再灌注期肌瓣微循环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①缺血5h后,微动脉于再灌注期出现明显痉挛并伴随血流速度的减缓;而伴行的微静脉扩张,流速明显变缓,局部形成附壁血栓,部分微静脉出现原发或继发性无复流现象,局部微静脉回流障碍。②组织学检查提示,再灌注期微静脉内壁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黏附,而动脉内未见明显的附壁白细胞;局部可见附壁血栓,血管周围组织内可见游出的中性粒细胞;透射电镜检查也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受损伤。③再灌注期微静脉回流障碍,局部形成一种“只灌不流”的病理现象,出现继发性静脉缺血,使肌瓣组织出现大片明显的漏出性出血,加重组织细胞的损伤。结论:再灌注期微静脉继发性缺血和随即形成的漏出性出血可能是肌肉组织超长时间缺血后严重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中性粒细胞的聚积及海风藤酮的保肝作用。应用大鼠肝脏局部抽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PMN的浸润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结果:随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海风藤酮可以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炎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肝脏损伤后的胆汁流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中性粒细胞(PMN)的聚积及海风藤酮的保肝作用。应用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PMN的浸润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结果:随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海风藤酮可以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炎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肝脏损伤后的胆汁流量。因此,寻找有抑制炎性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炎症介质作用的新药,有望为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Zinen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定量测定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 mRNA表达变化。脊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用于定量反映浸润到脊髓组织中的多形核白细胞(PMN)数量。结果:正常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仅有微量的ICAM-1表达,组织中未见PMN浸润,单纯缺血不引起ICAM-1表达。再灌注后损伤区ICAM-1表达及PMN的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4h,ICAM-1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再灌注12h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二分之一,再灌注9~12h,脊髓组织中MPO活性约为单纯缺血组的两倍。提示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内皮细胞初始ICAM-1表达增加是由再灌注损伤激发,其后延迟递增表达增强,并相伴有。PMN向脊髓内浸润,说明ICAM-1参与了脊髓再灌注损伤的炎症病理过程。结论:ICAM-1可作为评判脊髓损伤程度和脊髓I/R后炎症反应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多明  宋焱峰  侯一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62-64,i000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完成。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每组15只。制模成功后观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中假手术组未见动物死亡,缺血再灌注组2只动物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1只动物死亡。死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①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改善[(2.04&;#177;0.47),(2.71&;#177;0.29),分(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0.21&;#177;1.55),(29.57&;#177;4.40)%,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②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脑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阳性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见于脑缺血侧梗塞区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可见。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减少[(11.29&;#177;1.11),(17.14&;#177;1.77),P〈0.05]。③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右侧大脑缺血范围内皮质水肿明显,神经细胞外周隙扩大,毛细血管周隙增宽,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皮质和纹状体可见大量死亡神经元,可见筛状坏死灶,间质水肿呈松网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层次尚清晰,未见明显坏死灶,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间隙稍大,但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通过减少脑缺血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24h和48h取脊髓标本,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标本中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HE染色可见运动神经元呈凋亡形态改变,TUNEL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示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轻度升高,Bax/Bcl-2比值升高,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出现。再灌注24h时凋亡细胞较48h时为多。结论:细胞凋亡是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主要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血糖促使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糖加重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以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活性的观察指标,观测高血糖对心肺复苏后大鼠24h及72h脑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活性影响。结果 正常血糖组大鼠脑组织中几乎无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表达,而高血糖组大鼠在复苏后24、72h的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增高。结论 高血糖促使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后的全脑中早期大量浸润,是加重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瓣超长时间热缺血后,再灌注期微静脉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及其对微循环和组织细胞的影响,以期了解超长时间缺血肌肉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方法:以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制成大鼠提睾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热缺血5h,再灌注2h),观察缺血-再灌注期肌瓣微循环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①缺血5h后,微动脉于再灌注期出现明显痉挛并伴随血流速度的减缓;而伴行的微静脉扩张,流速明显变缓,局部形成附壁血栓,部分微静脉出现原发或继发性无复流现象,局部微静脉回流障碍。②组织学检查提示,再灌注期微静脉内壁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黏附,而动脉内未见明显的附壁白细胞;局部可见附壁血栓,血管周围组织内可见游出的中性粒细胞;透射电镜检查也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受损伤。③再灌注期微静脉回流障碍,局部形成一种“只灌不流”的病理现象,出现继发性静脉缺血,使肌瓣组织出现大片明显的漏出性出血,加重组织细胞的损伤。结论:再灌注期微静脉继发性缺血和随即形成的漏出性出血可能是肌肉组织超长时间缺血后严重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肺缺血再灌注时,大量聚集在肺内的白细胞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进而介导再灌注损伤。新近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犬移植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只/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为PeprotechINC.公司产品。方法:缺血再灌注组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大鼠通过结扎肺门阻断肺循环1h、再灌注2h建立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以10^8丝线绕过肺门后不结扎。肺循环阻断前15min,各组颈静脉注射肝素抗凝,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同时注射10ug/kg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观察指标:再灌注2h后摘取左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测定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指数,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可见明显的组织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轻微组织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够明显改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与其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致炎因子和ICAM-1表达的特点及其与中性粒细胞在肺中扣押的关系。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松夹闭的方法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在不同的时相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肺组织TNF,IL-6,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MPO活性的变化。结果 肠缺血和再灌注后早期肺组织TNF,IL-6,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但再灌注6h后均大幅度升高;血浆ACE活性、肺ICAM-1表达及MPO活性变化趋势与其一致。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肺组织炎症介质和黏附分子表达上调,由此介导PMN在肺中扣押,引起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完成。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每组15只。制模成功后观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中假手术组未见动物死亡,缺血再灌注组2只动物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1只动物死亡。死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①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改善眼(2.04±0.47),(2.71±0.29),分(P<0.05)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眼(20.21±1.55),(29.57±4.40)%,P<0.05演,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②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脑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阳性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见于脑缺血侧梗塞区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可见。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减少眼(11.29±1.11),(17.14±1.77),P<0.05演。③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右侧大脑缺血范围内皮质水肿明显,神经细胞外周隙扩大,毛细血管周隙增宽,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皮质和纹状体可见大量死亡神经元,可见筛状坏死灶,间质水肿呈松网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层次尚清晰,未见明显坏死灶,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间隙稍大,但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通过减少脑缺血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甲泼尼龙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二组。A组(实验组):缺血5h后再灌注前5min,颈外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甲强龙)30mg/kg;B组(对照组):再灌注前注射生理盐水10ml。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h、再灌注2h、再灌注4h测定血浆SOD及MDA含量及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5只兔子缺血-再灌注2h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实验组无。实验组再灌注2h、4hMDA值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灌注2、4h较缺血5hSOD值低、MDA值高(P<0.05)。组织染色、HE染色、电镜透射结果显示,按缺血5h、实验组再灌注4h、对照组再灌注4h顺序,组织损伤程度渐渐加重。实验组再灌注4h,肌纤维有水肿变性,但无明显断裂,无核溶解固缩等,局部区域有少量的白细胞浸润;对照组再灌注4h一些区域肌纤维广泛断裂,细胞核部分溶解呈空泡状,断裂的肌纤维间有大量的白细胞浸润,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内皮有白细胞黏附。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抗中性粒细胞介导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细胞黏附分子1可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9/12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SD大鼠91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正常组以及大黄素甲醚20mg/kg组和大黄素甲醚40mg/kg组,前二组分为再灌注6,12,24,48h时间段组,后两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12,24h两组,每组为7只。干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细胞黏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h达高峰,随之开始逐渐下降。大黄素甲醚40mg/k组再灌注12h及再灌注24h,以及20mg/kg组再灌注12h病变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含量与模型组相应时间段比较明显降低(P&;lt;0.01)。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少量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黄褐色反应物出现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细胞膜上。缺血再灌注24h可见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并逐渐加深(积分吸光度值31.89&;#177;4.38;面密度值0.0185&;#177;0.0031)。大黄素甲醚40mg/kg组再灌注12h(积分吸光度值13.33&;#177;6.12;面密度值0.0076&;#177;0.0022)、24h(积分吸光度值20.04&;#177;4.65;面密度值0.0129&;#177;0.0036)以及20mg/kg组再灌注24h(积分吸光度值23.73&;#177;4.51;面密度值0.0141&;#177;0.0038)梗死灶周边的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与相应时间段的模型组比较明显较少(P&;lt;0.01或P&;lt;0.05)。结论:大黄素甲醚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及中性粒细胞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90分钟组(B组),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组(C组),肝缺血9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加缺血前30分钟静注乌司他丁组(D组),观察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分别测定血浆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光镜下B,C2组与A组比较,肝小叶结构紊乱,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程度不同的淤血,有的肝血窦变窄,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C组肝细胞坏死较B组明显;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B,C组与A组比较,P均<0.05),肝组织中MPO活性升高,以再灌注120分钟组为著(C组与A组比较,P<0.01),D组血浆中ALT,AST,LDH和MPO含量均较C组明显下降,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时,聚集,黏附在肝组织中的大量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肝损伤,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表达的影响及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脑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间对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MMPs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时,大鼠脑组织即有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呈上升趋势。MMPs主要表达在大鼠缺血侧脑半球内的缺血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胞浆中,其表达含量于缺血再灌注6h后开始增加,并于再灌注1~2d时达到峰值,而该组大鼠缺血对侧脑半球组织内未见MMPs表达;假手术组大鼠亦未发现MMPs表达。结论MMPs的早期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密切相关.提示MMPs可能参与脑梗死后血管源性水肿的早期形成,从而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缺血区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以及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2小时再灌注2、4、12、24、48、96小时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切片方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2小时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局部脑组织ICAM-1蛋白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 灌液2小时局部脑组织ICA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Zinen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定量测定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mRNA表达变化。脊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用于定量反映浸润到脊髓组织中的多形核白细胞(PMN)数量。结果:正常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仅有微量的ICAM-1表达,组织中未见PMN浸润,单纯缺血不引起ICAM-1表达。再灌注后损伤区I-CAM-1表达及PMN的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4h,ICAM-1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再灌注12h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二分之一,再灌注9~12h,脊髓组织中MPO活性约为单纯缺血组的两倍。提示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内皮细胞初始ICAM-1表达增加是由再灌注损伤激发,其后延迟递增表达增强,并相伴有PMN向脊髓内浸润,说明ICAM-1参与了脊髓再灌注损伤的炎症病理过程。结论:ICAM-1可作为评判脊髓损伤程度和脊髓I/R后炎症反应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脑缺血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vphonuclear leukocyte,PMNL)与微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CEC)间的黏附增多,应用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1-CAM-1)抗体可减轻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抗-ICAM-1抗体可以抑制PMNL与CEC间的黏附过程。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PMNL与CEC间的黏附性变化,探讨应用抗-ICAM-1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后PMNL与CEC间黏附性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设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以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n=4)、假手术组(n=6)、脑缺血再灌注组(n=10)和治疗组(n=10)。干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于假手术和再灌注4,12,24h后抽取静脉血2~4mL。治疗组大鼠于缺血再灌注后1h静脉注射抗ICAM-1抗体(1mg/kg)。用右旋糖酐沉淀法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MNL,加入培养的CEC,1h后进行微管吸吮检测。主要观察指标:PMNL与CEC间的黏附力和黏附应力。结果:脑缺血再灌注4h后PMNL和CEC间的黏附力和黏附应力明显升高,并于12h达到高峰。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黏附力【4h:(14.3&;#177;0.6)N,12h:(16.2&;#177;0.8)N,24h:(13.7&;#177;0.5)N】和黏附应力【4h:(37.2&;#177;16.6)Pa,12h:(38.9&;#177;14.3)Pa,24h:(33.2&;#177;10.1)Pa】都高于假手术组【黏附力:4h:(3.8&;#177;0.3)N,12h:(4.67&;#177;0.2)N,24h:(3.49&;#177;0.2)N;黏附应力:4h:(9.7&;#177;1.21)Pa,12h:(10.9&;#177;1.48)Pa,24h:(8.6&;#177;1.39)Pa】(t=2.92~38.52,P&;lt;0.01)。但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黏附力:4h:(17.8&;#177;0.9)N,12h:(24.9&;#177;2.1)N,24h:(15.3&;#177;1.2)N;黏附应力:4h:(46.3&;#177;19.8)Pa,12h:(59.7&;#177;20.6)Pa,24h:(38.2&;#177;11.7)Pa】(t=-2.82~-13.51,P&;lt;0.01)。结论:ICAM-1可能通过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间黏附过程而参与了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抗-ICAM-1抗体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PMNL和CEC间的黏附,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提拱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鼠脊髓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脊髓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1mRNA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和单纯缺血组不引起黏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P>0.05)。而再灌注后缺血区黏附分子的表达及PMN的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后ICAM1呈递增性表达。再灌注2h组,ICAM1mRNA的表达量为(0.94±0.12)V,约为对照组2倍(P<0.05)。再灌注6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12h达高峰。再灌注12h,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1/2(P<0.01)。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脊髓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递增规律性表达,可能是促进脊髓再灌注损伤炎症进展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