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13例(61.9%)患者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5例(23.8%)为腹部胀痛不适;12例(57.1%)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21例中20例CD117(+),9例CD34(+)。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1年存活率为90.1%,3年存活率为76.2%,5年存活率为61.9%。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因瘤细胞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其中CD117阳性率大于95%。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θ����������15���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2年7月收治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7/15)、消化道出血(6/15)。病变部位为胃13例,十二指肠l例,小肠1例。14例行手术治疗。15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4例,恶性l例,胃癌伴良性间质瘤l例。免疫组化CDll7( )73%,CD34( )73%,SMA(-)73%,S—100(-)67%。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肿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29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5.2%(16/29)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痛、胀或不适,腹部肿块占31.0%(9/29),黑便或呕血占17.2%(5/29)。病变部位为胃16例(55.5%),小肠9例(31.0%),结直肠2例(6.9%),十二指肠、食管各1例(3.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117(+)93.1%,CD34(+)51.7%。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胃切除术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胃部分切除4例,肿瘤切除或扩大切除术5例,小肠肠段切除术9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手术切除率100%,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23例术后随访1—2年,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结论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检测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CD117的阳性率为96.1%,CD34的阳性率为80.7%。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附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3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1.2岁,男女比为2:1。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率77%,CD34阳性率76%,SMA阳性率44%,S—100蛋白阳性率24%,Desrnin阳性率22%。病理诊断GIST良性9例,交界性1例,恶性8例。1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 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25例,交界性病变5例及良性病变3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CD17阳性48例(78%),CD34阳性45例(72.5%),SMA阳性17例(27.8%)以及S100阳性13例(20.5%)。所有良性及交界性病变的患者无术后复发。25例恶性患者中有12例手术后1至5年复发,表现为腹内转移或肝转移。其中8例死于肝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发现肝转移,但至今仍带瘤存活。结论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结合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超细纤维乳管镜引导下乳管内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超细纤维乳管镜引导下乳管内肿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2例乳头溢液进行乳管镜检查,其中乳管内发现肿瘤者行手术治疗。利用乳管镜冷光源的皮肤透照点定象限,乳管扩张器探针定乳管走行方向,亚甲蓝染色定乳管末梢的分布。结果78例导管内发现肿瘤:单发性乳头状瘤68例,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癌5例。28.2%(22/78)的病灶位于总导管,48.7%(38/78)位于导管Ⅰ级分支,17.9%(14/78)位于Ⅱ级分支,位于Ⅲ级和Ⅳ级分支病灶仅占3.8%(3/78)和1.3%(1/78)。病灶距乳头开口的平均距离为2.5cm(1~5cm)。7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65例乳头状瘤,8例乳头状瘤病,5例为导管内癌。乳管镜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6%(65/68),乳头状瘤病100%(5/5),导管内癌100%(5/5)。单纯导管切除术65例,区段切除术8例,保乳根治术3例,改良根治术2例。结论通过光、针、色三位一体的方法定位以最小的切除范围达到最准确的切除目的,实现乳管内肿瘤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部肿瘤4例,小肠肿瘤2例,结肠肿瘤2例,直肠肿瘤1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伴有小肠结肠肿瘤,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间质瘤)。局部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化提示CD117、CD34、Vimentin多为弥漫阳性,SMA、S-100多为阴性。结论 加强免疫组化检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复发的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GIST发生部位:胃29例(60.4%),小肠11例(22.9%),结肠3例(6.3%),直肠4例(8.3%),肛管1例(2.1%)。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52.1%)和腹部肿块(35.4%),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率为83.3%(40/48),CD34阳性率为77.1%(37/48),SMA阳性率为27.1%(13/48),S-100阳性率为22.9%(11/48)。48例均行手术切除。全组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12-60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率为100%。良性及交界性患者均无复发;13例恶性者中6例复发,其中5例死亡。结论GIST在中老年人中好发,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肿瘤的大小是GIST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GIST的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化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分析(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收治的21例GIST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贫血。术前无一例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均未见淋巴结肿大转移。肿瘤直径〈5cm者有9例,5~10cm者有9例,〉10cm者3例。常规病理检查见梭形细胞,最终依靠免疫组化染色确诊。良性5例,低度恶性14例,恶性2例;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18例,CD34阳性13例,而CD117阳性和(或)CD34阳性20例。随访3~30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率为100%,1例于术后13个月死亡,1例术后7个月出现肝转移.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 GISTs术前确诊非常困难,病理检查时发现非上皮性的梭形细胞肿瘤应作常规免疫组化染色以确诊.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MGI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0例M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22例为潜在MGIST,38例为MGIST。病理检查,潜在MGIST患者肿瘤直径3.2~7.2(平均5.3)cm,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灰黄色,实性或有出血囊性变;MGIST患者肿瘤直径3,0~25.0(平均9.2)cm,瘤组织呈鱼肉样,肿瘤细胞丰富,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测定:54例CD117阳性,53例CD34阳性,48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27例S100阳性,16例SMA阳性。全组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2003年7月后有19例患者术后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41例单纯手术的患者术后2年内有80,5%的患者出现转移复发,而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仅有21.1%的转移复发率(P〈0.05)。结论 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MGIST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确诊靠肿瘤病理切片。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多位于胃部,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手术前81.3%(26/32)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均行外科手术切除。其中因复发而2次手术者10例,3次及以上手术者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死亡8 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容易误诊,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复发的病例亦可反复手术而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区域性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穿刺或切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125I粒子平铺于瘤床或瘤体内插植,动脉化疗泵经胃左动脉或胃网膜右动脉植入,远端置于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干,必要时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术后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mg/m^2)联合氟尿嘧啶(5-Fu)(500mg/m^2),每周1次,连续7周。结果所有7例患者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42粒,平均剂量29.4mCi。平均随访245d[(123~332)d],疼痛缓解率100%,肿瘤缩小4例,转移灶缩小、减少2例。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全部降至正常。1例术后发生胰漏,行保守治疗而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置管区域性灌注化疗适用于有手术指征的晚期胰腺癌,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部位为胃10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结肠2例;19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9例。免疫组化CD117(+)94.7%,CD34(+)73.7%,SMA(-)68.4%,S-100(-)57.9%。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8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部包块3例,肠梗阻2例,腰背痛1例。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例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资料.例1 40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不适,B超示前列腺增大,周边整齐.血清PSA 1.92 ng/ml,尿流率呈下尿路梗阻尿流曲线.例2 56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B超、CT提示前列腺不均匀增大,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后,患者拒绝手术转放射治疗后失访.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例1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切除前列腺组织83 g,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排尿通畅.例2失访.病理检查,2例肿瘤均由梭形细胞和胶原束构成,镜下见特征性黏液样变和血管外皮瘤样变.例1有丝分裂相为1个/10 HP,免疫组化:CD34(+),CD99(+),bcl-2(+),S-100(-),SM-A(-).病理诊断: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例2有丝分裂相为4个/10 HP.免疫组化:CD34(+),CD99(+),bcl2(+),CK(-),S-100(-),SM-A(灶性+),desmin(-).病理诊断: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恶性).结论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主要治疗方式是TURP和前列腺根治术,良性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腹部增强CT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怀疑腹膜转移瘤的97例患者进行,^18F-FDGPET-CT和腹部增强CT检查.通过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最终证实有无腹膜转移瘤.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97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88例)及临床随访(9例)证实77例有腹膜转移.20例无腹膜转移。PET-CT诊断腹膜转移瘤的敏感度为90.9%(70/77).特异度为85.0%(17/20),准确性为89.7%(87/97);出现3例假阳性和7例假阴性。腹部增强CT诊断腹膜转移瘤的敏感度为66.2%(51/77),特异度为80.0%(16/20),准确性为69.1%(67/97);出现4例假阳性和26例假阴性。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对于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腹部增强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睾丸网腺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例睾丸网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睾丸网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术前诊断为左睾丸鞘膜积液、左睾丸肿瘤待排,遂行左高位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睾丸网腺癌。免疫组化:AFP(-),PLAP(-),CK(+),CD30(-),CK20(+)。术后CT示肝内多发转移瘤、左肾和左肾上腺转移改变。结论睾丸网腺癌是原发于睾丸网纵膈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独特,基本治疗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辅以根治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和化疗效果欠佳。该病预后差,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1998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8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结果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相关,主要包括便次增多、排尿困难、血便及肛门疼痛等。病变部位均位于低位直肠且病灶常常较大。8例均经病理确诊为直肠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7例,CD34(+)8例。2例行格列卫(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结果症状明显缓解,肿物较前缩小。7例行手术完整切除(5例行Miles术,2例行经肛门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直肠间质瘤引起症状时常已较大,确诊需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证实。对于低位直肠且病灶较大的直肠间质瘤病人,宜行腹会阴部切口将肿瘤完整切除,格列卫术前辅助治疗可能会提高肿物完整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5cm)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小肝癌患者,手术切徐42例,射频消融4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平均随访34.36(6~72)个月。手术组与射频组总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4%、40.9%、29.2%vs82.6%、27.7%、16.4%,平均无瘤生存时间32.78个月vs29.39个月(P=0.51),总累积生存率为100%、63.7%、50.4%vs100%、66.3%、37.4%。平均生存时间50.78个月vs47.62个月(P=0.67)。肿瘤≤3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62.5%、37.5%vs85.0%、37.4%、29.9%(P=0.50),累积生存率为100%、78.8%、59.1%vs100%、78.8%、51.7%(P=0.87)。肿瘤3~5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30.6%、30.0%vs80.8%、21.8%、10.9%(P=0.58),累积生存率为100%、56.8%、45.4%vs100%、56.9%、29.1%(P=0.4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个数对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消除各因素可能引起的影响后,手术和射频两组总体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径≤5cm的小肝癌射频消融安全、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以考虑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肠系膜、大网膜的病例分别为65、25、2、2、1例;肿瘤直径1~10cm;其中恶性者47例,良性者48例;行根治性切除62例,行切除术31例,2例广泛转移者行肝结节活检。17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免疫组化指标:CD117、CD34、CK、EMA、S-100及Desmin阳性率分别为89.5%、86.3%、5.3%、0、9.5%及8.4%。随访80例,2例胃间质瘤广泛转移者分别于术后4月、6月死亡,17例术后5~25月死于其他疾病,余者均无瘤生存,5年生存率43.7%。结论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强化术中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良恶性及恶性程度,采取合理规范的手术方式,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