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它不但是我国历代医家作为正确诊断复杂症候的基础,也是辩证论治的基础。“灵樞”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张仲景说:“凡要和湯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络,知道三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血,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宋代的朱肱说:“治伤寒先须識经络,不識经络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喻嘉言也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这都说明经络学说之重要。这一学说阐述了人身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它是我们英明的祖先根据无数年  相似文献   

2.
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结构与功能有精辟的论述和比较明确的记载。这些论述和记载,为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1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篇》:“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又如高世栻在《素问·举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治疗尤其是针灸疗法的基础。古典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调和阴阳”。因此,研究经络是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近年来有关学者的部分成果摘述如下: 一、经络学说和经络现象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属于体表-内脏的联络系统。功能是维持和调节人体的功能。正如《灵枢·经脉》所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公历1341年元·滑伯仁根据《内经》、《灵枢》,著《十  相似文献   

4.
引言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本理论。这一学说一向即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凡为医者必须通晓,如“灵枢”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宋代的朱肱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十四经发挥中说: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经络不明,而欲治夫痰疾,犹习射而不操弓矢,其不能也决矣”。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由古代先贤对经络  相似文献   

5.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体.《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篇》亦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那么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是否有一定的次序呢?这就牵涉到十二经脉的流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临床应用浅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戴锦成《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知。”后世医家喻嘉言也说:“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是多学科的,本文就以经络学说指导内伤杂病的诊治阐...  相似文献   

7.
经脉辨证论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脉可深入体腔内,连属于五脏六腑,也可浅出体表、肌肉,联络于筋骨、皮毛,以濡养于周身.如<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也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在正常情况下经脉起到沟通内外、转输气血的作用.经脉气血运行失常,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在治疗疾病时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脉、运行气血,又是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民间有句俗话说:"人老先从脚上老。"也有人说:"脚部是人类第二个心脏。"这是因为脚部汇集人体12条正经中的6条经脉,即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这6条经脉的畅通,对全身气血通畅有很大影响。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是说经络不通就要生病,只要经络畅通,气血循环处于良好状态,自然就不得病了。脚部练习的作用,就在于此,通过这种练习,就能达到"通"的作用。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部位,长时间坐着  相似文献   

9.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10.
经络学说为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祖国医学不论从理论到实践,从探查病因到辩证论治,从针灸到内、外、儿、妇各科都脱离不了经络学说。内经灵枢的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别篇更指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相似文献   

11.
“守经隧” 之说,语出《素问·调经论》。篇内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言经脉能运行气血,以沟通表里上下,五脏六腑,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百节,五官孔窍联系的通道,凡人体营卫之出入,气血之流通,津液之化行,气机之升降等,都是通过经络的路径而实现的,疾病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经络的功能偏盛偏衰,经络的运行逆乱和郁滞不畅,因此,调治经脉在防治疾病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内经》所强调“宁经隧” 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引言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不但是作为诊断疾病的基础,而且也是治疗学上的重要依据:“灵枢”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1]”。俞嘉言[2]也说:“凡治病不朗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这都说明经络学说的重要性。这一学说阐述了人身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内经曾记载[3]“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知识,肌肉神经的任何活动都  相似文献   

13.
60.何谓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周身的特殊通路,它包括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如《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行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如《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络脉有孙络、浮络、十五别络。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经别,皆属于经络系统的内容。 61.何谓正经、奇经?各包括哪些经脉? 答:正经和奇经,是根据各条经脉的特点,相比较而归纳的,“正”与“奇”相对。正经有十二,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人体上存在着气血运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经络,呈网络形式分布全身;其中主干为经脉,上面分布着经穴;最重要的经脉为基本平行纵走于体表且对称分布的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一般通称为十四经.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病机为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脉气血阻滞,经筋失养。故治以“通调经气,和血通络”。运用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析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径路,人体因脏腑以及皮肤、肌肉、筋骨等无组织无不有经络贯穿其间。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表里、贯上下、联系全身和行气血,营阴阳两个方面。气血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任何疾病的发生无不与气血失调有关。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也可反映症候。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比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于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则会出现病变部位麻…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络脉理论源于《内经》 ,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可谓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价值尤为重要。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的支络部分 ,《内经》中最早提出了络脉的概念。《灵枢·经脉篇》说 :“经脉十二者 ,伏行于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皆络脉也。”《灵枢·脉度》指出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内经》中还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 ,《灵枢·小针解》说 :“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络脉在人体上主要是将经脉之中的气血 ,渗濡灌注到全身各部分 ,以司营养筋、骨、皮…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的现代科学研究及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医学宝典,书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了经络,认为:“经络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可见,经络对人体生命功能调节的重要性。该书以针灸刺激经穴作为治  相似文献   

19.
<正>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分部依线厘定了349穴,为历代医家所遵循,其以四肢分经、躯干分部法排列穴位,今人很少应用,而以全部归经代之。本文将从头面躯干经脉循行特点,讨论《甲乙经》以部列穴的合理性。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直接归属经络。《素问·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灵枢·小针解》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素问·气府论》更明确指出了腧穴与经脉的关系.即为“脉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经络特征经络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有关。古人认为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古医书所描述的经脉大部分是指血液循环的脉管系统。如“十二经皆有动脉”,“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指的就是血管。又如《医学真传·气血》记载:“毛窍之内则有孙络,孙络之内则有横络,横络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