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对照组地屈孕酮片联合肌注黄体酮,观察组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升高(P0.05),但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7.5%)与对照组(95.0%)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能够迅速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孕激素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其疗效与地屈孕酮联合肌注黄体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好,且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2.
都娜 《药物与人》2014,(6):99-99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的黄体支持治疗在先兆流产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找到更安全、高效的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的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对75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肌注黄体酮针剂组30例,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组(安琪坦)20例,口服地屈孕酮(达芙通)组25例,观察肌注组(A组)、阴道用药组(B组)和口服药组(C组)的保胎成功率。结果:75例患者中共64例保胎成功,肌注组保胎成功率86.7%,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组85%,口服地屈孕酮组25组保胎成功率8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耐受满意度,口服组明显高于肌注组和阴道用药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药、口服和肌注孕酮对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患者对于口服培药的耐受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患有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病例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口服黄体酮胶丸的方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孕酮(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孕酮(P)水平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黄体酮胶丸和肌肉注射黄体酮都能很好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但是口服黄体酮胶丸比较方便,能避免肌肉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黄体酮胶丸能很好的治疗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蒋顺奎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09-1510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给予黄体酮胶丸口服。观察两组疗效,检测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并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将9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肌注组(30例)采用肌注黄体酮针剂治疗,口服组(30例)采用口服地屈孕酮治疗,阴道用药组(30例)采用黄体酮软胶囊(安琪坦)阴道给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差异,保胎成功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保胎成功率(70.0%、66.7%、76.7%)比较无差异,阴道出血时间(3.0±0.7d、3.2±0.4d、3.3±0.5d)比较无差异,围产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并发症、妊娠至足月率、完全流产率、稽留流产率比较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P水平口服组最高,E2、hCG水平肌注组最高(均P<0.05)。结论:口服、肌注、阴道给药均有较好的保胎效果,对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肌注可提高治疗后血清E2、hCG水平,应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地屈孕酮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1.7%和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7%和0.0%,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314.53±90.31)g和(3279.86±87.25)g,治疗时间分别为(12.51±3.96)天和(12.26±3.49)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期间的先兆流产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生儿结局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以及新生儿畸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6周、8周、10周的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治疗费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较黄体酮有更高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更高,缺点是价格稍偏贵,建议在临床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到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74例,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均分为观察组(n=37,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和对照组(n=37,黄体酮注射液)。记录两组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P(血清孕酮)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1.0%(30/37)高于对照组59.45%(22/37),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阴道流血改善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67.57%(p0.05);3)治疗前两组P以及血清CA125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行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92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地屈孕酮片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9.13%(41/46),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69.5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可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628-4629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黄体酮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小腹坠痛、B超、血孕酮值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腰酸、小腹坠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检查孕酮值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对应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妊娠8~10周有先兆流产症状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黄体酮胶囊,晨2片,晚2片,共10天;对照组服用多力玛,5mg,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腹痛和出血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是83.3%和86.7%,无统计学意义。保胎时间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益玛欣黄体酮胶囊用于早期妊娠保胎疗效与多力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5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黄体酮胶囊和肌注黄体酮,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胶囊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2)
目的:评估先兆流产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45例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应用地屈孕酮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保胎成功率,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兆流产应用地屈孕酮治疗与黄体酮注射效果相当,而且地屈孕酮应用更加方便,而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非高龄女性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并比较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非高龄早期女性150例,其中正常产检女性50例(正常孕早期女性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52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48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的血清维生素D3、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维生素D水平:正常孕早期女性组>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高于正常孕早期女性组及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P<0.05),正常孕早期女性组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非高龄女性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妊娠8~10周有先兆流产症状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黄体酮胶囊,晨2片,晚2片,共10天;对照组服用多力玛,5mg,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腹痛和出血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是83.3%和86.7%,无统计学意义。保胎时间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益玛欣黄体酮胶囊用于早期妊娠保胎疗效与多力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贾苒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37-4239
目的:探讨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并行保胎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15例为保胎组,随机选取同期无先兆流产史孕妇115例为对照组。观察保胎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两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保胎组115例孕妇保胎成功102例(88.7%),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以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以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先兆流产积极行保胎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尽早评估宫内胚胎发育状况,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定期产检,并在传统健康宣教基础上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黄体酮胶囊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黄体酮注射治疗,20 mg/次,肌内注射,2次/d;观察组接受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2粒/次,2次/d。7 d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症状变化持续用药,直至症状消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分别为(3.35±1.10)、(3.90±1.01)、(3.11±1.02)d,对照组分别为(4.10±1.25)、(6.70±2.72)、(8.24±2.5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分别为(41.50±3.80)、(32.35±2.90)ng/ml,均高于治疗前的(18.52±3.74)、(18.51±3.8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用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逍遥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除休息、叶酸、维生素E等常规治疗外,对照组肌注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1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逍遥丸,8丸/次,3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1周、2周时测定2组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结束后计算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并评价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血清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疲倦、荨麻疹、恶心呕吐和乳房肿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在肌注低剂量黄体酮的基础上可口服逍遥丸提高保胎成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成药保胎灵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的60例孕妇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西药组75%,中西药联合治疗组98%;治疗后两组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治疗组同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